首頁歷史 > 正文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2022-02-24由 孤獨的麻慄樹 發表于 歷史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佤族自治縣始終堅持把“兩個維護”落實到基層黨建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主動融入和服務工作大局,完善組織體系,建強黨員隊伍,堅持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全面推進新時代城鄉基層治理和興邊富民工程,不斷提升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著力在抓實基層黨建上下功夫。強化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壓實縣鄉黨委書記責任,健全縣鄉領導幹部經常下沉到村(社群)抓發展並及時解決問題機制,落實鄉(鎮、場)黨委書記、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分級巡查督導制度,配強鄉(鎮、場)基層黨建工作辦公室黨務力量。統一設定“五個基本”和活動陣地規範化標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主題黨日製度、談心談話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民主議事機制、黨務公開制度、聯絡群眾制度,並持續推動黨支部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以農村基層黨建“雙整百千”四級聯創為總抓手,紮實推進年內各領域黨支部規範化建設100%達標和網上黨支部逐步達標,推動標準與發展並重、規範與創新並舉。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著力在建強幹部隊伍上下功夫。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提前謀劃2021年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換屆工作,綜合考慮年齡、性別、民族、專業、經歷等結構要求,統籌做好“四類”幹部培養選拔,特別是年輕幹部的培養選拔,有計劃地將年輕幹部放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重大專案等崗位鍛鍊磨礪,著力培養儲備一批“85後”正科級幹部和“90後”副科級幹部,確保換屆時幹部配備跟得上、不斷檔。強化幹部政治素質考察,堅持從改進考察方法、健全考察機制入手,多渠道、多層次、多方面深入瞭解幹部政治素質,緊盯“一把手”和關鍵崗位領導幹部,圍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履職盡責和廉潔自律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識別幹部。研究制定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辦法,突出對幹部工作實績的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切實讓幹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幹事創業上。加強幹部日常監督,暢通幹部監管渠道,加大提醒、函詢和誡勉力度,形成警示和震懾。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著力在黨建促鄉村治理上下功夫。以首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縣建立為契機,積極探索“黨建+基層治理”的“紅色管家”治理機制,按照“一方隸屬,雙重管理、雙邊活動”的功能型黨組織要求,在農村(社群)探索建立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等模式黨組織,在城市全覆蓋建立勐董鎮“黨建聯盟”、社群“大黨委”、推進“一小區一支部”“一街道一街長”“一幢樓一樓長”,在邊境地區抓實靈活、便捷、高效、管用的聯合黨組織建設,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城鎮:全面推進城鎮安全發展網格化管理工作,優選“網格長”,統籌職能部門職責,縣公安局、縣綜合執法局、縣司法局等部門派駐公職人員擔任“網格長”,管理網格內大小事務,助推城市精細化管理。鄉村:堅持“黨組織+自治+法治+德治”,探索以集體經濟收益為保障,以履責任、盡義務、作示範為主要內容的黨員群眾“微積分”評價制度,以“積分”兌換獎勵等方式,建立基層治理激勵性機制;以黨建促法治,統籌協調紀檢機關、組織、政法、法院、司法等部門,吸收鄉賢精英、村幹部等擔任人民調解員,深化人民法庭、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基層黨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的溝通聯絡,健全指導人民調解長效機制,打通法治“最後一公里”。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著力在全面提高“三個組織化”程度上下功夫。提升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持續推動對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深入實施“邊境村黨建示範引領工程”,全面整合6個邊境鄉(鎮)、海關、邊防、外事、商務等單位黨建資源,成立縣級國門黨工委和鄉級國門黨工委,並突出“軍警地共建”,最佳化國門聯合黨工委、國門醫院、國門書社、國門衛生院組織構架,建立黨員“邊境安寧”責任區、邊防民警兼任抵邊村(社群)黨組織副書記等措施,強化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機制。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及時總結不同領域基層黨建創新思路,為破解基層問題和難題提供參考。提高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加強後備力量隊伍建設,參照領導幹部關心關愛標準制定村幹部關心關愛制度,推進村級後備力量職業化,按月安排其擔任鄉(鎮)基層黨建辦助理,全面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村務管理等工作,並年度考核評定“優秀”後給予績效補貼。持續抓實村幹部“雙提升”工作,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力度,全面整合全縣涉農培訓資金,在完成全縣50%黨員參與“萬名黨員進黨校”的基礎上,遴選2000名以上黨員群眾集中到縣職業技術學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程度,按照“十有”配備標準,全面規範697個活動場所,配套21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活動室設施,並在符合條件的搬遷點組建黨組織。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會治理,加大群眾文明新風和城市生活能力培訓力度,持續倡導移風易俗,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作者/周露 )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滄源:以黨建引領新時代基層治理 全面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