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楊國存:故鄉的樹

2022-01-03由 安圖聲 發表于 歷史

楊國存:故鄉的樹

故鄉的樹

楊國存

只有綠樹生長的地方,才會誕生美麗的家園,才會有亮麗的風景。從我記事起,故鄉就是一個綠樹環抱的村莊。

俺村的樹曾遭受過一次大的劫難。1958年大鍊鋼鐵,村裡成材的樹全部被砍光了。很難想象,沒有樹的村莊是多麼悽慘荒涼。

俺村名叫大寨,和山西大寨重名。上世紀60年代末,借這個吉祥的村名,俺村成了內黃縣“農業學大寨”的典型,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俺村的莊稼那是沒說的,令參觀者讚歎不已,唯一被人笑話的是村裡沒有樹。說俺村是“晾瓦”,“知了來了無處落”。這事兒讓當時村裡的頭頭們好沒面子。自此,他們下決心帶領村民植樹造林,改變面貌。提出:“不但迎來知了叫,還要鳳凰村上落。”根據樹的生長規律,因地制宜,見縫扎針,適應什麼樹生長就栽什麼樹。致使俺村形成了楊樹路、桐樹方、柳樹坑、棗樹行、榆樹村、槐樹牆,家庭栽樹還注意避開了“前不栽桑,後不栽柳,正當院裡不栽鬼拍手(楊樹)”的禁忌。小樹漸漸長大,俺村又恢復了昔日的生機。

楊國存:故鄉的樹

在農村人眼裡,樹是村莊的風景,而鳥是點綴風景的亮點。說透了,一個村莊,就是人、樹、鳥的完美結合。最能體現這親密關係的是夏天。人們帶著辛勤勞作的汗水,坐在樹蔭下,汗水很快會化解而去,頓時通身涼爽。更多的時候是坐在樹下,或打撲克,或說些麻桑之事,或聊些奇聞軼事。在樹下,街鄰街坊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顯得那麼親切和諧。

這些年,在城市鋼筋水泥的樓房裡呆久了,實在嚮往故鄉遮天蔽日的綠樹,想聽那柳笛牧歌。有機會回到故鄉,我要在樹蔭如蓋的院落當中,擺上低桌矮凳,邀上幾個兒時夥伴,剝幾粒新下來的花生米,抿幾口飄香的老酒。我想那一定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我愛故鄉的樹,更愛綠樹如蔭的故鄉。

楊國存:故鄉的樹

楊國存,河南內黃縣二安鎮大寨村人,縣衛計委幹部,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安陽市散文學會理事。早年當過中學語文教師,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發表新聞作品千餘篇,後從事散文寫作,曾在《奔流》《莽原》《人生與伴侶》《中國草根》《安陽日報》《文源》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300多篇,新聞作品和散文有60多篇獲獎,出版散文集《散落的花瓣》《一畝心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