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2022-01-17由 我愛科比論壇主頁 發表于 歷史

昨天讀完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掩卷長思,想到了自己成長的村莊。農村出來的人,尤其是北方和內地農村的朋友,應該對這本書所描述的村莊頹敗深有同感。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所以讀完我趕緊推薦給愛人。我的愛人出生和成長的陝西漢中,在緯度上跟梁莊所在的河南穰縣更為接近。我和我的愛人都是農村出來讀大學、在外工作、每年才回一次老家的人,從小家境都很普通,對這個世界很多看法比較一致。

作者梁鴻是農村靠讀書走出來的萬里挑一的成功者。作為一名社會學學者,她回到家鄉,以若即若離的身份重新打量這片她深愛的土地,卻發現已經回不去了。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這本書歸類為“非虛構類”文學,既有散文的優美,又不失嚴肅深刻的思考。有人從社會學角度批判她寫得太溫情脈脈,但是從我們這樣非專業普通讀者的角度,卻是可讀性很強,有利於傳播,它的銷量就是明證。

梁鴻與其他社會學學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她本人就是從考察的這個村莊成長出來的,雖然多年後回去,發現有隔閡,但還是比其他學者更容易融入採訪物件。特殊的身份,也讓她的思考具備一種特殊的角度。

比如,她目睹了那些在村裡神采奕奕的生命,到了城市裡打工,成為迷茫的異鄉人。全球化一定就是對的嗎?

摘錄幾段文字分享一下:

真正走進村莊,才意識到這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雖然生活全球化了,雖然電視、網路,各種資訊都以最同步的速度抵達這裡,但是,在精神上,依然貧困。鄉土與現代之間的關係依然很遠。一直有一種困惑,也許,現代並非都是好的,都是適應這一片土地的。難道中國的鄉村一定要如歐洲那樣,逐漸城鎮化、風景化?難道鄉村就一定要按照全球化的模式來發展?這種“熟人式的”“家園式的”鄉土文化模式為什麼一定要被“陌生人的”“個體式的”城市文化模式所代替?我們在說現代性時,是否過於絕對化了?是否考慮到這片土地的根性?也許這根性仍能夠使我們的民族根深葉茂?

梁鴻後來又寫了一本《出梁莊記》,作為《中國在梁莊》的續集,繼續跟蹤鄉親們在外地的打工生涯。我準備看。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去年剛好讀過一本美國人寫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對照一下,挺有意思。

兩本書有個共同點,作者都是貧困地區裡靠讀書奮鬥出來、改變命運的金鳳凰,回過頭反思家鄉頹敗的原因。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不同點也挺多。

1。《悲歌》主要從個人及其家族的歷史,反思美國肯塔基州阿巴拉契亞地區的人為何幾個世代沒能擺脫頹敗的宿命,《梁莊》更多地以旁觀者的眼光描述鄉親們的眾生相,當然也講了很多自己成長的故事。

2。美國佬所謂的苦難,更多的是原生家庭不圓滿造成的心靈創傷,他們雖窮,還可以領券,有些好吃懶做的人甚至活得比那些辛苦幹活的人還好,因為政府有補貼。我國廣大農村幾十年前的苦難,說心靈創傷已經有點矯情了,好多時候是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

3。《悲歌》的文筆更加流暢和幽默,苦中作樂,讓人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可謂通篇的爽文,又傷感又勵志。《梁莊》更接近學術論文,也有抒情的地方,很多篇章讓人喘不過氣來,覺得只要健康、快樂地活著,已經不容易了。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豆瓣上關於《悲歌》的簡介

4。我覺得兩本書都具備拍一部好看電影的潛質。《悲歌》可以請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來做導演,講述一個農村孩子從小命運多舛,最後醒悟過來,發奮讀書,逆襲成為社會上的精英。當然同時也可以反思美國的福利政策對窮人的雙刃劍作用。《梁莊》應該請賈樟柯開拍,他的作品很貼合時代的脈搏。與《悲歌》主要講個人命運不同,《梁莊》這部我想象的電影,應該更多地講村莊整個共同體的命運。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這本書引起我深深地共鳴

中國太大了,你在網路上看到的中國,只是其中的小小部分。甚至,網上的中國,你關注不同的平臺,也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觀念。

昨天,特某人對美JUN擊斃伊LANG將JUN發表講話,在雪球網和微博關於這件事的新聞下面,點贊靠前的回覆,會讓你覺得自己生活在兩個平行宇宙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