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公子小白,公孫鞅,王孫滿, 這些人都是什麼身份?

2021-12-18由 Zhanglj188819835 發表于 歷史

公子小白,公孫衍,公叔痤,王孫滿。。。在諸多先秦的歷史人物中,這些的稱撥出鏡率特別高,那麼這些是姓氏嗎?與我們所熟知公孫策的“公孫”意思相同嗎?

我們知道從東周開始,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諸侯王不論第幾等爵位,都尊稱為“公”。例如,秦獻公,鄭莊公。公之子,可稱“公子”,秦獻公傳位於嬴渠梁,即位前可稱為“公子渠梁”秦獻公的另一個兒子嬴虔,也可稱為“公子虔”。

史上說公子虔有勇無謀,秦國多年征戰,積貧積弱,需要一個多謀穩重的人來開拓創新。所以秦獻公舍長取仲,傳位於嬴渠梁,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孝公,他和商鞅透過變法開創了秦國的基業。

此外,還有“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這二位公子是 齊襄公的弟弟。齊襄公死於宮廷內亂後,流亡在外的兩位公子聽聞即位有望,分別在鮑叔牙和管仲的輔佐下,比賽回齊國。最後公子小白跑得快,贏得了王位,他便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

“公子”之子稱為“公孫”,經常聽到的公孫衍(犀首),公孫鞅(商鞅),這些人的公孫只是表示他們是自己國母公子的兒子。公孫衍是魏國人,他到犀首(地名)為官後,大家又稱呼他“犀首”。公孫鞅是衛國人,他開始周遊列國後,許多人稱他為“衛鞅”,受封於商地後,又以商為氏,稱為“商鞅”。

公子小白,公孫鞅,王孫滿, 這些人都是什麼身份?

那麼公孫之子呢?當時有個規定,公孫之子不得“祖諸侯”,什麼意思呢?爺爺是諸侯還可以自稱王室,傳到了第四代,已經和當政的諸侯血緣關係疏了,應該另起爐灶了。“乃以父之字為氏”,例如父親字是子臧,後代以“臧”為氏,這位便是“臧氏之祖”。

公孫的後代,有些將“公孫”作為自己的氏,所以在後期“公孫”成為了部分人的氏延續下去。

同理,“王孫”就是王子的兒子,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只有一個王,王的兒子稱王子,孫子稱王孫。

是不是覺得先秦的人名稱呼太混亂?姓+名,姓+字,氏+名,氏+字,職位+名,職位+字,國+名,國+字,封地+名,封地+字……他們的各種排列組合加一起,一個人居然可以有幾十甚至上百種稱呼。

不過這些都是王室貴族才有的煩惱……

秦始皇大一統之後,姓氏才漸漸合併,名字也越來越規範。此後平民也逐漸有了自己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