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2022-11-30由 旅行者傳媒 發表于 美食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自打各大航司紛紛推出各種折扣機票

以及讓人流口水的任意飛套餐後

大百合的朋友圈和幾乎每個群裡

大家都在掰著指頭算計,該去哪兒耍

週末兩天大理吃菌子火鍋

反季節直衝中國最北的漠河

避暑直奔貴州或青海的都有之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巴特,有這麼一個小城

深得吃貨們的青睞

從大部分城市都能飛到

卻一直沒有引起大規模關注

要不要挑個週末去享受下?

這個神仙(不是形容詞)小城,就是泉州

01

各路神仙齊聚一堂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一年365天,一個地道的泉州人不會放過每一個可以與神靈面對面的日子。

每個農曆月廿五日的晚上,西街就開始有點不一樣起來。作為開元寺最具人氣的佛教活動,“勤佛”已經深深融入了泉州人的日常。每個農曆月的廿六日,在開元寺僧人的帶領下,從大雄寶殿開始,信眾們繞佛而行,誦唸經文,這種儀式便是“勤佛”。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開元寺勤佛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當然,更多的熱鬧每日都在上演。清晨7點半的天后宮,門前三位老者或蹲或坐,用閩南話閒聊。此刻所在之處是媽祖信仰中規格最高、年代最久遠的建築——中國臺灣及東南亞超過90%的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離出去的。老人們每日前來,也未必有什麼求託之事,只是點香誦經、做完早課,一身的脈絡方被打通,才算正式開始這一日。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千百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景教(古天主教)、摩尼教(即拜火教或金庸小說裡說的明教)、拜物教和印度教曾經共存於這座海濱小城裡,並讓小城得到了“宗教博物館”的美名。

02

一天需要十二個胃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身邊的不少吃貨談起泉州來都會自動分泌唾液,雖然它沒有廈門辣麼文藝,也沒有隔壁廣東的那幾個城市辣麼名震天下,但根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專門為了泉州的“吃”而去個四五次的饕客,朋友圈裡不在少數。

泉州的吃,不在大餐,精華大半就在小吃裡頭。分量不大,味道鮮美,在南國燠熱潮溼的天氣裡,可以恰到好處地填補腸胃。泉州的一天可以從一份燒肉粽開始。“燒”在泉州是個形容詞,意為“燙燙的”。包山、包海、滷肉、炒米、骨湯煨煮,才是一隻閩南燒肉粽的必需程式。泉州本地的肉粽配料樸素,調味的五香滷汁是一大特色,再添上一口酸甜辣醬,絕對讓人大滿足。泉州的“燒肉粽”江湖三足鼎立,藍氏鐘樓、東街鐘樓、侯阿婆各自有擁躉。哪家更好?你自己試試啦!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泉州牛排 / 牛肉羹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泉州另一種讓人驚豔的美食就是牛肉。沒來過泉州的人很難想象在這個閩南小城,有如此深厚的牛肉美食傳統。唐代晚期,泉州成為連線大食(中古時期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帝國)與中國貿易的樞紐。阿拉伯人素習航海,曾有無數商賈透過海上航線來往兩地。當阿拉伯商人帶來的牛肉遇到南洋的咖哩香料,一種全新的滋味在泉州誕生。泉州的“牛排”絕不是大家熟悉的模樣,牛肉羹也是各家有各家的秘方。如今在泉州的牛肉館,牛排、牛肉羹加本地鹹飯的三件套便是絕配。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雖說面線糊是廈門名產,但泉州的面線糊自有一番功夫。醋肉大腸剪碎墊底,舀一勺熱乎的面線糊往裡一燙,胡椒粉和蔥段要繞圈撒,吃前用筷子夾一段油條摁進湯底,那鮮甜爽滑勁兒,比熱雞湯治癒上百倍。泉州面線糊特有的做法是將面線捻碎與湯底同煮,再以地瓜粉漿勾芡,糊而不爛,清而不濁。尤其是那幾家深藏在巷子裡,每日只在天擦黑時才開業的老店,更是本地人的心頭好。一碗麵線糊就是一個江湖,愛宵夜的人都知道美味的去處。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泉州土筍凍 / 海蠣煎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晚風如水,在搖曳的燈火中享受著土筍凍、海蠣煎、炣麥螺這些很具本地特色的海鮮菜餚,熱鬧又愜意的氛圍讓人感到輕鬆。每天這裡都會熱鬧到凌晨2、3點鐘,典型的南方式的生活,人們的情緒好像在燈火中更興奮。

除了美食和歷史

泉州最迷人的

怕就是那每日的煙火氣

一個標準泉州人的生活

就該在寺廟中開始

在一泡烏龍茶中展開

然後在一碗湯羹美食中結束

更何況,這裡的慢節奏

怕是如今在哪裡都難找了

策劃/編輯:百合

創意/設計:Sunny

這個神仙小城,也就適合飛去個五六七八次吧!

喜歡就點

在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