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2022-05-21由 成長指南君 發表于 女人

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買買買成為了每個人的常態。

消費主義的盛行,讓暫時沒有實現高配能力的年輕人,提前過上了高配生活。

消費主義讓身處底層的人們感覺,雖然生活問題重重,但是仍舊有“擁有美好生活的方法“

年輕就是要對自己好,買喜歡的東西。

作為一個年輕的時尚青年,怎麼能沒幾雙AJ?

作為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怎麼可以沒幾套網紅化妝品?

貴從來都不是它的缺點,而是你的缺點。

潛臺詞:只要你買了它,你就沒有了這個缺點。

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營銷洗腦話術。

消費主義正在用圈層文化、價值符號、形象地位綁架我們,讓我們滿足對於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的幻想。

消費主義的核心騙術就是:只要你消費了某種產品,你就能成為某類人,實現階級的飛躍。然而你和上層社會間的消費水平差距在不斷減小,階級間的距離卻在不斷地被拉大。

2

給大家講一個有關鑽石的故事:

起初由於鑽石的稀缺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皇家和貴族炫耀財富的飾品。

但在19世紀後期隨著南非鑽石礦的意外發現,鑽石稀缺性的局面便被打破。

物以稀為貴,一旦這批鑽石流入市場,鑽石的價值將暴跌如白菜價一般。

這時候一大批鑽石商人慌了,於是他們就決定聯合創辦一家名為戴比爾斯的鑽石公司。

整合所有資源,把整個鑽石礦買下,進行壟斷,人為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

鑽石本身幾乎是不具備使用價值的,那戴比爾斯是怎麼將鑽石進行銷售的呢?

他巧妙地將愛情與鑽石捆綁在一起,給大眾營造一種浪漫的鑽石愛情文化。

宣稱鑽石象徵堅貞不渝的愛情,只有鑽石才能見證美好的愛情,人們要用鑽石來求婚。

戴比爾斯花費鉅額的廣告費用請當時的社會名流、流量明星和貴族幫他做宣傳,讓他們用鑽戒來求婚。

影視劇和電影裡一定會有一個這樣經典的鏡頭: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單膝跪地,拿著手中閃閃發光的鑽戒,含情脈脈地望向心上人求婚。

戴比爾斯就是這樣透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名人效應來提高鑽石的曝光度,抬高鑽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不久後並推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經典廣告宣傳語,成功地將鑽石與愛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使鑽石由非生活必需品轉變為結婚必需品。

當某種概念被人為賦予新的意義併成為社會普遍的共識時,神話便誕生了。

3

現代廣告之父霍普金斯曾說過:永遠不要推銷一種產品或服務,而是推銷一種概念。

因為概念一旦構建完成,消費就便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德芙DOVE的故事,DO YOU LOVE ME常被用於男女生間的表白

Roseonly玫瑰花: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為一人定製

DR鑽戒:男生一生只能訂製一枚,一生唯一真愛

以上這些無疑都是典型的情感文化營銷,商家將美好愛情與他們的產品捆綁在一起。

聰明的商家都不會單純地去推銷產品和服務,而是去推銷一種文化理念(概念)。

它會告訴你,只要你擁有了它,你便是XXX人群中的一員。

買了AJ,你就是個年輕的朋克。

買了網紅化妝品,你就是個精緻女孩

戴上萬國手錶,你就是社會名流,行業精英。

簡而言之:你買什麼,你就是什麼

4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但貴的,就一定是好的嗎?

不一定。

一分價錢一分貨。

兩分價錢兩分貨。

十分價錢依然是兩分貨,其餘剩下的8分全是品牌所帶來的高溢價。

或許商場上300多的衣服確實比古馳3000多的衣服要差,但絕對不會差上10倍,

因為古馳品牌的附加價值才是這件衣服昂貴的關鍵。

服裝屬於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標準化產品,布料,剪裁,小五金,都是標準化的。

質量和品牌沒有直接關係,質量只和品牌願意給代工廠一件出多少加工費有關係,不同的費用對應不同的工藝,這個東西是透明的。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奢侈品本質上是社交貨幣,主要用來區分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幫助有產階級在社交中快速辨別對方的身份及社會地位。關鍵在人而不在物。

別以為買幾件奢侈品就獲得了上層社會的通行證,你不過是在交智商稅罷了。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哪怕TA買了一堆奢侈品,也無法實現階級的跨越。

普通人亂花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在加固階級間的壁壘

消費水平≠生活品味≠文化形象≠社會地位

社會地位只取決於人的內在實力及社會資源而不取決於外物。

5

在知乎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女生到了一定年紀還穿很便宜的衣服會不會顯得很low

最高贊(39K)回答:

這種low的根,在自己心裡,不在衣服本身。消費主義就是讓你覺得自己low,人家甚至僱專業人員來讓你覺得low,而且還是組團來的。

中國第一位實習女艦長韋慧曉在接受採訪時談到:

有兩種價值觀;一種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錶,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另一種是我的價值觀,

一塊不貴的手錶,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

確實如此,Low不Low不在於物而在於人,一個自信而強大的人是不需要藉助外物來彰顯自己的。

只有內心空虛的人才會藉助外物來以此證明自己,因為他們的骨子裡有一種深深的自卑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一個物質充裕且精神富足的人從不炫耀TA所擁有的一切,因為TA沒有自卑感。

6

商家的嘴,都是騙錢的鬼。

資本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它可以透過不斷地砸錢做廣告,用營銷洗腦話術,輕而易舉改變一個人的三觀和消費觀。

那麼究竟有多麼簡單?

還記得腦白金的廣告嗎?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

單靠10秒廣告,30天賣1億。

再舉一個例子:

這雙鞋子這麼經典,簡直就是年輕人的必入款。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經典,誰定義的?如何定義的?

你認為的經典是誰讓你認為這就是經典?

是不是資本與大眾媒體的推動,才導致了這種流行文化中經典款的誕生?

是不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以及流量明星、時尚博主的推波助瀾?

是不是這些因素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三觀和消費觀,再慢慢地塑造你這種認知?

為什麼這雙鞋是必入款?鞋不就是拿來穿的嗎?

對你而言,這雙鞋子的使用價值或許已經不是你購買的理由,而你真正購買的理由是這雙鞋背後所賦予你的文化標籤、形象地位。

其實

你買的不是物體本身,而是這物品背後賦予你的形象地位。

事實上你沒有因為這雙鞋而發生任何實際性的改變。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資本知道奢侈品很難賺到普通人的錢,於是他們就塑造了一個叫“輕奢”的品牌概念,與流行文化掛鉤,幫助部分人與普通大眾區分開來。

通常輕奢這類產品的價格定位不會很貴,資本就是要達到讓普通人咬咬牙,省吃儉用點就能夠購買的效果。

比如小几千的包包、服飾、鞋子等。

7

《奇葩說》有一個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詹青雲對此作出回答:

你不是在為你喜歡的東西花錢,你是在“精緻“這個概念花錢。

你可

以自由地決定,我要過精緻的生活,可是誰來定義,什麼東西是更精緻的。

是啊,究竟是誰在定義“精緻“這個概念?

難道不是資本家和大眾媒體在不斷地引導我們進入這個消費陷阱嗎?

他們告訴我們年輕就是要捨得給自己花錢。

憑什麼說穿某克某迪鞋子的人就是時尚達人,而穿國產品牌鞋子的人就是low。

憑什麼說穿上千元件的supreme就是時尚達人,而穿淘寶一件百八十塊的衣服就是low。

憑什麼用名貴化妝品的女生就是精緻、優雅、美麗,而用國產品牌化妝品的就是low。

消費主義就是要給你製造一種落差感,只要你不買它的產品,你就是low。

“精緻“不是指外在物質的講究,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精緻不是去一間裝修精美的網紅餐廳打個卡,擺拍幾張漂亮的照片發到朋友圈。

物質的精緻只能裝點你的外在,內心的精緻才會讓人讚賞。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物質上簡樸至極,精神上豐盈充實。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勇敢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你是真的喜歡XXX,那就去買,而不要被大眾媒體引導進行盲目攀比消費。

排除外界的干擾,順從自己內心的真正意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