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2022-05-19由 騰訊醫典 發表于 女人

生活中難免一些磕磕碰碰

切菜、削水果、剪指甲都可能受傷

當小傷口突然出現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

要麼等它自愈

要麼就簡單貼一個創可貼

可是,你知道嗎

有些傷口雖小,卻沒那麼簡單

……

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4種常見卻可能要命的“小傷口”

一定要引起重視!

別告訴我,你沒擠過痘痘……

擠痘痘的爆漿瞬間到底有多爽,相信不用我再多說。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但我勸你還是控制住自己的手,別擠!尤其是三角區的痘痘。

因為擠痘痘導致顱內感染的類似新聞屢見不鮮。

前不久,又有相同的情況發生——

江蘇省一男子因擠痘痘引發顱內膿腫,從而左側上肢癱瘓。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新京報動新聞-微博截圖)

你知道“危險三角區”為啥危險嗎?

那就讓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這個獨特的區域吧。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這個區域的

面板組織非常薄

,而且皮下有很多

連通腦袋深處的血管和神經

,錯綜複雜[1]。

而擠一顆三角區的痘痘,恰好就為細菌的侵入提供了通道。

你一擠,嗶!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你是爽了,殊不知細菌很可能已經順著你為它開闢的通道侵入大腦,導致顱內感染,引發劇烈的頭痛、噁心甚至昏厥。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如果,你不小心被某尖銳物品劃傷或刺傷,流血不多,沒一會兒就止住了,那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害,止住了就沒事了!

——小傷而已,不足掛齒!

……

此時,建議多問自己一句:

真的只是破了一道口子嗎?

也許,事情還真沒那麼簡單。

某些看似普通的刺傷和劃傷,很容易被忽視,最終“一破再破”而感染破傷風桿菌。

甚至有些人直到進了ICU,話都說不清楚了,才回想起原來曾經破過這樣一道口子。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比如2020年年底,廈門一男子某天晚上突然劇烈腹痛,說話口齒不清,身體僵硬得像一把弓。

在醫生耐心詢問下,他終於回憶起半個月前無意中被木屑扎傷過腳趾,因為很快就結痂了,他就沒當回事兒。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松原城事)

別看新聞中的人最終都救回來了,但破傷風這個病,死亡率在全球高達30%~50%,不及時救治也可能要命[2]!

召喚破傷風桿菌的3大要素是什麼?

有組織開放性損傷,且傷口較深

受到外界破傷風桿菌的侵入

創口內有失活組織,或區域性組織缺血缺氧

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會問:

到底什麼樣的小傷口可能會感染破傷風

桿菌呢?

殘酷的事實就是,從機率上說,什麼傷口都有可能感染破傷風桿菌!

只是不同傷口型別的感染機率不一樣。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夏天到了,去海邊玩水的人越來越多。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然而有的人,在玩得不亦樂乎時,

腿部突然傳來一陣刺痛

,卻不以為然,繼續嗨。

直到疼痛逐漸加劇,甚至伴有頭痛、噁心、呼吸困難的時候,才會察覺到身體的異樣。

這種現象,多半是被海蜇蟄傷了!

因為每年6月-10月,海蜇會成群結隊游到水面進行交配產卵[6],

所以基本上每年夏天,我國都有人在海邊被海蜇蟄傷,甚至有人差點喪命。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瀋陽晚報)

海蜇這傢伙看似軟萌,卻是個溫柔殺手……

在海蜇的觸鬚中,分佈著非常密集的

“彈簧注射器”——刺絲囊

,專門用來“注射”毒液[7]。

海蜇的毒液大多都是蛋白質,至於具體是哪種蛋白質、毒性的強弱,就取決於海蜇的品種了。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海蜇長這樣。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來源:樂亭新聞)

只要碰到它的觸鬚,刺絲囊就會“發射”毒液,刺破毛細血管。

運氣好可能只是面板泛紅,伴有刺痛感和灼燒感;運氣不好的話,可能會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甚至死亡[7]。

既然這樣,到底怎樣在海邊愉快地玩耍?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被蟄了,無論輕重,都要趕緊去附近醫院檢查!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看看新聞微博截圖)

2020年,廣西南寧一名女子在家清洗豬肉的時候,

被豬骨頭劃了一個小口子,沒太在意的她用紙包了一下又繼續炒菜了。

當晚,就出現了高熱、頭痛、嘔吐的現象,整個人煩躁不安。

送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

她是感染了豬鏈球菌,引發了腦膜炎。

為什麼一塊豬肉殺傷力這麼大?

真兇就是豬鏈球菌。這種菌往往出現在豬身上,它能從豬傳給人,但不會人傳人[3]。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接觸到被汙染的豬或豬肉,就可能感染豬鏈球菌[4],尤其當你有開放性傷口的時候,比如被豬骨頭扎傷或是切豬肉切了手。

感染之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腦膜炎,伴隨發熱、頭痛、腹瀉等症狀,

有時還會引發耳聾的後遺症,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5]

那到底還能不能好好吃豬肉了?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小傷口的索命方式五花八門,防不勝防?

身上這4種小傷口,卻把他們送進了ICU!最後一個讓人意外!

(來源:Soogif)

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

只是提醒大家,

一定不要忽視某些不起眼的小傷口

,而是要做出

及時正確

的處理。

最後要恭喜一下,看到這裡的人,防禦值已經拉滿了。

順便,也把保命小技巧分享給你關心的家人朋友吧!

審稿專家:蔣衛民

| 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Pannu A K, Saroch A, Sharma N。 Danger triangle of face and septic 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J]。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7, 53(1): 137-138。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CDC) .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 - preventable diseases[M]. 10th ed.Washington,DC: Public Health Foundation,2008: 273 - 282.

[3]Sriskandan S, Slater J D。 Invasive disease and toxic shock due to zoonotic Streptococcus suis: an emerging infection in the East?[J]。 PLoS Medicine, 2006, 3(5): e187。

[4]Hughes J M, Wilson M E, Wertheim H F L, et al。 Streptococcus suis: an emerging human pathogen[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5): 617-625。

[5]Rayanakorn A, Goh B H, Lee L H,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treptococcus suis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1): 1-9。

[6] 霍書花, 劉紀強, 楊洪超, 田英平, 黃素貞, 劉慧娟, 徐曙光。 822例海蜇蟄傷臨床分析。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5, 24(12): 1471-1472。

[7]Tibballs J, A Yanagihara A, C Turner H, et al。 Immunological and toxinological responses to jellyfish stings[J]。 Inflammation & Allergy-Drug Targets (Formerly Current Drug Targets-Inflammation & Allergy)(Discontinued), 2011, 10(5): 438-446。

[8]P。 GopalakrishnakoneVidal Haddad Jr。Aurelia TubaroEuikyung KimWilliam R。 Kem。 Marine and Freshwater Toxins [M]: Springer,2016。

[9]Mayo Clinic, Jellyfish sting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jellyfish-sting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290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