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2022-01-10由 配方師Rex 發表于 女人

最近很多人關心的一件事,就是著名的美白成分377在備案普通化妝品的時候,被卡住了。由於這個事情的波及,很多現在含有377的普通化妝品,也不約而同地主動或者被動下架了。

這件事情可能影響兩波人群:

想買平價美白產品的消費者,本來377的產品很多,選擇面很廣,最便宜的都是百元以內,現在這些品牌(比如John Jeff、惜玥、上水和肌、Purid)都已經不不賣了;

新銳品牌的創業者,美白是個超級大的市場,想吸引消費者,377肯定是首選,畢竟它的知名度比丁基間苯二酚、己基間苯二酚都大,現在不能用,產品上市計劃就受阻了,走特殊化妝品花費時間很長,投資人肯定不同意。

為啥這件事情突然就發生了呢,以前不是都好端端的嗎?

主要是新法規頒佈以後,政府部門對化妝品的監管變得嚴格了,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的界限就很明確了,像377這原料,2012年才被允許用,當年它的原料備案資訊,寫的就是美白用途,理論上普通化妝品不應該新增(類似防曬劑在普通化妝品裡面也不能新增的道理)。

所以才有了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回覆,代表了未來法規變得嚴格的一個方向。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而國家藥監局也出了一個明文規定,直接指名要查處含有377的非特殊化妝品,年底前要上報所有的資訊。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從這些檔案看,

國家就認定了377是個美白成分,如果你添加了,就說明你想做美白產品

,既然是美白產品,不好意思,就按照特殊化妝品的規定去做,以前法規執行不嚴,擦邊球非常多,現在想管了,你就得服從。

另外,今年已經頒佈了兩種美白的標準測試方法,國家希望廠家都遵守法規,要是大家都當作普通化妝品備案,這些測試方法就沒必要存在了。

大家都能規避,用提亮膚色之類的宣稱來糊弄,對那些老老實實備案、測試的品牌也是一種不公平。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當然了,377作為出頭鳥,主要原因呢,是因為當年它作為新原料加入化妝品原料名錄,肯定要有詳細的說明和法規檔案,比如它的結構是啥,它有啥用等等。

但許多其他的成分,並沒有明確的說明,比如早就存在的煙醯胺、丁基間苯二酚、熊果苷、己基間苯二酚等等,它們“自古以來”就是在用的,沒有像377一樣,有這樣一個明確的說明。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所以,目前看起來,這些成分勉強還安全,不過間苯二酚衍生物我覺得夠嗆,它們機理類似,功效類似,國家可能會認為它們是一個東西,必須是美白產品裡面才能新增。

但像煙醯胺、維C這種多功能成分呢?

它們的功能比較豐富,煙醯胺不止是美白的(還能修護屏障),維C也有抗氧化作用(同時它還是美白測試裡面的標準對照品),如果是一支普通產品裡面加入它們,為什麼不可以呢?

要是一刀切,都認為是美白功能,那80%的產品都會遭殃,大家就只能去做保溼了。

這樣的話,我們就得討論下,什麼成分才是美白成分了。

美白的機理有許多,涉及的成分也數不清,除了合成的那些化學物質,很多植物提取物,比如植物黃酮等,都可以實現,這確實很難去區分了。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像防曬劑國家有一個列表,所以非防曬產品,不能亂加防曬劑,只能加0。5%以內作為光保護劑,

可美白成分沒有列表

,確實很難判斷。

如果把間苯二酚衍生物都認為是美白的,那麼將來普通化妝品想達到類似的美白效果(但不宣稱),可能就要進軍各種植物提取物了,比如Purid 377裡面還加過一個歐百里香提取物,可以抑制黑色素的轉運,同樣能淡斑,類似的成分以後會更火一點。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總之,受到法規的影響,將來美白產品肯定會少許多(美白備案需要一年半以上),新銳品牌基本就別想了,先往抗氧化、促進代謝、剝脫角質這些方向走比較好。

大牌基本不受影響,因為大牌一般加入377、丁基間苯二酚之類的,都會去老老實實備案(方便宣稱美白兩個字)。

377不能備案了,它遭遇了什麼?

還有就是跨境電商怎麼管理,也是個問題,畢竟跨境不需要備案(也沒法備案),如果裡面加了377之類,也會被下架嗎?是不是要提供功效報告才能賣?這些都是未知的謎團……

將來國內的化妝品市場,肯定會變得更加規範,一些打擦邊球的品牌會沒有生存的空間(加0。001%377就說自己可以提亮膚色等等),當然也會減少一些產品,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反正這肯定是一對矛盾體,如何把握這裡面的平衡,還得拭目以待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