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2021-09-04由 字媒體 發表于 體育

作者: ClaudiaM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社會學了沒」(公眾號ID:socialor)

/今天的男粉

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粉絲,來自英文「fans」的音譯

又被稱為「追星族」

多指明星的狂熱支持者

而男粉,顧名思義,就是粉絲中的男性群體

「一個大男人還追星啊?」

這大概是很多人聽到「男粉」這個詞的第一反應了

一直以來,男粉都是飯圈中充滿違和感的存在

他們在飯圈的邊緣徘徊甚至與其對立

他們想要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卻始終無法擁有姓名

每一個男粉的追星故事,都可以寫就一段辛酸史

/男人為什麼不追星?/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男明星女粉和男粉數量

分別佔95%和5%,本著「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規律

女明星的粉絲中男性相對較多,但平均也只佔到了40%左右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追星的男人怎麼這麼少?

最常見的答案就是男性更加理智

不會輕易陷入虛幻的憧憬與眷戀之中

同時男性更加關注電子遊戲、體育運動、商業等

方面的名人而非娛樂八卦明星

乍看之下,這些分析似乎有些道理

可仔細一想,這種解釋背後隱藏的是

「理性優於感性」

「男女天然有喜好偏差」

的邏輯

既剝奪了男性要為愛豆瘋狂一把的權利

又一概而論地將飯圈女粉貶低為不切實際的腦殘粉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圖源來自網路/

私以為問題的關鍵恰恰在「腦殘粉」這三個字

回想起來,和「你一個大男人還追星」這樣的調侃類似的

還有

「都三十了還追星呢」

。大眾汙名化追星族的原因

也許並非是針對男粉或者女粉

而是認為追星本身就是一項無意義、不成熟的低齡活動

男粉在飯圈的缺席只是

這一偏見的附帶效應

社會普遍要求男性更早獨立成熟

將時間、金錢和精力都投入到事業及社會事務中

以承擔起個人及家庭財務上的責任

而非將辛苦賺來的錢花在「毫無干係的人」身上

久而久之,男性就「自覺」地遠離了追星這一

「幼稚行為」

另一個將男人從飯圈勸退的原因

則是中國幾千年來

「男強女弱」

的擇偶觀

一直以來,長期處於居高臨下心理狀態的男性

不習慣放下架子去追捧高高在上的女性

每一個女粉都向往灰姑娘的故事

但卻不是每一個男人都相信青蛙變王子的奇蹟

相比於遙不可及的明星

他們更

傾向於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女性

一個明顯的例子

就是他們哪怕打賞女主播也不願花錢追星應援

因為前者是他們所習慣的掏錢付費的顧客模式

而後者則是「跪舔女神」的丟臉行為

彷彿只要一追星,就瞬間從「高富帥」的形象

跌落到了因現實愛情失敗而被迫尋找虛擬親密關係的

「肥宅」

——微胖,黑框眼鏡,熱愛二次元的宅男

大眾對於男粉的群體畫像與世俗文化定義下的Loser形象高度重合

這讓許多男性對追星這件事敬而遠之

大部分男性不追星產生的結果

就是進一步造成了男粉無星可追

資本總是逐利的,當女性粉絲群體消費能力日益提高時

市場就自然會投其所好。僅2018年上半年新出道男團而言

叫得上名字的就有

NINE PERCENT、NEXT、C.T.O

AWAKEN-F、MR-X、MR.鈦戈、D7少年團

等三十多個

平均每6天就有一個新男團出道

而女明星卻面臨著小花斷層,一代不如一代的尷尬場面

逐漸地,男性或主動或被動地被排除在了

娛樂市場

之外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明星資本論:國內男團榜單/

/男粉的愛,為何不大聲說出來?/

儘管寥寥可數,還是有男性選擇加入了追星大軍

但他們在飯圈的生存空間一度被無限擠壓

這些在眾多輿論空間佔據主導地位的男性

竟難得地在飯圈吃了癟

有趣的是,飯圈對於女性的接受度

一直都比對於男性要高出許多

「女友粉」「姐姐粉」「媽媽粉」

的標籤

讓無論處於哪個年齡層次的女粉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聲的空間

她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接機、跟活動行程

在床頭貼滿「老公」露腹肌的海報

在演唱會高喊「媽媽愛你!」,在網上放言

「XXX,我要睡你!」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TFBOYS粉絲應援燈牌/

而這一切對於男粉而言則要困難得多

如果性別轉換一下,一名男粉對著女明星大喊

「爸爸愛你!」「我要睡你!」

哪怕不被保安以性騷擾的罪名趕出現場

也難免會讓人感到哪裡有些不對勁

正如《創造101》一經面世,就不可避免地踩中了

物化女性、消費女色的雷區

但在以《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男性偶像產業中

這樣的操作早可以說是

司空見慣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男粉有愛卻無法高喊的另一個原因

可以用俗話

「男兒有淚不輕彈」

來解釋

社會對於男性公開表達情感是有許多隱形限制的

他們僅被允許表達冷靜、無畏、攻擊性等情緒

而痛苦、懦弱、脆弱、感動等等則需要被掩埋,然後

自我消化

追星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宣洩這些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

撕心裂肺地喊完一場演唱會之後

彷彿生活中的所有壓力和煩惱都煙消雲散

但習慣於壓抑自己的男性,由於被禁錮在社會形象之中

不得不放棄大聲說愛的機會

/大資料時代,男粉變廢為寶/

回望2018年,我們發現男粉正在不知不覺中崛起

從蔡依林男粉稱自己考研時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跳《舞娘》

到周杰倫男粉演唱會上放言

「我不能娶你

所以娶了和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姑娘」

從楊超越男粉軍訓式應援現場

到虎撲長安為保衛女神李一桐集體出征

男粉這一年來的頻頻出圈和他們不容小覷的戰鬥力

使得曾幾何時「得女粉者得天下」的飯圈鐵律

逐漸變為了

「保護我方珍稀男粉」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

男粉已不再是珍稀動物了

一位虎撲熱心網友統計了

「史上男粉比例最高女明星」

之稱的楊超越

13個省市的應援群后,發現其中56%使用者為男性

主打宅男群體的養成系女團SNH48這兩年

握手會現場的男粉數量則可高達八成

今天的男粉,終於在飯圈擁有姓名了

/SNH48握手會現場/

這一變化的原因,除了社會性別議題的開放討論

使飯圈對男粉包容度日益提升以及男粉的自我表達意識覺醒以外

還有資本在發現女性市場被瓜分後

已慢慢開始轉向男粉這片有待開發的藍海

更重要的是,粉絲文化正處在不斷髮展之中

在前網路時代,由於娛樂產業尚未成熟

無論男女,都追著同一批明星

八十年代幾乎人人都聽四大天王的卡帶

九十年代幾乎誰的床頭都貼著小虎隊的海報

同時因為尚未形成粉絲社群的概念

當時的追星族可謂是真正地

「圈地自萌」

2005年《超級女聲》的爆紅

讓粉絲們一夜之間走到了一起

各種歌迷會、粉絲後援會的建立讓追星這件事愈發公開化

男粉在這個階段開始遭到社會文化的偏見以及

來自群體的壓力

而今,隨著大資料時代的來臨,網路再次為男粉提供了一層保護色

北京大學博士高寒凝曾提出羅曼蒂克2。0的概念

即粉絲透過社交網路賬號

與虛擬資料庫建構的偶像人設建立的親密關係

在資料的海洋之中,誰又知道那一個個打榜、控評的賬號背後

究竟是男粉還是女粉呢?

繼續糾結男粉和女粉也許根本沒有意義

畢竟追星只不過是純粹地欣賞和喜歡一個人罷了

這是人類作為動物的本能

與性別無關,與年齡無關,與時代無關

一個真正優質的明星,應該是能夠跨越

這些因素、打破市場壁壘的國民偶像

這證明了他的影響力並非僅僅來自性吸引力

還包括了一些與性別無關的、普世的、具有更高價值的美好品質

2019,祝願大家無論男女,都能快樂追星

找到更好的TA和理想中更優秀的自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