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寵物 > 正文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2021-06-15由 人生大不同 發表于 寵物

眾所周知,日本的平面設計極具審美,常常刷爆各大社交網路。還有各領域的人性化設計,引千萬網友狂點贊。

最近又發現了日本的一些

逆天“變態”神科技

,讓全世界人驚呆,忍不住想要分享給大家。

01

高模擬“人臉面具”1:1還原

真假難辨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日本東京一家店鋪

開售利用3D技術列印的高模擬人臉面具

,該面具與真人臉孔真假難辨。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店主稱,他從普通人那裡購買了他們臉部的肖像權,連痘坑、眼袋都1:1還原,觸感柔軟,非常真實,售價約合人民幣6200元。

當地民眾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十分新穎,也有人擔心會因此發生銀行卡盜刷事件。

戳影片↓↓↓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影片

把面具臉和人臉放在一起,就是這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設計師Shuhei Okawara

設計師採用3D列印技術,將其面容完全復刻,再使用特殊技術,將高精度照片印在三維模具表面上。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如果這會有人說就這……那不得不上高畫質大圖了。

前方

億點點細節,

不僅眉毛眼睫毛根根分明,連痘痘和胡茬都清晰可見,看出來沒瞳孔和鼻孔處設定了開口,不遮擋視線和呼吸。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若問這面具的正確使用方式,就是擋臉啊。臉面具尺寸比實際大些,幾乎適合任何人使用,戴眼鏡也不耽誤。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02

AR鋼琴老師

日本公司研發了一款名為Teomirn的HoloLens軟體,藉助VR技術可手把手教彈鋼琴,我看完實名100個想要。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利用三維空間進行鋼琴教學,學起來就像玩遊戲一樣,戴上HoloLens眼鏡選擇好要上的課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接著“老師的雙手”就出現了,在視線前方會出現一組虛擬按鍵,咱們只需要照著“抄作業”就能彈出悠揚的歌曲。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還有一個升級版本是運用混合現實技術,直接變出一個

“真人鋼琴老師”,

大型科幻場景變成現實,夠魔幻吧!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強大的程式後臺,持續更新歌單,隨時隨地可一對一私人教學,這可能是它最大的魔力。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戳影片↓↓↓

03

神奇的拆樓機

140米高樓被悄悄“吃”掉!

大家先請看一張動圖,高樓轟然倒塌變成廢墟。正常拆樓的場面是這樣的,採取定向爆破的方式將大樓炸燬,可以說非常暴力。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但是再請看下面這張動圖,這棟大樓悄咪咪就“樓沒了”,甚至周圍沒有一點飛揚的塵土,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位於東京的赤坂王子大飯店,

高138米,

由建築師

丹下健三

設計,當年名副其實的“網紅酒店”。後由於裝置老化出現經營低迷和其他客觀原因,需要將其拆除。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原赤坂王子大飯店,1982年完工

考慮到飯店身處繁華市區,周圍還有居民常住,

需要減少噪音和粉塵汙染,

所以工程師們專門設計了這套方案——

拆樓機“吃”大樓。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大成建設開發的“TECOREP系統”

神奇的拆樓機外觀看上去和大樓本身沒差,平平無奇卻欺騙性極強,其實它是一個3層樓高的腳手架層,可附在大樓主體上。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拆除前(左)拆除後(右)對比圖

這種拆除方式通常是從上而下進行的,他們前將樓層頂部進行封閉處理,以保障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噪聲不會影響周圍居民,且粉塵不會肆意擴散。

他們在要拆除的大樓頂上造了一個3層樓高的腳手架層。

而且這個腳手架層外部包著和大樓設計風格類似的面板,讓人完全看不出它是後來新增的結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封閉樓頂後,他們用天花板起重機逐段分解樓板,接著將牆體拆除。

拆除完一層後,再繼續拆除下一層直至拆完整棟高樓,拆出的建築垃圾全部用塔吊運至地面裝車運走。

在這個腳手架層裡,他們以10天拆2層樓的速度,用液壓剪等重型裝置逐漸拆除腳手架層遮住的樓層。

當它執行時,內部的液壓剪、千斤頂等重型裝置作業

讓所有的拆除、清理在大樓內部進行,

以至於數天後大樓徹底“變沒”了,人們才後知後覺大吃一驚。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如果你每天經過這裡,你甚至都不會感覺到這地方有什麼變化。直到拆除的樓層變得越來越多時,你或許才會恍然大悟。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又敢相信?還以為是在變魔術呢!

這種拆樓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保證了拆解工作始終在一樓進行,重複的拆樓操作使得效率提升,不用上下來來回回地跑,也能很好地將噪音和粉塵控制在一樓,建築垃圾的高空墜落現象也大大減少了。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這些“文明”的拆除法除了比較安全美觀以外,還可以降低噪音和粉塵。

大成建設的發言人市原秀紀表示,這種方法產生的噪音比傳統方法少20分貝,粉塵減少90%。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同時,樓宇拆除法還設定了能量回收系統。

將拆解物運輸到地面的掛鉤,在下降過程中產生的重力加速度,透過回收電機生成電能,並儲存在蓄電池中,當收起掛鉤時還能利用這部分電能。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建築垃圾在日本由《建設迴圈法》規定其處理方式,從拆遷工地上產生的四中建築垃圾必須進行資源再利用和回收,他們分別是混凝土碎塊、鋼筋混凝土碎塊、木材和瀝青混凝土碎塊。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就以鋼筋混凝土碎塊為例,其資源化回收再利用的流程如下: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在日本很少能見到建築垃圾的身影,因為在它們從廢棄樓房內運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入了資源迴圈系統。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04

用泡沫蓋房子

日本的地震頻繁,一般的混凝土房子住著很不安全。所以,日本人發明了

用泡沫蓋房子,

這也是我第一次聽說,顛覆認知太神奇了。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泡沫房子的學名叫做

蛋型住宅,

由日本的圓頂屋公司設計,據說一間“蛋屋”只需要

3個人花7天就能建好。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蛋型住宅DOME HOUSE

與普通的泡沫不同,這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泡沫,起泡率更低,因此更加堅固耐用,

可抵禦7級地震。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而且材質輕,防災效能高,

不僅抗震而且防火。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圓頂的設計,以及每個模組與地面無縫連線,強風遇到都得繞著走,

能夠抗12級颱風。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蛋屋與蛋屋之間靈活性強,可以隨意組合,許多小圓頂拼在一起,看起來可愛。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每個空間可按實際需求搭配,絲毫不比正常房子差。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看看這裝修就更愛了。

雖說是小了點,裡面加以悉心裝飾,也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如此方便易建,感覺好適合戶外野營啊,就問啥時候國內能有。

為啥這些設計,都那麼“變態”?

看完這些逆天神科技,不難發現日本人搞設計,總是無比細心。

向偉大的“發明家們”致敬!

明天

再介紹你認識一位

大不同妙人

家庭教育

線上課程

點個“在看”

向“發明家們”致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