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用牛耕田

2022-12-28由 李子暘 發表于 歷史

為什麼用牛耕田

事實上,在耕田上,馬比牛要好得多。那麼我國農業為什麼長期用牛耕田而不是用馬呢?

01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中國傳統農業的典型生活方式。其中的“一頭牛”,是傳統農業中至關重要的生產工具。在傳統農業生產中,牛的主要作用是拉犁耕田,也就是把土壤翻鬆,便於隨後的播種。這是很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果沒有牛,讓人來拉犁耕田,效率會低得多,甚至難以為繼。精耕細作,就更談不上了。

此外,在灌溉、治水、運輸、提供肥料皮毛等方面,牛都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牛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至於在傳統文化中,牛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文化意義。耕牛成了傳統農業文化的象徵。很多朝代都明令禁止殺牛吃牛肉。

和牛體型類似的馬,作用卻大為不同。在古代中國,馬的主要應用是在軍事和交通上。“司馬”指的是掌管軍事的高官。

其實,馬不但可以耕田,而且比牛要能幹得多。表現土改時期歷史的小說《暴風驟雨》中就有“分馬”的情節。可見,在中國,馬也有用於耕地的,不過比例顯然很低。牛是中國最主要、最重要的耕田牲畜。

可是,在歐洲(包括俄羅斯)、北美,馬才是耕田的主力。在那裡,牛耕田反而是少數。因為主要是用馬從事各種勞動,所以,西方人提出的功率單位是“馬力”,而不是“牛力”。

那麼,為什麼中國主要用牛耕地,而不是用馬呢?

02

在很多人印象中,用馬耕田似乎有些滑稽。高大威武的駿馬,只應該在戰場上奮勇衝鋒,在路上飛馳而過,怎麼能套上犁在田裡走來走去呢?這種粗笨蠢活兒,交給慢騰騰、老實巴交的老牛去幹,正合適啊。

其實,作為耕作役畜,馬的優點很多。

第一,同等體型的馬,力氣比牛大,耕田速度比牛快,差不多要快30%-50%;

第二,馬的身體前重後輕,前後比例大概是三比二。這種身體結構更適合利用慣性運動,更省力。而牛的身體,體重基本是平均分佈的。所以牛走起來慢騰騰的。

第三,馬的耐力也比牛要好。馬可以每天工作8-10小時,而牛每天只能工作4-6小時。

第四,馬的工作壽命更長。牛馬都是從三四歲開始勞動。牛一般可以工作8-10年,而馬的工作壽命是15-20年。

當然,牛也有優點,那就是適應性很強,尤其是適應潮溼悶熱的氣候。在這方面,馬要“嬌氣”得多。所以,在印度和中國江南等溼熱地區,牛更適用。

但是,從整體上來說,馬還是更出色、更能幹的役畜。用馬耕地,比用牛耕地的效率要高得多,產出要高得多。

但是很可惜,中國在農耕中就是無法大規模用馬。這是一項重要的天賦條件決定的。這個條件就是:中國地少人多。

03

雖然作為役畜,馬的優點比牛多得多,但是,馬有一項最重要的“缺點”,而這個缺點,正是我國的自然條件無法克服的。那就是,馬的飼料貴得多。

一般人對馬可能有個誤會,以為馬吃草就行了。其實,馬雖然屬於食草動物,但如果馬只吃草,就很難長膘,很難有力氣。想讓馬有力氣、能幹活、能奔跑,除了喂草料以外,還必須給馬喂精飼料,主要是豆類、玉米、麥麩等等。

即使是草場資源豐富的遊牧民族,他們打仗時,在開戰以前,也要特意給戰馬喂精飼料,否則,這些馬在戰場上就沒有力氣。一直到二戰,因為要飼養大量的軍馬,在很多國家,燕麥屬於戰略物資。

而牛就要好養活多了。牛可以一直吃草就活得很好,在田裡勤勤懇懇地勞作。只有肉牛或者奶牛,才需要喂一部分精飼料。如果只是用來耕作,牛所需的精飼料很少,完全沒有,也問題不大。用青草、秸稈、稻草等等餵養耕牛,就行了。

這是因為,牛和駱駝等動物,可以反芻,也就是把吃下去的草再翻上來反覆咀嚼消化,這樣就可以儘量利用草中的營養物質。馬沒有反芻這種本事,所以馬對草的利用效率要低得多,只能靠昂貴的精飼料來補充。

問題的關鍵在於,養馬必須的精飼料,不僅價錢更貴,而且這意味著,養馬要佔用耕地。那些精飼料實際上就是糧食。這些糧食給馬吃了,人就沒的吃了。在那些主要用馬耕田的歐美國家,養馬要佔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耕地。

在地少人多的我國,拿出這麼多耕地種植精飼料,用來養馬,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養牛佔用的耕地要少得多。喂牛的青草、秸稈、稻草等等,人不能吃——人的腸胃不能消化這些植物纖維。拿來喂牛,正合適。在我國的傳統農業中,餵養包括牛在內的牲畜,需要佔用的耕地只有5%,再多,就要有人被餓死了。

這是我國主要用牛耕地,而不是用馬耕地的根本原因。

04

之所以要說這個問題,是因為,從用牛耕田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在發展農業方面,中國和歐洲、北美相比,在自然條件上有很大差異。人地比例是其中核心的一項差異。

因為耕地資源很豐富,歐美國家的農民可以飼養多得多的牲畜,包括要消耗大量精飼料的馬。1910年,美國農場中馬和騾子的數量高達2500萬頭。為了餵養這些馬,每年要消耗燕麥和玉米3000萬噸。種植這些飼料,佔用了美國四分之一左右的耕地。美國之所以能承擔這個成本,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美國的人均耕地很多。當時,美國的人均耕地數量是中國的10倍。

可見,在比較傳統中國和西方現代化農業生產時,如果只看出窮富的差異,那就太淺層了。窮富背後,有很多更根本的、難以改變的自然和社會條件。

現在,我們一想到美國農業,就會想到巨大的康拜因(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實際上,因為有大量的馬,在機械化以前,美國農業就實現了“另類機械化”和集約化。美國農民可以用十幾匹馬甚至二三十匹馬一起拉動巨大的聯合犁來耕作。對於美國農民來說,大規模的集約農業生產方式,要早於機械化。內燃機出現以後,他們只不過是用拖拉機代替了那幾十匹馬而已。

因為很早就實現了農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所以那種一家人經營一個巨大農場的模式,才能在美國大行其道。反觀我們中國,地少人多是無可改變的基本條件。因為地少人多,所以不可能飼養大量的牲畜,甚至連馬那樣好用的役畜都養不起,只能用牛來耕田。就算用牛來耕田,一個農戶能養一頭牛,就很不容易了。事實上,過去,兩三家人合養一頭牛的情況,並不罕見。

這種基本條件就決定了,小農戶、少量耕地加精耕細作,是我國農業的基本形態。但是,對於小農戶來說,自然災害、市場波動、政治動亂,都是他們無力對抗的衝擊。小農戶在經濟上是非常脆弱的。終年勞作,能勉強餬口就算不錯。稍有天災人禍,就可能凍餓而死。這是歷史上很多王朝傾覆的原因所在。

因此,農業的合作化,一直是我國發展農業繞不過去的大課題。新中國前三十年,在農業合作化上做了很多嘗試,成績很大,但總體上不算成功。可是,很多人因此徹底否定了農業合作化的發展方向,這種認識也未免流於表面。

事實上,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一段時間的“單幹”以後,我國又以各種方式開始了農業合作化的探索和嘗試。在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們是否能找到農業合作化的成功模式,值得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李子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