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2022-11-21由 匈奴狼山 發表于 歷史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當代的戰略轟炸機,其實都是大氣底層的大型氣動飛行物,與普通的客機在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上並沒有多少本質的區別。甚至其最高速度只有2馬赫上下,比全程巡航速度2。4馬赫的協和客機還要低不少。於是協和還在服役期間,就有不少人希望直接把協和客機改裝為某種戰略轟炸機。2馬赫的最高飛行速度,對很多效能比較強的、具備遠端截擊效能的大型戰鬥機在開加力的情況下也能達到並且超越,這樣就存在傳統的戰略轟炸機被對手的戰鬥機在半空攔截甚至擊落的風險。於是又出現了像B2這種全隱身的戰略轟炸機,不過隨著反隱身技術的進步,B2這一類也不能確保不會被具備有源相控陣的戰鬥機在龐大的反隱身體系的配合下完全攔截的風險。於是今後傳統的戰略轟炸機的作戰效能,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其實是逐步下降的。更大的問題,還在於傳統的戰略轟炸機只要飛到超音速狀態,那麼其滯空時間將直線下跌。有效滯空時間的下跌,就意味著轟炸半徑的大大縮小。比如當今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可以達到260噸級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如果輕載15噸炸彈並且全程亞音速,那麼可以直飛1。6萬公里;如果攜帶的是射程2500公里的巡航導彈,將具備從歐亞大陸高緯度的基地起飛,直接打擊超級大國本土重要目標,並且再安全返回的能力。也就是實際往返作戰半徑可以高達8000公里以上。但是如果全程超音速突防,那麼轟炸半徑將直線下降到2500公里以內。不用說跨大西洋或者北冰洋轟炸北美洲的目標,就從境內起飛轟炸直布羅陀都有點困難。這些因素,也導致除了超級大國的轟炸機群之外,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其他大國的戰略轟炸機在實戰中的出動效率越來越低,甚至直接淪落為打醬油的角色。而是就算是超級大國的3種現役的戰略轟炸機,最近這些年的備戰程度也在不斷地下降。如果B1B和B2真的非常好用,那麼超級大國空軍也就不至於還要研發並且批次裝備B21這種簡配的新型號了。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就算是B21仍然沒有解決高速飛行、最大留空時間和實際作戰半徑之間的矛盾;甚至對比B2,其實際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是不升反降的。目前看來,要徹底解決這類矛盾,只能發展次軌轟炸機,也可以叫做亞軌道轟炸機。大多數人注重的是次軌轟炸機可以在1小時之內轟炸地球表面的任何目標,但是往往忽略了次軌可以長期留空等待轟炸時機這個更大的戰略優勢。畢竟長期懸在對手頭頂上的,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達摩克利斯之劍,比這把劍最終落下去的戰略作用還要大。過去長期飛行不下落的飛行物只有入軌的衛星。但是一旦入軌飛行,其彈道就非常呆板,很容易被反導系統攔截。而且在軌飛行物每環繞地球一圈,其軌道投影在地面上經過的區域都是完全不同的。要再次瞄準同一個地面上或者海面上的固定目標。需要至少24個小時以後。這也是為什麼大國並不願意把核彈頭都送入太空部署的根本原因。而次軌轟炸機是在大氣層上空彈跳飛行,軌道不可預測很難攔截;另外次軌轟炸機還可以大範圍地橫向氣動漂移,這樣就從理論上有環繞地球1圈甚至幾圈之後,繼續瞄準打擊飛行軌跡下方同一個目標的能力。也有打擊陸地或者海洋表面移動目標的能力。第一代次軌轟炸機,應該是兩級水平滑跑起飛模式。

100噸次軌轟炸機,將首次解決高速飛行和留空時間之間的矛盾

由500噸級甚至700噸級的第一級載體攜帶100噸級的次軌水平起飛,到1。5萬米高空兩者脫離,次軌轟炸機的火箭發動機開機爬升到200公里高度,然後再俯衝下降進入大氣層之內做水漂彈道飛行,最低軌跡在60公里左右;再依靠強大的弓形彈力波加速爬升,平均飛行速度15馬赫。可以攜帶20噸級的特殊炸彈,在高空待機7到30天,隨時準備投彈!對此全球有幾個不怕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