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2022-11-21由 談古論晉 發表于 歷史

大同鎮是九邊中最早設立的軍鎮之一,終明一世都“屹然甲九塞”。不管是從衛所制度的京師遮蔽到九邊鎮戍的軍事要衝,還是最終邊疆貢市的商貿重鎮,與大明王朝的榮辱興衰始終相伴相隨。不僅以構築邊牆的方式記錄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更是兩百多年來歷史程序的晴雨表。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大明王朝的山西長城記憶

洪武二年(1369)二月,大同正式進入大明王朝的版圖。因“居邊隅之要害”,為蒙古諸部南下中原的必經之地,由此拉開了大明王朝邊疆軍事重鎮的帷幕。

洪武三年(1370)正月,首“置大同左右二衛,屯兵萬餘”。為解決戍邊軍需,除衛所督兵屯種外,於同年六月效法宋元時期的“入粟中鹽法”,召商人往大同、太原倉輸糧而給鹽引,稱之為“開中”。臨近塞北的大同成了第一個實行“開中”的區域。

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大同都衛,治所白羊城(今山西左雲縣城東),統轄東勝衛、大同左右衛、蔚州衛、朔州衛5衛。同年,大同都衛指揮使耿忠請奏“以蔚、忻、崞三處民丁與軍士協力修浚大同城塹”,開啟了大同軍鎮城防的修建。

大明王朝的北疆軍事策略以洪武五年(1372)徐達二度北征失敗為界限,由主動進攻調整為“斂兵守塞”的積極戍邊。開始修築沿邊重要城池的同時,不斷增設衛所,形成具有相對獨立又保持相互聯絡的北部防禦體系。

洪武五年(1372)大同城在徐達主持下增築完成,其形制“周圍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磚外包”,“設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外均有甕城,“角樓四座,敵臺樓五十四座,窩鋪九十六”,不僅城池規模大城牆也高且厚,具備了府城和邊防重鎮的雙重規格。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為大同府,又“置大同前衛”與大同都衛同治白羊城。

洪武八年(1375),“以在外各處所設都衛,並改為都指揮使司”。 北疆防線向外推出很遠,南北幅員過大,山西都司顯得鞭長莫及,加之大同軍事地位之重要,特改“大同都衛為山西行都指揮司”,隸屬後軍都督府。形成了“都司-衛-所”三級軍事基層架構並始終貫穿大明王朝,其中每衛5600人,每千戶所1120人,每百戶所112人的建制。

洪武二十五年(1392),開啟大同“藩王靖邊”的序幕,代王朱桂駐守大同,。山西行都司治所由白羊城遷往大同府城,與代王同治一城。次年進入到廣置衛所的高峰期,從14個猛增至27衛、6護衛、6屯衛和7千戶所。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山西行都司作為軍事建制,承接了原大同都衛的管轄範圍,要比大同府大很多。北部包括今內蒙古陰山、大青山一帶,東部含今河北蔚縣直抵太行山以西,西部跨黃河囊括今內蒙古包頭及其南鄂爾多斯北部地區,南部與大同府轄區重合。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明大同鎮、山西行都司管轄區域

此時的大明王朝沿邊共設立遼東、北平、山西、陝西四個都司以及北平、陝西、山西三個行都司,七個省級軍事機構初步形成了九邊重鎮的軍事格局雛形。

需要說明的是,洪武年間設立的七個都司形成了各自的防區,但互不統屬。基於“通為一邊”的整體防禦,以巡邊、備邊等名義臨時派元勳宿將“修理城池、練兵訓將,以備邊陲”,一旦邊防有警,才授以印信充當臨時統帥。尤其是“塞王靖邊”後,駐守邊塞的藩王成為了最高統帥,這種既不常年駐守又無明確轄區的臨時性差遣也得受藩王節制。說明此時的北疆邊防體制尚未發展至九邊軍事重鎮階段。

歷經“建文削藩”和“靖難之役”,山西行都司所轄衛所大多改隸、移徙甚至廢棄。永樂元年(1403)三月初三,江陰侯吳高“鎮守山西大同,防禦胡宼,節制山西行都司諸衛”,開啟大同邊防體系的調整。永樂七年(1409),“置鎮守總兵官,於是大同稱鎮”。永樂十二年(1414),“命都督朱榮充總兵官,鎮守大同,節制山西都司、行都司備禦軍馬”。自此,以常設駐守總兵官為標誌,大同成為了“九邊”中初設邊鎮的四鎮之一。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大同鎮與山西行都司管轄同一區域,大同鎮屬於軍事駐防重鎮,主要職能是軍事防衛,作戰時“衛所精銳悉從抽選”;山西行都司則為當地實際管理機構,主要職能是管理軍戶、保障屯田以及提供兵源。戰時從軍,歸大同鎮統領;閒時耕種,歸山西行都司管理。

同時為了防止鎮守總兵官總覽一方軍政權力過大,特設“鎮守內臣”作為耳目進行監督,稱之鎮守中官。

此時大明王朝的北疆軍事策略延續了積極防禦,“邊衛內遷,防線內縮”,“聚天下精兵於京師”,“邊鎮各宿重兵以鎮其地”,以“天子守邊”替代了“塞王實邊”。同時對蒙古諸部採取扶此抑彼並伴以軍事打擊,將“塞前殲敵”進化成了“以攻代守”。

如此以來,大同稱鎮伊始便肩負起“拱衛京師之藩屏”,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永樂十一年(1413)在創修衛、所及縣城等重要城池以加強防守的同時,首開大同鎮修築明代邊牆之始,“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開始了軍鎮與邊牆的結合,由此確立的長城防禦體系框架為後世所繼承。

洪熙、宣德時期,北疆軍事策略調整為“來則擊之,去則勿追”,以“守備為本”的消極防禦。尤其是開平、東勝衛的內徙,使得宣府、大同二鎮遂臨邊地,管轄區域相應縮小,戰略地位愈發重要。尤其大同鎮“三面近塞”,徹底暴露在蒙古鐵蹄之下。

為了防止蒙古騎兵南下,大同鎮實行了“每於冬初命將率兵出塞燒草,名燒荒”,既“防虜南向”又“耀兵也”。“燒荒”策略逐漸向整個北部防線推廣,最終上升為備禦蒙古的一項常例。

洪熙元年(1425),“頒將軍印於諸邊將”,總兵鎮守制度成為定製。

宣德三年(1428),鎮守中官成為了常設官員。由於有“內臣監督、巡視軍務”之責,權力往往凌駕於總兵之上。

宣德十年(1435)在內官監軍的同時,重設巡撫都御史。其職權為徵收賦稅、考劾屬吏、提督軍務,但屬於臨時性派遣,“事畢旋歸,置罷不常”。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正統後,邊備廢弛,聲威不振”。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北疆邊防政策徹底淪為被動防守。儘管有景泰時期相比較洪武永樂的小修小補,但也無力改變“邊境之禍遂與明朝終始雲”了。

到成化、弘治時期,“守為長策”的北疆軍事策略得到進一步確立並延續,大規模的修築邊牆以宣大為中心展開。作為京師左翼的大同鎮頻頻遭到襲擾,除卻專門操持火器的神機營駐紮大同鎮城外,還整頓並擴充兵馬,使之“馬至萬五千,精卒數萬,大同兵遂為天下最”。在餘子俊的主持下,以邊牆、營堡、城寨、墩臺的結合,首度構築了大同鎮大小邊兩道立體長城防禦體系。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進入嘉靖時期的大明王朝因“大禮議”使得北疆軍事策略並無明確策略,在“閉關絕貢”的政策下,“欲守無力,欲戰不能”,“戰無守策,專事矇蔽”。

大同鎮“無歲不為戰場”,“晉北沿邊侵擾吃緊,雲中、應、朔之區時時備虜”。伴隨著蒙古騎兵南下擄掠的頻率,“倚牆固守”的長城防禦體系毀而復修,修而復毀,大同鎮的長城防禦體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翁萬達所主導構築的長城防禦體系“牆堞近遠,壕塹深廣,曲盡其宜,宼乃不敢輕犯。牆內戍者得以暇耕牧”。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自嘉靖初年撤回監軍中官後,嘉靖十年(1531)將巡撫都御史由派遣性質於改為常設。形成總兵低於巡撫,巡撫受總督節制的權力結構。比如宣大總督總覽大同、宣府及山西三鎮,“總督主徵集官兵,指受方略;巡撫主督軍務,措置糧餉;總兵設法操練,親臨戰陣”,此三者節制又相互配合的權力結構一直維繫至明末。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大同李二口長城

隆慶五年(1571)“俺答封貢”達成和議後,“絕無一騎入擾”,“大同一鎮,得以晏然無事”。隨著北疆“東制西懷”的邊防策略,長城防禦體系的防禦重心向東轉移,原本作為軍事前沿的大同鎮開始轉變角色。隨著十餘處以供互市的開放,大同成為了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而婦女之美麗,什麼物之精好,皆邊塞之所無者。蓋市款既久,未經兵火故也”。

大同鎮“西起丫角山,東止陽和,邊長六百四十餘里”的立體長城防禦體系構築一直持續至萬曆年間得以大成,為大明王朝帶來了崩塌前的一絲安全感。終明一世,大同鎮在長城防禦體系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九邊重鎮之大同鎮

大同得勝堡

最後補充的是,進入清朝後,大同鎮的鎮戍體系遭到了瓦解。

順治六年(1649),大同鎮的鎮戍士卒改編為員額明確的綠營兵。

順治七年(1650),裁撤大同鎮轄區諸衛,同時裁撤的還有衛所官員及戍兵。

至雍正二年,“內地所有衛所,悉令歸併州縣”,軍堡由此轉為民堡,戍兵也隨之改為民籍。歷經幾番裁撤,實現了軍政分離。大同鎮明末的八萬餘駐軍,至乾隆年間時僅餘18687人了。

順治十七年(1660)時,“自西寧以抵宣大等處長城數千裡,皆頹敗已盡”,成為了大明王朝九邊重鎮大同最後的長城記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