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2022-09-21由 科普中醫知識 發表于 歷史

上熱下寒是現代人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其主要表現是熱證與寒證並存:常年上火,總是口腔潰瘍、舌瘡、慢性咽炎、失眠,同時又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在飲食上,這類人群也非常挑剔,吃點兒熱的就上火,吃點兒寒的就傷陽,只能吃溫的東西。中醫認為,上熱下寒其實有更確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熱”,或“陽不歸位”。《黃帝內經》裡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這句話指出“寒為熱病之因”,體內寒邪過盛,就會把陽氣排斥在外,陽氣上浮外散,就會表現為上部熱象,人就會出現上火症狀。也就是說,體寒是上火的根源!平常的時候可以多運動,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讓自己身體保持活力。另外還可以透過飲食進行調整,上熱下寒大多數都是氣血不通暢導致的,平常可以多吃一些紅豆、桂圓之類的。另外還要保持自己的心態平衡,平和的心態也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

1、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一般就是指的上火,像是長痘痘、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下寒一般指的就是痛經、手腳冰涼一類的。這種情況在夏天是最常見的,這個時候人們的飲食不太注意,喜歡吃一些冰淇淋、冰西瓜之類的。另外還有就是飲食不規律,導致身體消化不良。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人們的腸胃就會出現問題,出現一些口腔疾病之類的。雖然出現上火,但是身體還是比較虛弱的,手腳比較容易出汗,會感覺很涼。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2、上熱下寒,怎麼形成的?

陽主升,陰主降。但是,如果陽一直在上,陰一直在下,就是陰陽分離,說明陰陽二者沒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無法構成對立制約、互根互用的關係,二者之間都沒有互動了,當然不會產生任何關係、任何變化。反之,只有陽在下,自下而升,陰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發生關聯,有了關聯才能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這才叫“陰陽交感”。所以,人體的最佳狀態是陰在上陽在下,你顛倒了,就會上熱下寒。那麼,為什麼陰陽會顛倒呢?中醫認為,心主火,位居人體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陽;腎主水,位居人體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濟,體內氣血陰陽就無法迴圈正常,陰陽就顛倒了。

中醫常說一句話: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現代人中,“上火下寒”的人比比皆是,那麼他們都有哪些症狀呢?簡而言之,就是又上火又怕冷。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1火往上走——上火上半身上火:面部爆痘、臉色發紅、目赤目癢、口腔潰瘍、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淋巴結腫大、頭熱頭脹、煩躁易怒,吃點熱性食物就難受。

2寒往下沉——下寒下半身虛寒:小腹冷痛、腹脹腹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下肢冰涼、雙腳發麻、大便稀爛不成形。

觀察舌象,這類人大多舌尖發紅,舌根發白——這是“上火下寒”的典型表徵!

打通三焦,重於打通任何一條經絡

上文中,一下出現了3個名詞:上焦、中焦、下焦,它們合稱“三焦”。

三焦是六腑之一,屬臟腑中最大的腑。

“腑”是幹嘛用的?這得跟“髒”合起來講——髒“藏精氣而不瀉”,腑“傳化物而不藏”,“傳化物”就是運輸和轉化的意思。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所以,六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呈管道形,不能被堵死,否則運輸和轉化就沒法實現了。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胞宮等。其中,按部位來說,肝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而和腎一同劃歸下焦。

看到這裡,明白了嗎?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三焦就是人體軀幹的一個大通道。經絡主要在四肢上走,好比雙向兩車道,而三焦在軀幹上走,上面包括了絕大多數的經絡,好比雙向八車道。故而,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條經絡都重要。

三為什麼“中焦不通,上火下寒”?

上中下三焦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如下: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上焦如霧:上焦心肺主宣發衛氣,敷布精微,猶如霧露瀰漫之狀,灌溉溫養全身臟腑組織,故又稱“上焦主納”;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中焦如漚: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化生氣血,並透過脾升清轉輸,將水谷精微上輸於心肺以濡養周身,故又稱“中焦主化”;

下焦如瀆:下焦主分清泌濁、傳導糟粕、排洩二便,故又稱“下焦主出”。

在人體圓運動中,需要火從上往下降,以溫煦腎水,同時,需要水從下往上升,以滋養心火。火本來是往上升的,水本來是往下沉的,因此要想火降水升,就必須有一個力量來推動,這個力量就是中氣,它是氣機升降的關鍵。

中氣由脾胃所生,脾胃功能弱,則中氣不足,氣路不通,火就降不來,就會“上火”,同時腎水得不到火的溫煦,就升不上去,就會“下寒”。也就是說,脾胃強,則中氣足,則中焦通,則上下焦貫通,氣血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

所以,回到本文開頭,當一個人有了“上火下寒”的症狀,或因中焦不能交通導致上下焦出了問題時,中醫多半會建議他從中焦治療,重在調脾胃。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中焦不通,如何解決?中焦不通重在調脾胃,目的有二:一是,讓脾胃升降正常(解決“氣機不通”),二是,將中焦溼氣祛除(解決“中焦溼阻”)。

這時就要艾灸出場了,一方面,它可以調脾胃以暢中氣;另一方面,它可以補陽氣以除溼邪。這樣一來,上中下焦一氣貫通,身體的“交通堵塞”解決了,水火既濟,也就不會“上火下寒”了。

一般而言,可以艾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穴,脾氣虛,可加灸氣海;脾溼重,可加灸陰陵泉、豐隆、解溪。

需要注意的是,中焦不通的人灸後極易上火,建議用2種方法解決:

第1種:引火歸元

這是多數人習慣用的方法,主要透過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來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湧泉等。

口腔上火,下身又怕冷,上熱下寒,這身體到底是怎麼啦?

其中,湧泉應當放在最後灸且不可缺少,這樣才算徹底完成“引火歸元”的過程。

此外,建議在艾灸前用熱水泡腳,腿部暖了,經絡通了,上焦的火就下來了。邊泡腳邊搓後腰,效果更佳。

第2種:重灸關元

人體陰陽升降有其固定規律,若元氣足夠充足,陰陽就會規律執行,該升則升,該降則降。而關元為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灸之可補充元氣,讓真元恢復“藏而不洩”的功能,主動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上火症狀就會逐漸消失。此時,若能將關元和中脘一起艾灸,上下聯動,效果更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