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三農”未來

2022-05-18由 原味農經 發表于 歷史

“三農”問題是推進共同富裕的短板,也是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短腿,還是構建新型城鄉關係、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短處。“三農”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國家正在舉全社會之力扶持和發展農業、振興鄉村、城鎮化轉移農民,以透過鄉村產業振興、生態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和治理振興來實現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現代化農業農村農民建設和發展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職業化是重要的路徑和抓手。

1、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是與傳統農業相對而言的。傳統農業主要體現在生產工具的人力、畜力化、生產關係的社群化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低層級化。我國傳統農業有著5000年的歷史,但刀耕火種、肩挑背扛的生產方式基本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而現代農業是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以機械化、工業化和資訊化及數字化為依託,以土地、資金和勞動力的最佳化配置為手段,以科技為支撐,以效益為導向的新型生產、管理和經營方式。

中國農業發展應以現代農業為方向。為此,就要在堅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長久不變的基礎上,透過交換、轉包、出租等方式打破現有農業經營規模的細碎化;在此基礎上透過高標準永久性基本農田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田成方、路成行、旱能灌、澇能排“,既保障對自然災害抵禦能力的提升,又為採用機械化生產透過條件。除此外,還要加大包括種子在內的農業科技的投入,透過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率和農業科技貢獻率來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尤其在數字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是要更新農業發展方式和生產、組織和銷售模式,透過數字技術縮短銷售鏈、延長價值鏈。

2、農村城鎮化

農村城鎮化是就農村生產、生活以及休閒和娛樂方式而言的,尤其是教育、醫療以及養老等短板問題,農村要透過經濟發展以及國家扶持予以彌補和縮短。農村城鎮化並不是要把城鎮建設的做法引入農村,而是在保持農村特色的前提下,加大農村居民點的適度集中,以為解決農村道路、燃氣、用電、網路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養老設施供給便利化。

這就需要政府在統籌城鄉生產生活空間規劃的基礎上,均衡城鄉公共資源配置,讓農民能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足不出戶或者就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3、農民職業化

“三農”問題的難點是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的關鍵又在於如何實現農民職業化。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從事非農行業,而留在農村的“386199”(婦女、兒童和老人)效率較低。農業效率低、農民收入少是很多人脫離農業、不願意留在農村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隨著老齡化趨勢的越來越嚴重,引發了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只有將農民職業化,才能讓農民和其他行業的就業人員一樣能享有社會保障、必要的收入水平和城鄉一致的退休制度。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三農”未來

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三農”未來

農村城鎮化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三農”未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