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2022-03-31由 搜世界精選 發表于 歷史

近年來生態環境惡化對人類不良影響的表現越來越明顯,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入以保護越來越脆弱的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我國政府提出了 2020 年全國森林覆蓋率從目前的 20%增加到 23%,205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 26%以上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九部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提出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良好的文明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為貢獻”。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從2005年以來,我國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優良天數比例明顯提高,主要汙染物大幅下降。工業汙染可以關閉汙染企業,而農業汙染、特別是水質汙染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各地水源地水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保護水源刻不容緩。

一、我國農業面源汙染的現狀

農業面源汙染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是我國水體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201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國控斷面中,I類水質斷面僅佔2。8%,Ⅲ類以下水質斷面佔71。2%,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總磷。全國62個重點湖泊中三類水質以下水質湖泊38個,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其中太湖為輕度富營養狀態,巢湖為輕度富營養狀態,滇池為中度富營養狀。然而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與農業面源汙染相關。

農業部2010年公佈的《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也顯示全國農業面源汙染物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非常之大。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中農業源普查物件共2899638個,佔總數的48。93%,其中畜禽養殖業1963624個,水產養殖業883891個,典型地區(指巢湖、太湖、滇池和三峽庫區4個流域)農村生活源13884個。普查結果顯示,農業汙染源COD、TNTP排放量分別佔總量的43。71%、57。19%、67。27%,其中種植業總氮流失量15978萬噸,總磷流失量1087萬噸;畜禽養殖業排放汙水中包含化學需氧量126826萬噸,總磷16。04萬噸,總氮102。48萬噸:水產養殖業排放汙水中包含化學需氧量55。83萬噸,總磷156萬噸,總氮8。21萬噸。普查結果進一步證實了我國農業面源汙染形勢之嚴峻。

二、農業面源汙染的主要危害

1、汙染土壤,危及糧食與蔬菜安全

農業源導致的土壤汙染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病原體汙染,主要是由人畜的排洩物、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導致的,被病原體汙染的土壤會傳播疾病,直接危害居民健康;另一方面是有毒物質汙染,主要是由於過度施用農藥、化肥、使用農膜等不恰當的耕作措施導致的。土壤汙染的農田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可能導致生產的糧食、蔬菜中農藥、重金屬、化學激素和其他有毒物質超標,危害人體健康。

2、農業面源汙染的經濟危害

農業面源汙染因其汙染的分散性和廣泛性,每年都會造成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主要包括由於水體和土壤的汙染造成對種植業、漁業和畜牧業的經濟損失,以及土壤營養物質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我國雖然沒有全國性的農業面源汙染經濟損失研究,但部分學者對區域性的農業面源汙染經濟損失進行了估算。鮑秋萍利用Johnes輸出係數模型對2010年福建省農業面源汙染TN、TP流失的損失進行估算,總損失約為73。323億元,其中畜禽養殖汙染物流失損失最大,約合人民幣42。109億元,農村生活流失損失次之,約合人民幣18855億元。

3、農業也是排碳大戶:為了養活全球70多億人口,人類依靠有上百年曆史的哈伯—博世工藝將空氣中的氮和天然氣中的甲烷轉化為氨,後者是製造化肥的原始材料。但是這一過程每年排放了超過4。5億噸的二氧化碳,約佔人類碳排放總量的1%,比任何其他工業化學反應的碳排放量都要多。化肥和農藥的碳排放可想而知!

三、農業非點源汙染的主要汙染物:

氮、磷、農藥(有機氯、有機磷)、沉積物、抗生素等。。。。

①汙染物具有溶解性:氮(氨氮、銨氮、 硝態氮、有機氮)、磷(無機磷和有機磷) 農藥等可溶於水,其主要以水為載體,透過徑流、淋溶、下滲和側滲等途徑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從而對水體造成汙染。

②汙染物能被土壤顆粒吸附:氮(氨氮 ,銨氮,硝態氮、有機氮)、磷(無機磷和有機磷)、農藥等被土壤顆粒物吸附,透過土 壤流失隨徑流遷移至水體,汙染水體。通常 土壤對無機磷酸鹽吸附能力較強。

③部分汙染物具有揮發性:氨氨、農藥等具有揮發性,可透過揮發進入大氣,隨後透過乾溼沉降進入水體,從而對水體造成汙染。

四、農業汙染及其入侵人機體的途徑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農業汙染及其入侵人機體的途徑

案例一:

化肥的過量使用會造成土壤的酸化,進而會誘發土壤重金屬離子活性的提高。資料顯示,土壤PH值每下降一個單位,重金屬鎘的活性就會提升100倍,增加骨痛病等疑難病症的患病風險。

案例二:因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禁用了DDT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案例三、根據有關資料提供的資訊

一天吃一個蘋果嗎?除非是有機的,否則你吃的蘋果可能用100種化學品噴了至少40次。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五、如何減少農業汙染

為遏制農業面源汙染擴大趨勢,2015年農業部發布了《關於打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意見》就防治農業面源汙染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意見指出:我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汙染和內源性汙染的雙重壓力,已成為制約農業健康發展的瓶頸約束。一方面,工業和城市汙染向農業農村轉移排放,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令人堪憂;另一方面,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導致農業面源汙染日益嚴重,加劇了土壤和水體汙染風險。

在碳中和和碳達峰方面,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將有效降低碳排放。

五、我們倡議,我們實踐:

18億畝農田需要我們的保護,每畝地少用一斤農藥,可以減少85萬噸農藥汙染

如果我們每畝地少用一公斤化肥,可以減少180萬噸化肥汙染

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年消費一公斤有機米,可以保護470萬畝可永久耕作的良田。

我們實踐:

1、中國阿郎自然農耕技術“不打藥,不施肥,不除草,地連做,自留種”。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有效降低農藥化肥排放

2、清溪白樺,是唯一一種可以在全國種植的白樺,不用打藥,不用施肥,生長茂盛,形態優美,它的特性,使得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保護環境。若是樹木生長旺季,一公頃的闊葉林,每天能吸收1噸二氧化碳,製造生產出750公斤氧氣。

一棵50年的樹生態價值:

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除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解決鄉村、水源地及湖泊周邊的水資源保護問題;閉環產業鏈,可以助力鄉村振興。

六、保護從江河湖泊做起

1、京杭運河、海河流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及其淡水湖區域,將自然農法樹木種植在水源地的溼地公園,在沿岸鄉村打造自然農耕示範區,嚴格遵循自然農耕五原則的種植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從根本上保護土地、水、空氣!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2、打造乾淨純美的溼地公園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3、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和碳中和

自然農耕和白樺林產業閉環打造

A、產業化主題,閉環設計:

1、白樺林+水源保護+優美環境打造+露營地+鄉村=婚禮度假小鎮

2、自然農耕+純淨的食物+素食+民宿=自然農耕度假小鎮

3、花卉+穠花莊園+花卉火鍋=花卉美食養生領地

B、品牌:

阿郎自然農耕、鉑思愛穠、穠花莊園、花卉火鍋、青社

C、目的:

1、使用自然農耕方法,打造乾淨純美的鄉村及康養度假目的地

2、吸引高階養生人群入住,打造高階養生淨土。

3、改善鄉村居住生活環境,減少因病返貧。

D、合作方式:規劃設計建設運營

E、建設與回收週期:3-5年

4、文旅專案差異化配套

清溪白樺孤植,群植,植於池畔、庭園、草坪,作行道樹或是做城市園林景觀具有不同魅力

為房車營地、帳篷營地、婚慶基地、各種題文旅小鎮進行園林景觀配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