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翻閱2021#有一種痛心叫國寶流失,有一種疾首叫無能為力

2022-03-26由 胡不騎射 發表于 歷史

有一種痛心叫國寶流失,有一種疾首叫無能為力,如今中國的實力位居世界第二,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可是,在談到歷史的時候,國人都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尤其是在國外,面對琳琅滿目、多姿多彩的中國流失文物,悲愴的複雜心情油然而生。

#翻閱2021#有一種痛心叫國寶流失,有一種疾首叫無能為力

日本作家富田升寫的這本《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最近在國內比較熱,一方面是書的品質不錯,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另一方面,又重新泛起讀者複雜的情緒,包括憤怒和臉紅。一開始,你以為這是一本中國流失的重要國寶的目錄,但是作者的著眼點,並沒有放在獵奇上,而是以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古董商為例,展示了在1860年前後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時期,中國的文物是怎麼流失的。

咋一看你會覺得,不就是搶嘛。記得在《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英法聯軍搶來瓷器、青銅器等文物後,擺臨時跳蚤市場進行拍賣,反正這些大件啥的都不方便帶回去,直接變現即可。而在《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的介紹中,這種透過古玩集市交易的方式屢見不見。除了侵略者,一些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也趁火打劫撈取不義之財,例如著名的英國記者莫理循,你以為他“鐵肩擔道義”,實際就是道貌岸然偽君子一枚。

看到這種禽獸行為,你不得不佩服這些“文明人”玩雙標之嫻熟,一方面蔑視中國的落後,以“文明普及者”自居,一方面恨不得中國永久落後,堪稱又當又立的鼻祖。另一方面,古玩集市的出現,給中國的文物流失蒙上了一層“合法性”,表示文物不是掠奪的,是透過合法交易完成的,是市場行為,是正大光明的。

可問題是,利益既得者的話,您信嗎?三歲的娃娃抱著金磚逛街,最後金磚到了你手上,你敢說手段都是正當的嗎,自說自話,誰信?這麼說不是質疑富田升寫的這本書,而是書的背後,表達了很多人對於侵華的歷史的態度,那就是“歷史已經這樣了,就接受現實吧”。

不得不說,戰爭也是一種“交流”的手段,非常規的方式總比常規的方式粗暴猛烈得多,確實能在短時間內讓更多的“歪果仁”見到更多的中國器物,也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中國文化。作者富田升在《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中國的國寶透過日本古董商這個“中介”,是如何在西方“開花結果”興起“中國熱”的,表示中華文明的獨特審美正是在日本商人的努力下,才逐漸被西方所重視的。

這種想法不能說沒道理,可問題是,文物,得和相應的環境在一起,才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國寶離開了中國這片土地,相當於無根之水,你只看到了器物,但文化的感悟卻大大降低。這也是我不喜歡西方人掛在嘴邊的“掠奪等於保護”這種強調的原因,中國的文物進了盧浮宮,就只能變成擺設了,西方人是體會不到這些文物同中國人文化上的血脈聯絡的。

再怎麼痛心疾首,也得面對現實。這本書告誡我們,只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才能杜絕國寶的流失。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指南,給了我們爭取國寶迴歸的勇氣。希望這些國寶能早日回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