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2022-03-25由 海啟星 發表于 歷史

今年全國兩會上,我國承諾將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由此,一個長達40年的綠色產業新風口已經噴薄欲出。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不僅是中國,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碳中和轉化為國家戰略,當前全球已有110多個國家相繼承諾碳中和目標。社會各界都早已開始行動起來,為構建未來的“零碳”社會出謀劃策。全球可持續發展需要碳中和的支撐。

科技企業助力碳中和

所謂碳中和,是指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聯合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後,大眾將視野聚焦於發電、石化、鋼鐵冶煉等碳密集型產業,能源電力行業成為碳中和的主力軍。能源系統改革、高碳產業轉型等,成為碳中和事業的焦點。

但要完成以上課題,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領頭者——科技企業顯然是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億歐智庫《2021中國科技企業碳中和責任研究報告》指出,科技企業對於碳中和的貢獻巨大,科技企業幫助社會減少的碳排放量是其自身碳排放量的10倍之多。另一方面,科技企業在碳中和事業中扮演重要作用。科技企業在碳中和事業中的作用主要集中於產業端和公眾端,對其有控排、減排、正向引導等積極作用。

新興科技企業中多為發展前沿技術的科技企業,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與科技創新能力,在實現自身低碳、零碳發展的同時,有能力助力其他行業增效降本。

增強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除了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外,還有一個重要途徑是增加碳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在海洋碳匯中,海草床、紅樹林、鹽沼三大海岸帶生態系統對於固碳釋氧、緩衝氣候變化影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三大生態系統的國家之一,廣闊的濱海溼地為發展我國海洋碳匯提供了空間。受全球變化、海平面升高、入海河流變化、人類活動等影響,三大生態系統始終處於持續的演變過程中,資源退化嚴重。

面對溼地面積萎縮、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海啟星依託科技力量,透過調查、監測、分析與研究,結合衛星遙感、三維視覺化、數值模擬等技術,開展溼地監測識別、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以及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工作,助力生態系統固碳能力提升,促進海岸帶生態功能的修復和恢復,提高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基於多時相遙感技術對溼地進行識別,可獲取不同型別的溼地資訊,監測近10年-20年間溼地的動態變化,分析其變化特徵,為溼地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碳中和行動|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海啟星科技助力碳中和

紅樹林修復方案

下一步,海啟星繼續加強科技支撐,增強生態系統監測評估能力,構建面向碳中和的生態修復核心技術研究,開展紅樹林等生態系統長期動態監測,豐富生態系統碳通量監測、碳迴圈模擬等內容,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海啟星力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