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2022-03-23由 閒看煙雨散 發表于 歷史

國人對宋朝的瞭解在於軍事上不夠強悍,以至於到後來疆土越來越少,連連吃敗仗,而後人更是喜歡把唐朝時期的軍事力量跟宋朝對比,就有了“強唐弱宋”的說法。

然而,歷史上不管哪個帝國都存在過巔峰期和衰弱期,如果沒有唐朝的沒落,也不會有宋朝的出現。唐朝時期因為長期容忍外族的發展,導致來自北方的外來民族,如沙陀、突厥、回鶻、鮮卑等都搬遷到了長城以內,甚至有些少數民族更是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漢人最後只能統治黃河以北的一小塊區域。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經被異族統治的大部分疆土最後是由宋朝收復回來的,雖然長城內的十六州還是被外族控制著,長達4個世紀。

宋朝開國之初,軍事實力十分強悍

曾經輝煌一時的遼國在唐朝之後活躍了有半個世紀,在這期間慢慢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宋朝建立前,吳越、北漢一度都臣服於遼國,但宋朝依然在南北夾擊的情況下,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唐軍一百多年都沒完成的任務,消滅了割據勢力,統一中國。

如果宋軍初期的軍事實力軟弱,那麼高麗、女真和党項也不會臣服於大宋。而宋朝初期的軍事力量強悍主要源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文治武功,因為他出身將領,自然就更傾向於實際技術和科技類的發展。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在他稱帝后,對儒家典籍只是偶爾探討,更喜歡親自出題科考或親臨造船務、監督水戰、整飭軍政等等,趙匡胤十分重視軍事歷史的建設,在《夢溪筆談》記載中還專門比較過歷代弓的強度,得出的結論是,宋初計程車兵膂力比漢唐時的要高。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真宗親征契丹於澶淵,士氣高漲的宋軍連著打了幾次勝仗,遼軍統帥蕭撻覽不幸中箭而亡,遼國蕭太后傷心過度,輟朝五日。蕭撻覽死後,契丹軍中士氣大減,無奈想要求和。後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口,士兵大呼萬歲,聲響數十里,遼軍見聞士氣更加低落,最後“

契丹使姚東之來獻御衣、食物

”,請求議和。

從上述來看,宋朝時期的軍事力量從沒懦弱過。相反的,宋朝當時的軍事力量有效地鎮住了周邊的少數民族,而契丹也在這次戰鬥中不得不與宋朝議和,以換來以後的和平共存。

“澶淵之盟”的積極意義:軟實力崛起的體現

大宋這場仗勝了,並與遼國簽下了“澶淵之盟”,宋朝佔有遼國的瀛州和莫州兩個地方,但宋朝同意每年給遼國10萬兩白銀和絹20萬匹,加起來是30萬貫。

為什麼大宋贏了這場戰鬥,反而還要給遼國每年30萬貫的錢呢?

其實,當時的北宋政府每年平均收入在10000萬貫左右,區區的30萬對宋朝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在給遼國這筆錢的後面有著更深的意義。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澶淵之盟”的簽訂使得宋遼兩國進入了100多年的蜜月期,中國的北方也由此安定,兩國民族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得到了發展。宋朝開國之初,百業待興,國家和百姓都需要發展,長期的戰鬥必定民不聊生,而解決了遼國這個最大的宋朝威脅後,周邊的小民族並不值得一提。

在宋遼兩國和平發展期間,契丹人的文化、經濟和科技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中原王朝,有著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而這種文化的輸出和宋朝經濟的發展,正是軟實力逐步崛起的體現。

當遼國收到宋仁宗去世的訃告時,“

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也為宋仁宗的去世而悲傷痛苦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

北宋虧消遣而換來長期的和平發展,使得宋朝的商業、經濟、科技、技術和文化等都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國家富強、海內昇平,全國上下熱情高漲,周邊的少數民族也在拼命的吸收中原文化,並以學習中原文化為榮。

生於富強,死於安逸

公元1040年,范仲淹掛帥到陝北,多次打退了西夏軍,讓西夏從此再也不敢冒犯中原,而范仲淹的原則是“有征無戰,不殺非辜”。他主動引薦親近羌族首領加強睦鄰友好,致使“諸羌皆受命,自是始為漢用矣”,范仲淹也因此受羌族人民的愛戴,而這也是國家軟實力方面的體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根據史書記載,當羌人得知范仲淹去世的訊息時全都嚎啕大哭。北宋政府向西開疆擴土三千多里,歸附的藏族有二十萬多人,並實行屯田,分給歸附的藏族田地耕種,而這些歸附的藏族被稱為熟戶。

宋朝時期對遼國、西夏的戰爭沒有舉全國之兵,而是儘量的利用安撫政策,是因為吸取了漢武帝和隋煬帝的教訓。宋朝懂得,戰爭侵略得到的永遠比不過自己創造的更多,而開明的政策使得國家沒有戰爭的侵擾,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這就使得宋朝百姓可以生活在富強安逸的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家收入增加,文化、科技、經濟等不斷提升,軟實力在不斷的加強中。如果說秦亡於苛政、漢亡於戰亂、隋亡於兵役,唐亡於割據,那麼宋就是亡於安逸。宋朝可以說,就是生在富強,死於安逸。

軟實力增長,堅持募兵制

不管是宋前後的朝代,宋朝是唯一堅持募兵制的。所謂的募兵制就是當兵並非強制,你願意來就來,不願來也不強拉你當兵,並且你想當兵國家是給你錢的,這在別的朝代是看不到的。

而宋朝因為是募兵制,所以招募的都是僱傭兵,這些士兵的薪水非常高,但對於富裕的宋朝來說,這根本不是事。而後來的學者認為招募的僱傭兵戰鬥力不堪導致宋朝整體作戰不行,也就是所謂的“冗兵”和“積貧”,但事實上宋朝的“積貧”是內定的民主開明國策的結果,跟募兵制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這並非是外敵壓力所致。過於民主的政策和長期富裕安逸的生活才是宋軍戰鬥力低迷的原因。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各個朝代在對抗周邊國家和民族時,都建立長城來預防,比如先秦時期諸侯國的小長城,到秦國統一後的萬里長城,再到漢唐時期也是如此。而宋朝在缺乏長城防禦設施的情況下,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堅持國富民強三百多年,這不能說宋朝弱。

宋朝的總兵力超過遼、金、蒙等國家,但機動兵力和一線兵力卻比不過其他國家,因為有太多的土地和財富需要被保護,而缺少機動性的原因,導致即便士兵多,但無法快速增援戰場。因此,宋朝的戰爭成本要比其他國家高出太多,這就讓人認為宋朝太弱,無力對抗周邊國家。

疆土雖然收縮,文化卻不斷擴張

宋朝到後期的軍事力量開始處於低迷狀態,但它的經濟和文化卻嚴重影響了周邊國家,使得他們一直以能學習漢文化為傲,這在不經意間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龍川略志》記載:“

燕人有梁濟世為雄州碟者,嘗以詩書教契丹公卿子弟

”。遼國在吸收漢文化後,慢慢的廢除了奴隸制度和歧視漢人的政策,到遼道宗耶律洪基時甚至寫下:“

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

”。當時蘇東坡有可能今天剛在大宋出版了新書,明天在遼國的街上就能買到,遭人瘋搶。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除了遼國外,金國更是對宋朝文化崇拜的痴狂,金不但皇宮完全仿照汴梁的皇宮建造,甚至是皇帝和官員的衣服都與宋朝的一模一樣。金主親自進行祭祀孔子,自天文佔測至編制歷日和宮廷音樂等,金人更是全部效仿宋朝的。

另外,經過的印製錢幣也是如此,從金朝遺留下來金錢來看,上面的漢字就是典型的中國式銅幣,從留存至今的盧溝橋和建築風格和技術來看,金人當時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金人掠奪吸取並學習了兩大的宋朝文化和財富,繼而讓它從落後鬱悶的原始社會不如到了封建文明社會,到金國滅亡前期,其文明程度跟南宋已經相差無幾了。

我為何不承認“弱宋”的說法?且看宋朝硬實力走下坡,軟實力崛起

金國皇宮復原圖

軟實力的崛起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這樣宋朝的影響是一樣的。金國成為宋朝之後當時世界上第二大富強的國家後,金人也在富裕的生活中失去了曾經強悍的戰鬥力,這就與宋朝一樣沒有居安思危的防備心理。

而宋朝的文明不光只是影響了周邊的顧家,在當時的朝鮮和日本對宋朝的文化更是痴迷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在《人類與大地母親》一書中說到:“10世紀、11世紀、12世紀的後起蠻族,也被中國文明吸引”,在宋朝後來一直收縮的疆土中,雖然讓人憤恨統治者的無能,但又不得不說,中國文明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是一種變相的擴張,這正是軟實力崛起帶來的文化入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