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老年人走路乏力?或許是因為血管不通

2022-03-15由 血管修理工黃智勇 發表于 歷史

很多人在年紀大了之後,出現了一些走路乏力的症狀,走上一截路就開始覺得腿疼走不動,嚴重情況下根本走不了路。

很多老年人都覺得,年紀大了腿腳不便是正常的,往往不會在意。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簡單的“腿腳不便”有時候可不是骨骼關節正常退化,而是一種可以造成嚴重後果的疾病——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所導致的。

什麼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是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動脈的表現,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下肢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從而引起肢體缺血癥狀的慢性疾病。

在我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率約10%。隨著年齡的增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7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在15%~20%。

為什麼會發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動脈血管會逐漸硬化,失去彈性。

動脈硬化會導致血管狹窄,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從而引起下肢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運動後的缺血癥狀。

同時,血流不暢還會導致代謝產物難以被血液帶走,在區域性累積,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引起疼痛、痙攣等症狀。

動脈硬化的發生原因則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老年人常見病

有關,而這些疾病的發生與

年齡、肥胖、遺傳

等因素有關。

另外,

菸草

中的很多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所以發生動脈硬化也與吸菸有關。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會導致哪些症狀?

按照病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可分為I期-IV期,每期症狀不同。

Ⅰ期 輕微症狀期

在這個時期,多數病人無症狀或者出現怕冷、行走易疲勞等輕微症狀。

Ⅱ期 間歇性跛行期

間歇性跛行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特徵性表現,表現為運動後誘發疼痛、痙攣、行走不便等症狀,在短暫休息後緩解。

Ⅲ期 靜息痛期

在這一時期,病變動脈已經不能滿足下肢靜息狀態下的血供,休息時就會出現下肢缺血性疼痛,即靜息痛。夜間、平臥時更明顯。靜息痛是發生壞疽的前兆。

IV期 潰瘍和壞疽期

在這一時期,患者肢體已經嚴重缺血,會出現肢端潰瘍,其至發生肢體壞疽。部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還可以伴隨下肢缺血性神經麻木症狀。

當老年人出現下肢怕冷、行走易疲勞等症狀時,要警惕下肢動脈閉塞的發生。尤其是當已經出現間歇性跛行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如何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主要包括兩大類,

一是藥物治療,二是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主要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降糖藥物、降壓藥物、他汀類藥物等,改善血液高凝狀態,降低血糖血壓血脂。

如果患者下肢動脈堵塞非常嚴重,出現影響生活質量的間歇性跛行、靜息痛、下肢潰瘍和壞疽等,就需要積極採取手術治療了。

手術方法

包括血管成形術、動脈內膜剝脫術等,當下肢出現大面積壞疽,則需進行截肢手術。

另外,除了藥物和手術治療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患者還需要

改善生活方式

,戒菸限酒、適當鍛鍊,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

總之,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一種能夠導致老年人走路乏力,腿腳不便的疾病之一,發生相關症狀要引起警惕,千萬不要因為大意而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