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微說春秋——白話春秋史連載.59. 楚文王之死

2022-03-15由 亦微說 發表于 歷史

上一節咱們講到,齊國趁著風頭正盛之機,教訓了不老實的鄭國和魯國,自此,中原一帶的主流諸侯國,全都歸於齊國的宇下,齊桓公霸主的位置,是越坐越穩了。

幾乎就在同一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事兒,對齊國來說,也算是件好事兒。怎麼了?楚文王去世了。

當時,真正能夠和齊國抗衡的,也就是楚國了。文王自打即位以來,一向非常強悍,假如沒死,齊楚兩強早晚會碰出火花。文王去世後,楚國發生內亂,一時間無暇它顧,這對桓公的霸業,不能不說是一大利好。

文王自打即位以來,作風一向強悍,假如沒死,齊楚兩強早晚會碰出火花。文王去世後,楚國發生內亂,一時間無暇它顧,這對於齊國的霸業,不能不說是一大利好。

楚文王死於公元前675年,也正是齊宋陳三國聯軍攻打魯國(見連載第57篇)的同年。和他的父親楚武王一樣,文王也是死在出徵的路上。

楚武王的時候,楚國滅掉了旁邊的小國權國。之後,楚武王就把權國故地改設為縣,並讓楚國貴族鬥緡(

mín)

去做那裡的長官。權縣,從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縣。沒想到,鬥緡卻利用這個地方,發動了叛亂。

後來,武王率軍包圍了權地,殺了鬥緡,然後就把權地的百姓,遷到了那處,並讓大夫閻敖負責管理。“那處”,地名,在今湖北荊門縣東南。

公元前676年,即周惠王元年,魯莊公18年,齊桓公10年,楚文王14年,楚國聯合巴國一起攻打申國。可是不知道怎麼搞得,楚軍的行動,莫名其妙地讓巴國人誤會了,以為楚國要對巴國下手,結果,巴國就背叛了楚國。

巴軍突然進攻那處,那處守將閻敖猝不及防,泅水逃命,以致巴師長驅直入,一度進逼楚國國都的大門——《左傳》:“及文王即位,與巴人伐申而驚其師。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取之,遂門於楚。閻敖遊湧而逸。” “湧”,河名,在今湖北監利縣東南。

閻敖丟了那處,還臨陣脫逃,這讓楚文王很惱火,就把閻敖殺了。這麼一來,閻敖的族人也背叛了楚國,冬天,巴國人勾結閻敖的族人,發動了進攻。

轉年春天,楚文王率軍禦敵,沒想到,吃了個大敗仗——《左傳》:“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敗於津。”“津”,地名,在今湖北江陵縣西南。

文王強悍了一輩子,卻讓巴國給痛扁了一頓,這可真是陰溝裡翻船。文王沒辦法,只好揮軍撤退,先回家躲躲吧。哪知道,到了家門口兒,守城門的官員,還不給開門。

楚王回家都不給開門啊?因為守門的這位爺啊,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這個人,叫鬻(

yù)

拳,時任楚國的大閽(

hūn),就是守城門的官兒。

鬻拳,楚國公族,一向就有強諫的名聲。曾經有一次,他因為某事勸諫楚文王,勸來勸去,文王就是不聽,結果這位爺急眼了,拔出兵刃威脅,文王嚇壞了,只好同意。

事後,鬻拳說,我威脅國君,罪不可赦啊,就把自己的雙腳給切了——《左傳》:“‘吾懼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刖”,就是砍腳。

文王知道他是個忠臣,並沒有怪罪他,任命他做大閽,還讓人們尊稱他為太伯。這回文王打了敗仗,不給開門的,還是這個鬻拳。

文王被逼無奈,就帶著人馬去攻打黃國。黃國是淮河水上游的一個小國,公族為嬴姓,疆域在今河南潢川縣。

伐黃之戰,楚國取得了勝利。楚軍在踖(

jí)

大敗黃師,為楚國,也為文王,挽回了面子。遺憾的是,回師的路上,文王在

湫地(

jiǎo)染上了疾病,六月十五日,就去世了。“

踖陵”,在今河南潢川縣。“湫”,楚地,在今湖北鍾祥縣西北。

文王死後,鬻拳把他安葬在夕室,然後,就自殺了。鬻拳這麼做,是因為對文王的死,感到內疚——要不是他不開門,文王就不會去伐黃了,也許文王就得不了病呢。“夕室”,楚王墓地名,今地名不知。

鬻拳死後,楚人把他葬在楚王地下宮的甬道前,意思是讓他在地下,繼續為楚王守衛大門。

文王去世之後,他和息媯的兒子熊(

gǔ)

即位。文王和息媯一共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就是這個熊傦,也叫莊敖(亦稱堵敖);次子,叫熊惲。

莊敖即位後,與弟弟產生矛盾,打算殺死熊惲。熊惲為了避禍,跑去了隨國。

公元前672年,即周惠王5年,魯莊公22年,齊桓公14年,熊惲在隨國的支援下,襲殺了莊敖。莊敖僅僅在位三年(史記稱五年),熊惲隨即成為楚國國君,就是著名的楚成王。

楚成王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國君,在位期間,先後滅掉了貳、弦、黃、英、夔(

kuí)

等諸多個小諸侯國,大大增加了楚國的版圖。也正是在楚成王時期,楚國與中原霸主齊國、晉國,發生了直接對抗,咱們後邊再講。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