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大運河(一)

2022-03-10由 蒲陽隨筆 發表于 歷史

《汴河懷古》

唐ž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大運河(一)

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由多個朝代所修建的多段人工河渠連通而成,最早的全國性大運河為隋唐大運河,改造後更名為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成形於東漢三國時期,興盛於隋唐時期,完善於蒙元時期,鼎盛於明清時期,衰敗於清末時期,歷經兩千餘年,是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豐碑,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

古時由於科技所限,物資運輸方式主要有:

陸路運輸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大運河(一)

古代陸路運輸示意圖

陸路運輸主要藉助人力以及牛馬等外力,這在平原地區相對容易,但在丘陵、山地等起伏較大地區,或者長遠距離運輸的情況下,損耗較大,成本較高,運輸量不僅小,運輸效率還很低,故而古時兵法道:“千里不運糧,百里不調草”。

水路運輸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大運河(一)

古代水路運輸示意圖

水路運輸主要藉助河流自身、風力、人力等多種方式,省力並且經濟,運輸量大,運輸效率高,其缺點就是依賴河流走向。考慮到運輸過程中自身消耗,水路運輸的效率大致相當於陸路運輸的二十倍,在長遠距離運輸上優勢更加明顯。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山脈眾多,地勢大致呈西高東低階梯狀,主要天然河流如黃河、淮河、長江、珠江、海河等均為自西向東流向,從商業貿易的角度考慮,若能將各河流連通、各水系流域串聯,將對南北商貿交流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此為經濟需求。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大運河(一)

中國主要河流及政治經濟中心變遷示意圖

隋唐時代以前,全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大都位於關中平原、中原地區等黃河流域,相距並不遙遠,故而在此時期人工運河的開鑿多源於軍事和區域經濟的需求。

隋唐時代之後,特別是南宋之後,經濟中心轉移至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則北移至農牧交界帶上的海河流域,使得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而政治中心離不開經濟中心大量財糧物資的供給,因此開鑿南北向人工運河,成為政治需求。

總而言之,人工運河可以滿足:

經濟需求

為商貿發展提供高效且經濟的運輸方式,同時為運河沿岸農田提供灌溉水源,促進了農業發展。

軍事需求

為軍事行動提供後勤保障,保證兵員裝備以及糧草持續供應。

政治需求

政治中心需要全國各地特別是經濟中心上繳的賦稅才能維持正常運轉和繁榮,古時上繳的賦稅大都為實物如糧食、布匹、特產等,水運將十分方便地將全國的物資輸送至首府,同時便捷的水道增強了首府與全國各地之間的控制和聯絡,促進了文化、人員等的交流與融合。

受限於古代科技水平和生產工具的落後,開鑿運河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處置不當,急功近利,輕則勞民傷財,重則國家動亂,同時人工運河的管理與維護仍然需要持續性的投入。簡而言之,開鑿人工運河是投入大,回報週期長,但是影響深遠的基礎性、系統性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未完待續。

宣告:本文所用底圖來自網路,如有侵犯,敬請告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