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徐福當年去何方?

2022-02-15由 慕容曉燕 發表于 歷史

中日關係是當前國際最重要的國家關係之一,它的變化時刻牽動著中日兩國人民的心聲。實際上,中日兩國在歷史上關係密切,恩怨情仇,錯綜複雜,其中源頭可追溯至秦朝的徐福東渡事件。關於這件事,歷來眾說紛紜,徐福是否有其人?徐福東渡是否去日本?徐福東渡路線為何?諸如此類,不枚勝舉。其他暫且不論,今天我們主要探索徐福是否到過日本這一問題。

關於徐福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史學宗師司馬遷,他在所著《史記·始皇本紀》中寫道:“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僊人。”這裡的“徐市”就是徐福。這件事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記載更詳細,說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取神異物,徐福回來後騙秦始皇說,他在蓬萊山見過海中大神,向其求取長生不老藥,但大神覺得攜帶的禮物不夠,要求用童男童女來換藥,秦始皇聽完非常高興,於是讓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百工和五穀再次入海換藥,結果徐福尋得一塊海島上的平原廣澤,定居稱王,再未回來。這就是徐福東渡故事的起源。此後,在中日兩國的記載中,便越來越明確地把徐福的去向與日本聯絡起來。

自司馬遷以後,歷代史書都有徐福東渡的記載,如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載:“秦始皇初並天下,甘心於神仙之道,遣徐福、韓終之屬,多齎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藥,因逃不還,天下怨恨。”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載:孫權“遣將軍衞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可見徐福東渡地在亶洲,而這個“亶洲”知否是日本,並不確定。唐朝李泰《括地誌》更明稱亶洲距中國大陸萬里;到此,人們對徐福可能去的三神山,還只是籠統地說它在“東海中”、“渤海中”,距中國萬里,還沒有說就是日本。

五代的後周時期,有位叫義楚的和尚,他在撰寫的《義楚六帖》中,根據後唐時期來華的日本僧人弘順的描述:“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第一次明確記載徐福到了日本。從此徐福東度日本之說,在中日兩國幾成定論,如宋代大詩人歐陽修的那首有名的《日本刀歌》,即肯定徐福到了日本,把手工藝傳給了日本人民,並說:“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嚴令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既然徐福帶往日本的“逸書百篇”不許傳中國,則歐陽修必定也是從來中國的日本人那裡聽說的。可見,在唐宋時期,徐福的傳說已在日本流傳很廣了。

日本的南北朝時期(相當於中國的元朝),一個名叫北島親房的武將寫了一本《神皇正統記》,也正式把徐福入日本求仙藥的事寫入史冊,明太祖朱元璋還曾和日本名僧絕海中津以徐福祠為題,作詩唱和,絕海寫道:“熊野峰前徐福祠,滿山藥草兩餘肥。只今海上波濤穩,萬里好風須早歸。”朱元璋則寫道:“熊野峰前血食祠,松根琥珀也應肥。當年徐福求仙藥,直到如今更不歸。”就這樣,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徐福東渡日本尋找仙藥的故事越來越廣泛、生動地在兩國傳播開來,在日本,徐福被尊為司農耕神、藥神等。

今天,除了在蓬萊山儲存著“秦福之墓”外,在新宮市還有“徐福祠”等遺址,每年八月的“徐福祭”是這裡隆重的傳統節日,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紀念這位對日本作出卓越貢獻的傳說人物。當地漁民每當捕獲巨鯨,也要在徐福基前供上鯨肉。據說當地還有些自稱是徐福後代的人,他們對徐福更是讚頌敬仰不已。又有人說,徐福是在佐賀縣佐賀郡諸富町的寺井津浮杯上岸的。至今,這兒還立著一塊寫有“徐福上陸地”的標註,人們還把徐福之靈尊為“金立神社”的祭神之一,稱他是“金立大權觀”,逢上天旱無雨,便向他乞求保佑。

日本史料記載,徐福到日本之後,向當地人傳授造紙、種植菸草技藝。事實上,當時秦始皇尚且每天看百斤重的竹簡,這時的日本,哪來的“徐福紙”?而菸草是十五世紀由哥倫布從美洲的印第安人那兒傳到歐洲,此後才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秦時的徐福不可能具有菸草知識。因此有學者認為徐福是虛構的,歷史上並無其人,原因有二:其一,日本的漢字是在公元三世紀傳入的,如果說徐福果真到了日本,為什麼當時沒有漢字傳入,而要遲至幾百年後才使用漢字?其二,根據《登州府志》的記載,秦徐福所謂的三神山“望之如雲,無至者”,這不過是山東半島特異的山嶽、島嶼等地理氣象造成的海市蜃樓,而不是遠離中國大陸、無法看到的日本國。因此,徐福到達日本之說以及由此引起的傳說,不過是日本當地僧人的偽造,以便進行迷信宣傳。

對徐福東渡日本持肯定態度的觀點大有佔上風的勢頭,但說法也頗不一致:有人說,雖然從漢到唐代,諸書對三神(或亶洲)所處的地理位置記載有所不同,但都肯定是在東海或渤海,距大陸約萬里左右,聯絡中國自古經朝鮮去日本的“左旋迴流”的天然航線,徐福到達日本之說是可信的;有人說,史書所載徐福要去的地方有三個特徵:(1)“平原廣澤”,即有較大的平原、湖泊;(2)人口眾多,僅徐福一行人即已繁衍出“數萬家”,(3)三國時常到浙江一槽貿易。在中國大陸之東具備這三個地理特徵的,只能是日本的本州,亶洲就是本州近畿以西的地方。

近年來,肯定者又提出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新看法;認為徐福就是日本傳說的開國天皇(神武皇帝),並利用兩國史籍和考古、地理學提出徐福與神武天皇“十大符合說”,詳細論證了這一觀點,其結論是:秦朝末年,徐福向海外大舉移民,建立了徐福王國,同日本天皇建國是同一時間,同一思想,同一制度,二人建國是同一事,同一人,神武天皇不過是徐福的後裔們在公元八世紀對徐的追諡。在“十大符合說”中的“愚民政策符合”一條中,針對否定者關於漢字傳入日本為何與徐福東渡不同時的詰難,指出徐福在日本稱王后,繼承了秦朝焚書坑儒的愚民之治,故雖用秦漢制度而不用中國文字語言。這種大膽新穎的說法,據說在日本也引起了轟動,儘管如此,反對者仍大有人在。

1982年,徐州師範學院羅其湘副教授在江蘇省贛榆縣考察時發現,有名叫“徐阜”的自然村,原名叫“徐福”,這引起了他的重視,於是結合在該縣的走訪調查,查徵有關歷史文獻,寫出了《秦代東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發現和考證》一文,確證徐福實有其人,其故址即今江蘇贛榆縣徐阜村一帶,並進一步論證,徐福東渡日本也實有其事,從而將有文字記載的中日兩國交往的起始年代從公元25-56年上溯到公元前210年。日本《朝日新聞》在報道這一研究成果時說,日本人民尊為司農耕神、醫藥神的徐福,確有其人其事,他是有史料記載的中國東渡日本的第一個使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