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長治武鄉棗糕

2022-02-15由 邦泰天譽劉經理 發表于 歷史

武鄉棗糕是山西省武鄉當地一種獨有的地方小吃,清到民國時期,曾蜚聲於幷州、平遙、太谷、潞安等地。棗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具有質軟、色黃、味甜之特點。用黃米麵、玉面和大紅棗和麵,使用傳統工藝方法蒸制而成。

長治武鄉棗糕

武鄉棗糕主要用料的黍米(即黃米,也叫軟米)和大紅棗製成的,秫米“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攣急”,殺瘡疥毒熱沁的功能。大紅棗“味甘、平,無毒”,有“潤心肺、止咳、解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的作用。所以久吃該糕不僅能解熱消毒,祛邪安中,對高血壓病也有一定療效。此品種曾載入《美食大典》。

武鄉棗糕是武鄉當地一種獨有的小吃,從清朝到民國時期,曾蜚聲於幷州、平遙、太谷、潞安等地,仔細算來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關於武鄉棗糕的來歷,在一些書籍記載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故事:相傳,從前有一座白雲寺,寺內住著十多個和尚,他們在白雲寺的周圍種了很多的棗樹、黍子、穀子、玉米、蔬菜。和尚們逢年過節常用黃米(黍子脫了殼的米)加大紅棗熬製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節,老方丈讓一位來自武鄉的小和尚到灶房燒煮米粥。做飯的過程中,小和尚用鐵匙攪粥,由於用力過大,把鍋磕出了一道紋,結果稀湯順著縫流走,稀粥變成了稠粥。誰知黃米粘性大,根本盛不出來,只好把它倒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塊兒讓大家吃。老和尚邊吃邊說:“這東西粘糊糊,黃澄澄,甜滋滋的,怪好吃哩。”其他和尚問:“這叫什麼飯?”“我看叫棗糕吧。”小和尚長大成人後,還俗回到老家武鄉,將製作黃米棗糕的技術傳給當地老百姓,之後又流傳到整個武鄉地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