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太玄經 集八

2022-02-12由 文學庫 發表于 歷史

襄陵許翰注

玄首都序

正文已在前,序不復重出。

玄象渾天,一陰一陽相 ,而參三之也。玄有三統,而中以一陽乘一統,生萬物焉。而方、州、部、家,皆有一有二有三,是謂三位疏成。曰陳其九九,以數生者。九營周流有虛,設闢以疏,生生而無已也。贊上群綱,首辭也。乃綜乎名,系玄姓也。

玄首

首文各散在經下,不復重出。

《易》之分卦御歷,爻直一日,更六十卦而日週三百六十。坎、離、震、兌,為之方伯用事。分至之日又四時,爻直一氣,更四卦而週二十四氣焉。《傳》曰:甲子卦氣起中孚。六日八十分日之七,此玄經之泰始也。中孚統冬至初候,所謂蚯蚓結者。自中之初至周之三,而復受之。復統次候,所謂麋角解者。自周之四至礥之六,而屯受之。屯統永候,所謂水泉動者。自礥之七至閒上九,而三卦之氣備矣。又卦各有所餘,八十分日之七,參差相錯而成。歲終卦以六十而統玄八十一首,氣玄涉入如此。是以卦有重出,蓋氣數流於天地之間,有艱難系礙而未解,或發揮隕淮而不御,則卦亦象之。為之仍累而相屬,是以二十一首類自相若也。說者不虛四時之卦,而謂以應準離,以疑準震,以沈準兌,以勤準坎,則亦不察於歷矣。

玄測都序

正文已在前,序不復重出。

一日一晝一夜,通乎晝夜之道而知者,日之神明也,故則象焉。晝則陽推五福以類升,夜則陰幽六極以類降。升降相關,是以首貞而測變通之。一與六為北,二與七為南,經也。三與八為東,四與九為西,緯也。中五以極,亦為之經。六甲擊焉於其間,而日逆乘之,與鬥相逢,鬥順故也。鬥正月以定四時,而日一逢之,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而成歲焉。歲月日時無易而百穀成,故玄測用世,則又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矣。

玄測

測文各散在諸贊下,不復重出。許解闕。

玄衝

中則陽始,應則陰生。周,復乎德;迎,逆乎刑。礥,大戚;遇,小願。閒孤而灶鄰。

陽為德,陰為刑。德先艱而後易,刑先利而後蹇。大戚而孤,正未勝也。小願而鄰,利方生也。

少,微也;大,肥也。戾,內反;廓,外違也。

內戚外孤,而不能微之,則傷。微之乃能反觸,天之道也。遇灶而肥,張而益虛,則獨。正弗勝,而多故生之。諸家無也字,唯宋本有。

上,觸素;文,多故。

多故,必飾而曲成之,是以文;至於系素而直之者,質勝也。

幹,狂也;禮,方也。狩則來,而逃則亡也。

幹而不讓,進取之狂,非禮方也。而君子有時而幹,則以救世而已。《孟子》所謂說大人則藐之,為狂者言也。來尚徐,亡欲速。上、幹生狂, 、羨生曲。《記》曰:禮以地制。自應至禮,盡於王制矣。而有弗勝則逃,嘉遁是也。禮、文生於外違,則強世焉。諸家無也字,宋有。

羨,私曲;唐,公而無慾。差,過也;而常谷。

由羨私曲。動差而過;由唐公而無慾,守常而谷,是以養心者戒焉。唐,大心也。常,則萬世君臣之道。魯僖公君臣有道之頌曰#2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詒孫子。言常谷之應物以類格,而歲有秋也。禮退己而公天下,至於逃、唐之運已往,而君臣之方不變。而後見禮,強世之功。是謂以退為進,以元私成其私。

童寡有,而度無乏。

寡有,顓也。無乏,節也。童,利復過。度,善持谷。

增始昌,而永極長。銳執一,而昆大同。達,日益其類;減,日損其匯。交,相從也;唫。不通也。 ,有畏;守,不可攻也。宋有也字,又守上有而字,諸家無之。傒也出,翕也入。從,散也;而聚,集也。諸家有也字,丁無。進,多謀;積,多財。

狂簡扶 ,羨爽差忒,反乎其真,童之吉也。童以寡有,顓而鮮失。自童而增,純德方昌。執一而達之,以與類交,則至動起焉。故必有畏,而出羨,差戒夫失,而 、傒保其德。《傳》以為有而為之,則易之者,皞天不宜取諸此也。從,厥民析物亦如之,發慮憲散道德者象焉。進而多謀,然無敢設於一之間也,推之以格其至而已矣。《大學》之治,所以至天下平而樂作者,此其物也。失方而逃,忘憂而唐,然而常、度未替,禮之功也。度以持谷,至於極長大同,乃變而減,與物各唫,反己自守。守又弗固,則入而聚積,庶民事也。衰周之詩,所謂如賈三倍,君子是識者,與時化也。貪利既勝,德義既衰,則世所藉以行者,唯飾而已,非底至齊,信之所以昭明天下者也。是以虛偽疑民,是非相亂,使外眩於凋離,而中失其靖止,天下傾矣。此君子沈藏之世也。天下之生,一治一亂,其道蓋如此。

釋,推也;飾,衰也。

物將去累,推之使釋;質衰而致飾焉。推自中發,飾自外設。人之真,積力久則懸解暉發,時至而不自知矣。聚,積衰也,故老則戒之在得。

格,好也是;而疑,惡也非。

好是已定,疑非而或之,好惡著焉,所謂格物取此。

夷平而視傾。

夷則各得其平而自如。視,相傾也。《春秋傳》曰:猶有觀焉。持平而慎傾,可以修德,可以養生。

樂,上揚;沈,下藏。爭,士齊也;內,女懷也。

物止其平,乃樂其發而爭其守。士齊,公之至也。女懷,私之至也。公勝,則萬物皆相見也。私勝,則萬物各相去也。

務則喜,諸家作喜,許、黃作憙。而去則悲。宋無則字。事,尚作;晦,尚休。更,變而共笑;瞢,久而益憂,斷,多事;窮,無喜。

因有樂有爭,以有務有事。變而通之,為天下正,唯平格之,大人為能任此。我斷則眾聽焉,而事萃之。和豫通物,而不可窮者,喜也。喜必有務,務必有辜,事必有更,更時行而斷正勝也。

毅敢而割憊。裝,徙鄉;止,不行。眾,溫柔;堅,寒剛。

毅大用事,裝而欲去,若周營洛邑是已。四方民大和會者,溫柔之象也。盛衰相極,必至之幾。是以上毅敢行,下眾豫附之時也,而裝在其中。治當成王之隆極,而圖及平王之衰世,裝以候時,此周公之所以獨見於眇綿者也。憊止不行,堅而持之,則以定傾焉。

密,不可問;成,不可更。

敢以毅行則裝,而溫柔相得於密,以類升也。憊受割極則止,而寒剛反保其成,以考降也。密不可間,情也;成不可更,性也。情,天性也;性,天命也。情則毅而不害,善親親也;性則割而不絕,能生生也。

親,親乎善; , 乎恩。斂也得,失亡福。強,善不倦;劇,惡不息。睟,君道也;馴,臣保也。盛壯,而將老也。

親而後可斂也,斂而後能強也。則君道正,居有盛時,為法天下。 既受成#3 ,失劇而反馴,保其得。則陰以老變,陽以非來,為艱為勤,微之艱也。諸家而作也,宋作而字。

居,得乎位;難,遇乎詘。

得位則莫之難也。而信,詘道致信者也,難則俟時而已。

法,易與天下同也;勤,苦而無功也。

自中至夷,大人之正也。自樂至法,聖人之治也。法唯與天下同,故易。且非易也,則天下孰能同之?勤如天道,勞功無苦也。道非其時,苦而無功,則就養而已矣。

養受群餘,君子養吉,小人養兇也。

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養。事類之委,有慶者殃。此群餘也,而養受之以為種,吉凶蕃焉。

玄錯

中始周旋,羨曲毅端。碎、文之道,或淳或斑。

中始周旋,道德也。羨曲毅端,時物也。中始而道生之,周旋而德反焉。羨曲者,迷乎周旋之運。毅端者,守乎中始之外也。端生睟,麴生文。

強也健,傒也弱。或傒字上有而字。積也多,而少也約。視也見,晦也瞀。童無知,盛而有餘#4。去離故,而將來初。

童之無知,如見有瞀,雖或晦之,見在其中。欲昭明者,發之而已。盛而有餘,反寡有矣。弱而傒強,約而無積,此寡有之蒙,未離於一者也。去離故而將來初,學所輔也。

大也外,而翕也內。 也進, 也退。樂,佚逿#5;古蕩字。勤,蹶蹶。達,思通;窮,思索。宋本作達,思也通;窮,而思也索。幹在朝,而內在夕。

樂佚逿者#6;無為之適:勤蹶蹶者,有為之艱。《詩》所謂蹶厥生者,文王之勤止也。武王之詩所謂王在在鎬,豈樂飲酒,此佚逖之時也#7。思利變通,思索而未如之何,則有窮而已。朝氣銳尚幹,夕氣歸好內。諸家作席,林作夕。

差,自憎;飾,自好。

差,內訟惡。飾,外見美。

格不容,而昆寬裕。增日益,而減日損。馴奉令,而戾相反。釋也柔,而堅也 。

堅如履革,失柔和矣。 音昂,革履屬。黃作。

夷平易,而難頡頑。斷多決,而疑猶與。逃,有避;爭,有趣。進,欲 ;諸本作進欲行,蓋當作迂。止,欲鷙。

進非 則傷,止非鷙則達。是以君子其進也安,道悠遠也;其止也厲,德正勝也。

廓,無方;務,無二。應也今,而度也古。

應與時行,唯今之宜;度由數起,因古而已矣。

迎,知前;永,見後。從也牽,守也固。礥,拔難;劇,無赦。

微陽方動,則雖在盛陰,能拔於難。獨陰絕陽,則其窮無赦矣。

唐蕩蕩,而閒 塞。更,造新;常,因故。失,大亡;斂,小得。灶,好利;法,惡刻。禮也都,而居也室。

都非鄙之野,室無都之容。

聚,事虛;眾,事實。

聚以陰收,故其事虛;眾以陽宣,故其事實。虛則易消,實則難克也。武王之頌曰:實維爾公允師。此實眾也。受有牧野之旅,鹿臺之財,巨橋之粟,此虛聚也。

也皆合二,而密也成用一。

二,人屬也;一,則天精天粹。萬物作類,其密無間,鹹見已焉。

上,志高;沈,志下。交,多友;唫,少與。銳,鏩鏩;瞢,剪跙。

鏩,宋音讒。剪,徂感切;《釋文》: ,割,剪出也。一作 ,一作剪,宋作剿,音鎖。跙,才與切。先儒以為,剪跙,行不進也。以瞢先見,故其行如此。

親,附疏;割,犯血。遇,逢難;裝,候時。事,自竭;養,自茲。

親至於附疏,割至於犯血,此仁不仁之反也,治亂之極也。遇逢難,務早辨也;裝侯時,謹先幾也。事自竭者,施諸外也;養自茲者,蕃諸中也。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範望《玄·錯》末有#8:格也乖,而昆也同。增有益,而減有損。成者,功就不可易也。雲宋衷補此。而或謂陸績自有成首,今以秘館所藏陸本考之,無有。近世宋惟幹別得古本,亦缺此五首。而今本又有格不容,而昆寬裕。增日益,而減日損,莫知何從得之。故獨刪宋衷所補四首,餘皆疑,弗敢去,以俟討論者考焉。

玄摛音 ,張也

玄者,幽摛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虛無而生乎規, 音關。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開類,摛措陰陽而發氣。一判一合,天地備矣。天日回行,剛柔接矣。還復其所,終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瑩矣。

天分剛上,則日月五星麗之者,皆其柔也。

仰以觀乎象,俯以視乎情。察性知命,原始見終。三儀同科,厚薄相劘。圜則杌棿,杌,音兀。棿,吾結切。方則嗇吝。噓則流體,唫則疑形。是故闔天謂之宇,闢宇謂之宙。

闔天,宇也;闢宇,宙也。一陽一陰,乾坤之變也。

日月往來,一寒一暑。律則成物,歷則編時。律歷交道,聖人以謀。晝以好之,夜以醜之。一晝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晝道極陽。牝牡群貞,以摛吉凶。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辨矣。故日動而東,天動而西。天日錯行,陰陽更巡。死生相樛,音交。萬物乃纏。故玄聘取天下之合而連之者也。連,章、林作運。綴之以其類,佔之以其觚。曉天下之瞶瞶,瑩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晦字《釋文》作膴,音武;一作晦,雲當作膴。膴;微視也。今唯下別本作膴膴,諸家作晦晦。夫玄,晦其位而冥其畛,深其阜而眇其根,攘其功而幽其所以然也。故玄卓然示人遠矣。曠然廓人大矣。淵然引人深矣,渺然絕人眇矣。渺,宋作 ,黃作渺。嘿而該之者,玄也; 而散之者,人也。稽其門,闢其戶,叩其鍵,然後乃應,況其否者乎?

夫為玄者,外稽其門弗應,內闢其戶弗應,密叩其鍵然後乃應,而況不為者乎?入之深深,索之益薄,於是玄感應焉。非玄應之也,至精之通也。

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人之所醜而有餘者,惡也。君子日強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餘,則玄之道幾矣。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棄而忘之在乎後,欲違則不能,默而得其所者,玄也。

日強其善而拂其惡,以成德器而已。若玄,則俟嘿契焉。善幾於道,不足者充而發祥,有餘者去而弗翳,是以入於玄之平也。

故玄者,用之至也。見而知之者,智也;視而愛之者,仁也;斷而決之者,勇也;兼制而博用者,公也;能以偶物者,通也;無所繫輆者,聖也;時與不時者,命也。虛形,萬物所道之謂道也。虛形,章、丁作虛無形,宋、林、許、黃作虛無形。所道,宋作通。之謂道也,宋、許、黃本至陰陽皆有也字,章、丁無有。因循無革,天下之理得之謂德也。因循,林作因緣。理生昆群,兼愛之謂仁也。昆、丁、宋作混。列敵度宜之謂義也。秉道德仁義而施之之謂業也。瑩天功,明萬物之謂陽也。幽無形,深不測之謂陰也。陽知陽而不知陰,陰知陰而不知陽。知陰知陽,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唯玄乎?

自幽摛萬類,至於曉瑩天下者,玄之術也;自晦冥深眇,到於知陰知陽者,玄之道也。其於玄也,見而知.之,視而愛之,斷而決之,兼制而博用,能以偶物,無所繫輆,則當時命州而行乎天下,能秉道德仁義而施之業,格於皇天矣。

縣之者權也,平之者衡也。濁者使清,險者使平。離乎情者,必著乎偽;離乎偽者,必著乎情。情偽相蕩,而君子小人之道較然見矣。玄者,以衡量者也。高者下之,卑者舉之,饒者取之,罄者與之。明者定之,疑者提之。規之者思也,立之者事也,說之者辯也,成之者信也。

言玄之正,勝人事如此。

夫天,宙然示人神矣;夫地,佗然示人明矣。天地奠位,神明通氣,有一有二有三。位各殊輩,回行九區,終始連屬,上下無隅。察龍虎之文,觀鳥龜之理;運諸桼政,擊之泰始極焉,以通璇璣之統,正玉衡之平。園方之相研,剛柔之相干。盛則入衰,窮則更生。有實有虛,流止無常。

言玄之齊七政,以象天地如此。

夫天地設,故貴賤序。四時行,故父子繼。律歷陳,故君臣理。常變錯,故百事析。質文形,故有無明。吉凶見,故善否著。虛實蕩,故萬物纏。陽不極則陰不萌,陰不極則陽不牙。極寒生熱,極熱生寒。通道致詘,詘道致信。其動也,日造其所無,而好其所新。其靜也,日減其所為,而損其所成。故推之以刻,參之以晷,反覆其序,軫轉其道也。以見不見之形,抽不抽之緒,與萬類相連也。其上也縣天,下也淪淵,纖也入蘆音穢。廣也包軫。其道斿冥而挹盈,丁、宋作押盈。存存而亡亡,微微而章章,始始而終終。近玄者,玄亦近之;遠玄者,玄亦遠之。譬若天蒼蒼然,在於東面南面西面北面,仰而無不在焉,及其俛則不見也。天豈去人哉?人自去也。冬至及夜半以後者,近玄之象也。進而未極,往而未至,虛而未滿,故謂之近玄。夏至及日中以後者,遠玄之象也。進極而退,往窮而還,已滿而損,故謂之遠玄。日一南而萬物死,日一北而萬物生。鬥一北而萬物虛,鬥一南而萬物盈。日之南也,右行而左還;鬥之南也,左行而右還。或左或右,或死或生,神靈合謀,天地乃並,天神而地靈。

玄術如此,是以人倫物化,參諸天地,和同無間,而玄為之宗。夏至致日南在東井,冬至致日北在牽牛。而鬥正四時,各建其方。日曆西陸而東,鬥軋東陸而西。萬物系焉,盈則兆死,虛則更生。夫玄散為一陰一陽,維其運也,左右相逢。如此,故能神靈合併,而反渾乎玄。曰天神而地靈,言合併而不相亂也。

玄瑩

天地開闢,宇宙拓坦。拓,本多作祏,章、林、黃作拓。天元咫步,日月紀數。周運歷統,群倫品庶。或合或離,或嬴或踦。故曰假哉天地,啖徒濫切。函啟化,罔袞於玄。章及丁別本罔作內。終始幽明,表贊神靈,大陽乘陰,萬物該兼,周流九虛,而禍福絓羅。凡十有二始,群倫抽緒,故有一二三,以絓以羅,玄術瑩之。鴻本五行,九位重施,諸本作施重,宋作重施。上下相因,醜在其中,玄術瑩之。天園地方,極植中央,動以歷靜,時乘十二,以建七政,玄術瑩之。鬥振天而進,日違天而退,或振或違,以立五紀,玄術瑩之。植表施景,榆與株切。漏率刻,昏明考中,作者以戒,玄術瑩之。冷竹為管,室灰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設,濟民不誤,玄術瑩之。東西為緯,南北為經,經緯交錯,邪正以分,吉凶以形,玄術瑩之。鑿井澹水,鑽火難木,流金陶土,以和五美;五美之資,以資百體,玄術瑩之。奇以數陽,耦以數陰,奇耦推演,以計天下,玄術瑩之。六始為律,六間為呂,律呂既協,十二以調,日辰以數,玄術瑩之。方州部家,八十一所,畫下中上,以表四海,玄術瑩之。一闢,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少則制眾,無則治有,玄術瑩之。古者不霆不虞,霆,許、宋作 ,音雩,諸家作霆。慢其思慮,匪筮匪卜,吉凶交瀆,於是聖人,乃作蓍龜,鑽精倚神,箝知休咎,玄術瑩之。是故欲知不可知,則擬之以乎卦兆,測深摹遠,則索之以乎思慮。二者其以精立乎?夫精以卜筮,神動其變;精以思慮,謀合其適;精以立正,莫之能僕;精以有守,莫之能奪。故夫抽天下之蔓蔓,散天下之混混者,非精其孰能之?

瑩自度數,暉於諸法,而要以至精者,反乎一也。

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其所循也大,則其體也壯;其所循也小,則其體也瘠。其所循也直,則其體也渾;其所循也曲,則其體也散。故不懼所有,不強所無。譬諸身,增則贅而割則虧。故質斡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人事也,其可損益與?諸本皆作華藻在乎人事,人事也,其可損益與?人事二字蓋衍。許、黃其作其字。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測深也,三三所以盡終而極崇也,二二所以參事而要中也。人道象焉,務其事而不務其辭,多其變而不多其文也。不約則其指不詳,不要則其應不博,不渾則其事不散,不沈則其意不見。是故文以見乎質,辭以睹乎情;觀其施辭,則其心之所欲者見矣。

言玄之事辭如此。表贊九度,一一、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二、二三、三一、三二、三三。一一、初也;三三,上也;二二,中也。此自然不可損益之約也,象策數焉。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則;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時,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喪其紀。因革乎因革,國家之矩範也。矩範之動,成敗之效也。

變通者,玄之事也。因象水木,革象金火。

立天之經,曰陰與陽;形地之緯,曰從與橫;表人之行,曰晦與明。陰陽曰合其判#9,陰陽、從橫、晦明,丁、宋皆無曰字。從橫曰緯其經#10,晦明曰別其材。陰陽,該極也;經緯,所遇也;晦明,質性也。陽不陰,無與合其施;經不緯,無以成其誼;明不晦,無以別其德。陰陽,所以抽嘖也;宋作極賾,嘖與頤同。諸本作抽。從橫,所以瑩理也;明晦,所以昭事也。嘖情也抽,理也許作抽情也。瑩,事也昭,君子之道也。

開而當名者,玄之辭也。自中為陽,周為陰,以極八十一首。九位在中,經緯相錯,時物唯其所遇而見誼焉。晦明之才,晝夜之事也。

往來熏熏,得亡之門。夫何得何亡,得福而亡禍也。天地福順而禍逆,山川福庳而禍高,人道福正而禍邪。故君子內正而外馴,每以下人,是以動得福而亡禍也。福不醜不能生禍,禍不好不能成福。醜好乎醜好,君子所以亶表也。宋作君子之亶表。夫福樂終而禍憂始。天地所貴曰福,鬼神所佑曰福,人道所喜曰福;其所賤惡皆日禍。章、許作其所賤在惡,丁作其所在賤惡,宋作其所賤惡。故惡福甚者其禍亢。晝人之禍少,夜人之禍多。晝夜散者,其禍福雜。

瑩以昭事,使人知禍福之歸者也。晝人之禍少,純於明也;夜人之禍多,純於晦也。、晝夜散者,其禍福雜,則或晦或明,不純故也。

太玄首測衝錯摛塋注卷第七竟

#1道藏本《集註太玄經》僅一至六卷,為司馬光集註。本書七至十卷,據百子全書本《太玄經》補,為許翰注。

#2『公』原脫,據《十三經注疏》補。

#3『 』原作『闕』,據正文改。

#4『盛』原脫,據範本補。

#5#6#7『逿』原作『逖』,誤也。

#8『有』原作『有有』,衍一字。

#9『曰』原作『日』,據範本改。

#10『緯其經』原作〔經其經』,據範本改。

太玄數卷第八

玄數

崑崙天地而產蓍,參珍睟精以 數。 ,《釋文》音索,宋蘇各切。宋作二以 數,許、黃作三以 數,章、丁無二、三字。散幽於三重而立家,旁擬兩儀則睹事。逢遭併合, 系其名,而極命焉。 ,《釋文》音戛,陸作 ,宋作揮,今諸家皆作 。精則經,疑之事其質乎?令曰假太玄。假太玄孚貞,章及丁別本作假假太玄,丁、宋、許、黃作假太玄、假太玄。爰質所疑,於神於靈。休則逢陽,星時數辭從;咎則逢陰,星時數辭違。凡筮有道,不精不筮,不疑不筮,不軌不筮,不以其佔若不筮。神靈之曜曾越卓,章、許、黃神靈之三字復出。三十有六而策視焉。天以三分,終於六成,故十有八策。天不施,地不成,因而倍之,地則虛三以扮天之十八也。扮,房吻切。諸本作扮天十八,宋有之字。別一掛於左手之小指,中分其餘。以三搜之,並餘於艻。艻,與扐同。一艻之後,再數其餘,七為一,八為二,九為三,六算而策道窮也。逢有下、中、上:下,思也;中,福也;上,禍也。思、福、禍各有下、中、上,以晝夜別其休咎焉。

天以三分,則一二三綜而為六。以六因三,為十有八。天施而地成之,是以倍為三十有六。此神靈曜曾越卓之數也。地則虛三以受天,故策用三十有三。玄筮掛一者,至精也;中分而三搜之者,至變也;餘一二三則並於艻者,歸奇也。一艻而複數其餘,卒觀或.七或八或九,則晝一二三焉。天以六成,故六算而策道窮,則數極而象足也。得方求州,得州求部,得部求家,是謂散幽於三重而立家,凡四 。

極一為二,極二為三,極三為推,推三為嬴贊。章、許及丁別本作推三為贏贊。嬴或作贏,蓋通。贊嬴入表,表嬴入家,家嬴入部,部嬴入州,州嬴入方,範注:玄,或作去。陸雲;當作玄。今諸家作玄,唯宋作去,章作入玄。

數自玄生,衍極而復歸於玄。此聖人同民吉凶,所以洗心於密者也,故間於筮法之中。昔者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錫堯玄圭,告厥成功,蓋以象此。

一從、二從、三從,是謂大休;一從、二從、三違,始、中休,終咎;一從、二違、三違,始休,中、終咎;一違、二從、三從,始咎,中、終休;一違、二違、三從,始、中咎,終休;一違、二違、三違,是謂大咎。佔有四,或星,或時,或數,或辭。旦則用經,夕則用緯。觀始、中,決從終。

晝為休,夜為咎。而又以星時數辭,和乖盛衰,義類相取而佔其事。旦用經,一五七;夕用緯,三四八;旦夕之中,二經一緯,用二六九。是謂三表。旦象天,夕象地,中象人也。一五六也進乎七,三四七也進乎八,二六八也進乎九。觀始中,決從終者,考積之極,而要其變也。是故餘艻之數,一兆七,三兆八,二兆九也。佔有終休而反咎,有終咎而反休者,要在審觀所質之事,以星時數參之而已矣。非忠信之事,吉而更以兇,此佔法也。

三八為木,為東方,為春。日甲乙,辰寅卯。聲角,色青,味酸,臭羶,形詘信。生火,勝土。時生,藏脾。

肺極上以覆腎,極下以潛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腎,此玄符也。是故肺藏氣者,火也;腎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其為體也,則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腎水;其為位也,則丫養育而臣制畜。不與物合者,一而已矣,玄德之象也。

存志音存,或作存。

木存志者,立也;金存魄者,營也;火存魂者,變也;水存精者,潛也;土存神者,化也。志,水也,而存於木;魄,土也,而存於金;魂,木也,而存於火;神,火也,而存於土。皆託乎其所生。《老子》所謂弱其志,強其骨,虛其心,實其腹者是已。唯精一之至也,是以其為物不貳也。

性仁,情喜。事貌,用恭,撝肅,徵旱。

《洪範》庶徵,雨暘取緯,燠寒風取經。玄數分類,則以其正言而已矣,弗以衝氣相通也。

帝太吳,神勾芒,星從其位。氏、房、心、尾、箕,位寅卯。類為鱗,為雷,為鼓,為恢聲,為新,為躁,為戶,為牖。

甲象為鱗,秩秩次比眾盛。蓋極則震而變為雷,為鼓,為恢聲。發生為新,決塞為躁。大者為戶而出,小者為牖而通也。凡物,出必由戶,入必由門。戶,奇也;門,偶也。灶惕以養,而行流通。中溜土,以沖虛函天明,受眾流。此福所集,故家主之。門戶闔闢有變,緯也;灶行中溜有常,經也。是故《月令》:春祀戶,夏祀灶,中央祀中溜,秋祀門,冬祀行。類求五物,與玄合符。

為嗣,為承。為葉,為緒。

震為長子之變也。為戶、牖,則家立矣。

為赦,為解。為多子。

稅枯釋甲,震之功也,國事象焉。萌生孕字,時物方昌。

為出,為予。

帝出乎震,布德施惠,而物象之。為赦為解,出而予也。

為竹為草,為果為實。

秀拔而為竹,滋蔓而為草,首斂而為果,皆木氣也。果為實,象果則將復生焉。

為魚。

水生鱗屬,蕃息之象。竹草至魚,皆多子類也。

為疏器。

《月令》:春則其器疏以達。刻而鏤之,象土之發生無所塞也。疏器,致人力焉,以相天時。

為田,為規。

許、黃作為規為田,宋、郭作為田為規。木治土。為田,木用事而稷官展采焉。為規,象元之運木。土稽之木上,象致力於春,以相天物者也。

為矛。

句兵曲直不殺。戈氏罇,矛氏鐓。矛敦,仁也。

為青怪。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五行反常,則各以其物見異焉。

為鼽。音求。

春行秋令,則人多鼽,金沴木也。

為狂。

弗恭弗肅,動盪之過。

四九為金,為西方,為秋。日庚辛,辰申酉。聲商,色白,味辛,臭腥,形革。生水,勝木。時殺,藏肝,存魄。性誼,情怒。事言,用從,撝乂。徵雨。帝少吳,神蓐收,星從其位。

胃、昴、畢、氏、參,位申酉。

類為毛。

金革火而收之,其氣發散。為毛,庚辛象也。

為醫,為巫祝,為猛。唐人避諱,書多改虎為猛。此字疑當作虎,而未有本證定。為舊,為鳴。

醫攻疾,巫祝被不詳,皆善革者也。為猛,蓋虎,甲毛類也。虎變異龍,因舊而炳。凡物堅成則鳴,如虎嘯風,鳴之盛也。醫之革物,使復舊常,而巫祝善鳴矣。物正為新,物老為舊。凡動,木也。凡聲,金也。動夬為躁,聲揚為鳴。鳴尚節焉。

為門,為山,為限,為邊,為城,為骨,為石。

以堅立節,故為門,為山,為限,為邊,為城。金以方止。邊,四方也。城,四營之,以為險。故外象為限,為邊,為城。內象為骨。骨自堅生,此木氣也。而凡物之堅,皆金為之,故木質皆白。金類為骨,其極為石。

為環佩,為首飾,為重寶,為大哆,丁、宋無此一句。為扣器。扣,音口,金飾器口也。

疑極而說見,質定而文生之。環佩,身之節也。加尊而為首飾,又加貴而為重寶。環佩象四,首飾象九。重寶體覺德焉。《說文》侈,大。哆,口之兌也。扣器以金飾口,致說焉,亦以立堅。

為舂,為椎。為力,為縣。與懸同。為燧,為兵,為械。為齒,為角,為螫,為毒。

政飾以說,而小過治之。扣器以受生。為舂,為椎,為力,以堅勝也。力勝,而後能勝物。縣之,縣以權,制其變。故以金變火為燧,又火變金為兵。其變如此,七九錯也。人有兵械,物有齒、角、螫、毒,皆以勝物而立我焉。立我已甚,則可入可取,寇賊生之。

為狗,為入,為取,為 。呼早切,章作獵。

為寇,為賊,為理,為矩,為金工,為鉞。

狗守其方,必或入之。為入,納日也。為取,收歲也。為 ,獵時也。獵取之極,為寇,為賊。則理官治之而立方焉,是以為理,為矩。革而從範,故為金工;弗革而斷以義方,則有殺而已,故為鉞。兵械以鉞,正為金類,專殺焉。武成左杖黃鉞者,示無事於殺故也。

為白怪,為喑,為僭。諸家作贊,丁作僭。

金反常,則在物為白怪,在人為喑,在國為僭。

二七為火,為南方,為夏。日丙丁,辰巳午。聲徵,色赤,味苦,臭焦,形上。生土,勝金。時養,藏肺,傳魂。性禮,情樂。事視,用明,撝哲。徵熱,帝炎帝,神祝融,星從其位。柳、星、張、翼、軫,位巳午。類為羽,為灶,為絲,為網,為索,為珠。為文,為駁。為印,為綬,為書。

北方之奇為羽,南方之類為羽。吳天之氣,以火蒸水,自北衝南,而羽象生焉。其養為灶,其楊為絲,其交為網,其糾為索,其凝清明為珠。其變參錯為文,駁者物相雜也。皆象灶氣上蒸。為印、綬、書,為文象定焉,凡此為羽之變也。

為輕,為高,為臺。為酒,為吐,為射,為戈,為甲,為叢。

上炎之氣,弗縕而發,則為輕,為高,為臺。其縕而發,則為酒,為吐,為射,為戈,為甲,為叢。凡草木皆以火拔水,觸土而生者也。

為司馬,為禮,為繩,為火工,為刀。

為射,為戈,為甲,為叢,此司馬之所乘,以務烈也下。武成履亂者,理焉,故為禮。禮以約物,使從正直,故為繩。繩以人輔天而治之,故為火工。戈,支兵也,象物萌芽。而刀正火類,刀制義也。

為赤怪,為盲,為舒。赤怪,災也。盲,喪其明。舒,豫咎也。

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日壬癸,辰子亥。諸家作子亥,宋作亥子。聲羽,色黑,味鹹,臭朽,形下。生木,勝火。時藏,藏腎,存精。性智,情悲。事聽,用聰。撝謀,徵寒。帝顓頊,神玄冥,星從其位。女、虛、危、室、壁,位亥子。類為介,為鬼,為祠,為廟。為井,為穴,為竇。為鏡,為玉。

陷乎險中,其象為介。為鬼,為祠,為廟,以潛靈也。為井,為穴,為竇,以深通也。為鏡,以靜明也。為玉,以潔清也。皆水之在原者也。

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為膏。

其流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血凝其滋,而膏生焉,則物著而貪起矣。

為貪,為含,為蟄。為火獵,宋作人獵。為閉,為盜。

翕取為貪,懷藏為含。翕取生寒,懷藏至伏,是以為蟄。於物為蟄。為火獵,救人。為閉,為盜,在險象也。含有畏而圖,有貪無度,而力取也。貪以寒極,反為火獵。金為寇賊,善殘殺也。水為盜者,沒非其有而已矣。

為司空,為法,為準,為水工,為盾。

司空居民,取諸閉蟄法,以險持平焉,所以禁犯獵而謹攘盜也。水工治水,使不失其平者也。為盾,貞坊而已矣。周宣南征之詩曰:師幹之試,方叔率止。

為黑怪。為聾,為急。

自信弗稽,其咎為急,則莫能聽德,是聾類也。

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日戊己,辰辰未戌醜。多作辰戌醜未,今從丁、宋本。聲宮,色黃,味甘,臭芳,形植。生金,勝水。時該,藏心,存神。性信,情恐懼。

仁柔而好生,故其情喜義。剛而時殺,故其情怒。禮與物嘉會相見,故其情樂。智獨不與物合,而善救不已,故其情悲。《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不失,則所以定危也。中動則為恐懼之情,如震二五是已。心震於物,而無守則者,非情之正也。

事思,用睿,撝聖,徵風。帝黃帝,神后土,星從其位。角、亢位辰,奎、婁位戌,鬥牛位醜,井、鬼位未。類為裸,為封,宋作為封,為壟。為瓶。為宮,為宅,為中溜。為內事,為織,為衣,為裘。為繭,為絮。為床,為薦。

裸無介鱗羽毛,體中而已。夫神無方而道未始有封,封已而此疆爾界生焉,封已則如瓶焉而已矣。瓶凝土,以為器;宮鑿土,以為室。宅,居之也。宮宅中溜之間,有內事焉。土積陰也,而功作成物,識法經緯,為衣為裘,皆內事也。裸,思所以自燠,是以為繭自封,此人衣裘之心也。藏諸衣裘,而不足於是,因繭又索絮焉。自為中溜,以虛變通,利用生之。至於為床為薦,以寧厥正,安厚之極也

為馴,為懷,為腹器。為脂,為漆,為膠。為囊,為包。

馴,婦道也。懷,母道也。以懷,故為腹器。中和之凝,為脂,為漆,為膠。其保合之,為囊,為包。此母道之所以成物也。

為輿,為轂。為稼,為嗇。為食,為。為棺,為櫝宋作槨。為衢,為會,為都。為度,為量。為土工,為弓矢。

輿以方載,轂以中運。為稼,為嗇。為食,為與。為棺,為檳,象地載之運也。《書》曰:土爰稼穡。食以自實,而腴其生,是以有死也。棺,人之所以及於土也。夫百昌皆生於土,反於土,而後生之生於本者,是櫝類也。死生往復,如衢。衢,會通也。四達而中為之都,度量之法謹焉,土工資之。治國至於弓矢,極矣。故曰:五兵之運,德之末也。物之萌生,離潛發伏,如弓之矢,弓之彀,率遊於中央者也。

為黃怪,為愚,為牟。宋雲牟當作瞀。

妖不自興,由人反德。為愚也者,心之疾也。牟與蒙通,零濁之咎也。玄數之推五行,昭事類焉,故以《洪範》五行為序。深知五行之為,而可與論道,可與制禮,非特尚其佔而已也。

五行用事者王,王所生相。故王廢,勝王囚,王所勝死。其在聲也,宮為君,徵為事,商為相,角為民,羽為物。其以為律呂也,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呂。

事變通相宰制,民生而和,物藏而化。君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故凡聲,重不逾宮,輕不過羽。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此黃鐘之均五聲法也。十二律各以其數為宮,而損益以生徵、商、羽、角,而為六十聲。黃鐘之管九寸,三分去一,下生林鐘;林鐘之管六寸,三分益一,上生太簇;太簇之管八寸,三分去一,下生南呂,五寸三分寸之一;南呂上生姑洗,七寸九分寸之一;姑洗下生應鐘,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應鐘上生蕤賓,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蕤賓又上生大呂,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大呂下生夷則,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夷則上生夾鍾,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夾鐘下生無射,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無射上生中呂,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蓋皆損益之數不過三,生取之數不過八。是以統和二極,而述行八風也。自子至巳者,皆陽紀也;大呂、夾鍾、中呂,陽中之陰聲也。自午至亥者,皆陰紀也;蕤賓、南呂、應鐘,陰中之陽聲也。是以自子至巳,皆下生;自午至亥,皆上生也。凡樂,黃鐘為宮,則林鐘為徵,太簇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林鐘為宮,則太簇為徵,南呂為商,姑洗為羽,應鐘為角;太簇為宮,則南呂為徵,姑洗為商,應鐘為羽,蕤賓為角。凡五聲,六律十二管之旋相為宮也。以三變通。此記所謂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者也。五行更王用事,一正勝焉,而參以生和,此《易》所謂利貞之性情者哉。

子午之數九,醜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呂三十六。並律呂之數,或還或否,凡七十有八,黃鐘之數立焉。其以為度也,皆生黃鐘。

子午,天地之所以經皇極也,九數縕焉。而其殺至於巳亥,律綜子午寅申辰戌之數,為四十二,呂綜醜未卯酉巳亥之數,為三十六。並之,凡七十有八。而律呂之數,黃鐘獨還得九,諸律否焉。是以黃鐘為律呂之宗也。黃鐘之數八十有一,而立於七十有八。則虛其三,以為眾妙之玄。所以用九者也,參三焉,十有二辰之數,至四而止,則以立方而已矣。其以為度也,皆由黃鐘者。由九十黍之廣而生度,由九寸之管而生量。由其實一千二百黍之重為十二銖,而生權衡也。

甲巳之數九#1,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聲生於日,律生於辰。聲以情質,律以和聲。聲律相協,而八音生。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以十日如之。天地中孚,象見甲子。甲,一元也。一為三,三為九,而數究焉。故甲數九,己數亦九#2,從其合也。甲數九,降而為乙,為丙,為丁,為戊;己數九#3,降而為庚,為辛,為壬,為癸。數極於五,是故日以衝運也。甲乙為角,丙丁為徵,庚辛為商,壬癸為羽,戊己為宮#4。故聲生於日,天之氣也;律生於辰,地之法也。聲直之以情質,律述之以和聲。而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音生,聲可和而成文。如此,凡以日各有合故也。

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減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

九地:一為沙泥,二為澤池,三為沚崖,四為下田,五為中田,六為上田,七為下山,八為中山,九為上山。

九人:一為下人,二為平人,三為進人,四為下祿,五為中祿,六為上祿,七為失志,八為疾淤,宋作淤疾。九為極。

九天以行言,據始、中、終;九地以勢名,據下、中、上;九人以動觀,據思、福、禍。

九體:一為手足,二為臂脛,三為股肱,四為要,五為腹,六為肩,七為 , , ,音呀; ,《釋文》音枯,宋音胡。八為面,九為顙。

九屬:一為玄孫,二為曾孫,三為仍孫,四為子,五為身,六為父,七為祖父,八為曾祖父,九為高祖父。

九竅:一六為前,為耳,二七為目,三八為鼻,四九為口,五五為後。

觀九體、九屬之象,則知日辰之數。數自九差等而降者,蓋自然也。

九序:一為孟孟,二為孟仲,三為孟季,四為仲孟,五為仲仲,六為仲季,七為季孟,八為季仲,九為季季。

九事:一為規模,二為方沮,三為自如,四為外它,五為中和,六為盛多,七為消,八為耗,九為盡弊。

九年:一為一十,二為二十,三為三十,四為四十,五為五十,六為六十,七為七十,八為八十,九為九十。

以九屬要九體、九竅者,體竅所以立人屬也;以九事要九序、九年者,序年所以作人事也。序推三年周十。

推玄算:家,一置一,二置二,三置三;部,一勿增,二增三,三增六;州,一勿增,二增九,三增十八;方,一勿增,二增二十七,三增五十四。

《法言》曰:《易》,數也,可數焉者也。《書》之不備過半,而習者不知者,無數以為之品式也。玄算使筮者知首贊日星之次,所以經天彝倫而使勿亂也。如得一方、一州、一部、三家礥,則家三置三,方州部皆勿增,有三而已。是為玄首之次,三也;凡增者,皆其所因家數也。

求表之贊,置玄姓,去太始策數,減一而九之,增贊。去玄數半之,則得贊去冬至日數矣。偶為所得日之夜,奇為所得日之晝也。許、黃作明,宋、郭作得。

置玄姓,去太始策數而減一者,去其所置玄姓之首。九之者,首各九贊也。去玄姓之首,則將計其贊而增之。贊一增一,二增二,三增三也。求日去玄數,半之者合二贊為一日,故贊偶為夜,贊奇為晝也。如筮得應,自中至應,凡四十一。則置四十一,減一而九之,為三百六十;而增所得贊焉,去三百六十半之,而得百八十,此去冬至日數也。增一則為三百六十一,贊奇也,為百八十一日之晝。增二則為三百六十二,贊偶也,為百八十一日之夜也。

求星,從牽牛始,除算盡,則是其日也。

冬至日起牽牛一度,日運一度,而成一日。故除星度盡,則得其日之所在何度也。

太玄數卷第八竟

#1『己』原作『乙』,據範本改。

#2#3#4『己』原作『巳』,據正文天干改。

太玄文掜卷第九

玄文

罔、直、蒙、酋、冥。罔、北方也,冬也,未有形也。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蒙,南方也,夏也,物之修長也,皆可得而戴也。許、黃作載,章、丁、郭作戴。酋,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則復於無形,故曰冥。故萬物罔乎北,直乎東,蒙乎南,酋乎西,冥乎北。故罔者,有之舍也;直者,文之素也;蒙者,亡之主也;酋者,生之府也;冥者,明之藏也。罔舍其氣,直觸其類。蒙極其修,酋考其就,範注:考物使成成就。而正文作親,蓋寫者誤。宋、郭作就。冥反其奧。罔蒙相極,直酋相敕。出冥入冥,新故更代。章作貸。陰陽迭循,清濁相廢。將來者進,成功者退。已用則賤,當時則貴。天文地質,不易厥位。罔、直、蒙、酋、冥。言出乎罔,行出乎罔,禍福出乎罔。罔之時,玄矣哉。行則有蹤,言則有聲,福則有膊,音剸,切肉也;又音豎袞切。禍則有形,之謂直。有直則可蒙也,有蒙則可酋也,可酋則反乎冥矣。是故罔之時則可制也,八十一家由罔者也。天炫炫出於無畛,炫,胡絢切。熿熿出於無垠。熿,戶光切,與煌同。故罔之時,玄矣哉。是故天道虛以藏之,動以發之,崇以臨之,刻以制之,終以幽之。淵乎其不可測也,耀乎其不可高也。故君子藏淵足以禮神,發動足以振眾,高明足以覆照,制刻足以竦懝牛力切,一作擬,幽冥足以隱塞。君子能此五者,故曰罔、直、蒙、酋、冥。或曰:崑崙旁薄,幽何為也?曰:賢人天地,思而包群類也。昆諸中,未形乎外,獨居而樂,獨思而憂,樂不可堪,憂不可勝,故曰:幽。神戰於玄,何為也?曰:小人之心雜,將形乎外,陳陰陽以戰其吉凶者也。陽以戰乎吉,陰以戰乎兇。風而識虎,雲而知龍,賢人作而萬類同。龍出於中,何為也,曰:龍,德始著者也。陰不極則陽不生,亂不極則德不形。君子修德以俟時,不先時而起,不後時而縮。動止微章,不失其法者,其唯君子乎?故首尾可以為庸也。庫虛無因,大受性命,否,何也?曰:小人不能懷虛處乎下,庳而不可臨,虛而不可滿,無而能有,因而能作。故大受性命而無闢也,故否。諸本作無辭闢也,丁、章無辭字。日正於天;何為也?曰:君子乘位,為車為馬,車軨《釋文》:力丁切,車闌也。馬 ,《釋文》音介,馬尾髻結也。可以周天下,故利其為主也。月闕其搏,不如開明於西,何為也?曰:小人盛滿也。自虛毀者,水息淵,木消枝,山殺瘦,澤增肥,賢人睹而眾莫知。酋酋之包,何為也?曰:仁疾乎不仁,誼疾乎不誼。君子寬裕足以長眾,和柔足以安物。天地無不容也;不容乎天地者,其唯不仁不誼乎?故水包貞。黃不黃,何為也?曰:小人失刑中也。諸一則始,諸一,章諸作謂。諸三則終,二者得其中乎?君子在玄則正,在福則衝,在禍則反;小人在玄則邪,在福則驕,在禍則窮。故君子得位則昌,失位則良;小人得位則橫,失位則喪。八雖得位,然猶覆秋常乎?顛靈,氣形反,何為也?曰:絕而極乎上也。極上則運,絕下財顛。靈已顛矣,氣形惡得在而不反乎?君子年高而極時者也歟。陽極上,陰極下;氣形乖,鬼神阻;賢者懼,小人怙。崑崙旁薄,太容也。神戰於玄,相攻也。龍出於中,事從也。庳虛之否,不公也。日正於天,光通也。月闕其搏,損嬴也。酋酋之包,法乎貞也。黃不黃,失中經也。顛靈之反,窮天情也。岡直蒙酋,贊群冥也。崑崙旁薄,資懷無方。神戰於玄,邪正兩行。龍出於中,法度文明。庳虛之否,臣道不當。日正於天,乘乾之剛。月闕其搏,以觀訊息。酋酋之包,能任乎刑德。能任,監本能作揩,黃無能字,諸本否。黃不黃,不可與即。顛靈之反,時則有極。岡直蒙酋,乃窮乎神域。天地之所貴曰生,物之所尊曰人,人之大倫曰治,治之所因曰闢。崇天普地,分群偶物,使不失其統者,莫若乎闢。夫天闢乎上,地闢乎下,君闢乎中。仰天而天不惓與惓同,俯地而地不怠。惓不天,怠不地,惓怠而能乎其事者,古今未諸#2。是以聖人昂天則常,窮神掘變,極物窮情;與天地配其體,與鬼神即其靈,與陰陽埏其化,與四時合其誠;視天而天,視地而地,視神而神,視時而時。天地神時皆馴,而惡入乎逆?

《詩》曰:皇王維闢,法勝也。中為君德,而闢統正,此是謂泰始,天地之運啟焉。

玄掜研啟切

玄之讚辭,或以氣,或以類,或以事之骫卒。骫,音委。謹問其姓,而審其家,觀其所遭遇,劘音靡。之於事,詳之於數,逢神而天之,觸地而田之,則玄之情也得矣。故首者,天性也;衝,對其正也;錯,絣也。絣,普耕切;又音並。元文綺也,雜也。測,所以知其情。摛,張之。瑩,明之。數為品式,文為藻飾。掜,擬也。圖,象也。告,其所由往也。維天肇降生民,使其貌動、口言、目視、耳聽、心思。有法則成,無法則不成。誠有不誠,範、宋作誠有不威,丁 作不畏,黃作不誠。掜擬之經。垂 為衣, ,所交切,衣衽。襞幅為裳,襞,音壁。衣裳之制,諸本製作示,宋但云衣裳示天下,近監本作制。以示天下,掜擬之三八。比札為甲,冠矜為戟,被甲何戟,矜;《釋文》巨巾切,矛柄也。以威不恪,掜擬之四九。尊尊為君,卑卑為臣,君臣之制,上下以際,掜擬之二七。鬼神耗荒,想之無方,無冬無夏,祭之無度,故聖人著之以祀典,掜擬之一六。時天時,力地力,維酒維食,爰作稼穡,掜擬之五五。古者寶龜而貨貝,後世君子易之以金幣,國家以通,萬民以賴,掜擬之思。諸本皆作思慮,慮字蓋衍。建侯開國,渙爵般秩,以引百祿,掜擬之福。越隕不令,維用五刑,掜擬之禍。秉圭戴璧,臚湊群辟,臚,力居切,陳序也。掜擬之八十一首。棘木為杼,削木為軸,杼軸既施,民得以燠,掜擬之經緯。雕割匏、竹、革、木、土、金,擊石彈絲,以和天下,掜擬之八風。丁無雕字,別本唯割字,章作刻。《釋文》作則,音喧。雲一作割,宋、許、黃作雕割。雕,音雕,蓋古字同。陰陽相錯,男女不相射,人人物物,各由厥匯,掜擬之虛嬴。日月相斛,星辰不相觸;音律差列,奇耦異氣;父子殊面,兄弟不孿,《釋文》生患、所眷二切,雙生子也。宋作孳。帝王莫同,掜擬之歲。嘖以牙者童其角, 以翼者兩其足,無角無翼,材以道德,掜擬之九日平分。存見知隱,由邇擬遠,推陰陽之荒,考神明之隱,掜擬之晷刻。一明一幽,跌剛跌柔,知陰者逆,知陽者流,掜擬之晝夜。上索下索,遵天之度;往述來述,遵天之術;無或改造,遵天之醜,掜擬之天元。天地神胞法易,久而不已,當往者終,當來者始,掜擬之罔、直、蒙、酋、冥。故擬水於川,水得其馴;擬行於德,行得其中;擬言於法,言得其正。言正則無擇,行中則無爽,水順則無敗。無敗,故可久也;無爽,故可觀也;無擇,故可聽也。可聽者,聖人之極也;可觀者,聖人之德也;可久者,天地之道也。章作業。是以昔者群聖人之作事也,止擬諸天,下擬諸地,中擬諸人。天地作函,日月固明,五行該醜,五嶽宗山,四瀆長川,五經括矩。天違、地違、人違,而天下之大事悖矣。

玄之讚辭,皆擬也。氣生類,類生事之骫卒,蓋法三摹。觀凡掜之所擬,則有以見贊之情,不盡其匯者,得比義焉。思以虛,權禍福而變通之,如金幣之於天下。臚湊群辟,掜擬八十一首,則唯體。玄極為能,蒞此虛嬴,在一晝一夜之間,而歲統期,道皆相異而不相悖也。而體有小大,則擬有玄章。玄以二首平分九日,利不可專,天之道也。玄經象辭,蓋擬晷刻晝夜,而數擬天元。天元則歷章會統之所綜也。《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罔冥,蓋神胞也。始終不已,法《易》如此。

太玄文掜卷第九竟

#1『日』原作『曰』,據範本改。

#2『未』原作『末』,據範本改。

太玄圖告卷第十

玄圖

一玄都覆三方,方同九州,枝載庶部,分正群家,事事其中。陰質北斗,章、許及丁別本陰質上有則字,丁、宋皆無。日月畛營。陰陽沈交,四時潛處。五行伏行,六合既混,七宿軫轉。馴幽歷微,六甲內馴,九九實有。律呂孔幽,歷數匿紀。範作馴幽推歷,六甲內馴,九九實有。律呂孔幽,歷數匿紀。宋作馴幽歷微,九九實有,律呂採幽,歷數匿紀,六甲內馴。郭、林同宋本。林唯推歷、孔幽二字,郭孔幽字同範、許、黃本。圖象玄形,贊載成功。始哉中羨從,百卉權輿,乃訊感天。訊,與迅同。雷推 ,輿物旁震。寅贊柔微,拔根於元。東動青龍,光離於淵。摧上萬物,天地輿新。 ,徒感切。震,音珍。輿物,丁輿作與。拔根,丁別本作拔艱。摧上,許、黃作羅上,宋、丁作摧土田告,雲摧當作催,土當作咄,蓋古摧與催同。中哉更睟廓:象天重明,雷風炫煥,與物時行。陰酋西北,陽尚東南。內雖有應,外抵亢貞。龍幹於天,長類無疆。南征不利,遇崩光。章作遇乎崩光,宋作遇於崩光。終哉減沈成:天根還向,成氣收精。閱入庶物,鹹首艱嗚。深合黃純,廣含群生。泰柄雲行,時監地營。邪謨高吸,乃馴神靈。旁該終始,天地人功鹹酋貞。

玄圖三之變也。方、州、部、家,一、二、一二、四,而玄在其中,此之謂五之以合虛。雷推 #1;輿物旁震,屯也,雉雊季冬感此。寅贊柔微,拔根於元,太簇之氣。東動青龍,光離於淵,則解矣。亢貞之時,龍務蕃類而已,徵則不利矣。天根還向,一之反也,自難勤養。深合黃純,則復乎中焉。泰柄雲行,時監地營,鬥運而正五辰也。邪謨高吸,乃馴神靈,則贊載成功,謀而取之,無不至也。是以能馴神靈而不悖,旁周終始而功鹹酋也。

天甸其道,地他其緒。杝,直紙切。《詩》雲:析薪扦矣#2,謂隨其理也。陰陽雜廁,有男有女。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周營故能神明,安物故能聚類。類聚故能富,神明故至貴。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婦之道。極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而與天合。

玄有二道:宋作玄以一道,以三生,以一起,一以三生。以一起者,方、州、部、家也。一以三起,一以三生。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以三生者,參分陽氣,以為三重,極為九營。是為同本離末,範作是為同本離生。章為作謂,生作末。林生同本,離生末。天地之經也。旁通上下,萬物並也。九營周流,終始貞也。始於十一月,終於十月,羅重九行,行四十日。誠有內者存乎中,宣而出者存乎羨,雲行雨施存乎從,變節易度存乎更,珍光淳全存乎睟,淳全,章作淳金。虛中弘外存乎廓,削退消部存乎減,降隊幽藏存乎沈,隊,音墜。考終性命存乎成。是故一至九者,陰陽訊息之計邪,反而陳之,子則陽生於十一月,陰終十月可見也;午則陰生於五月,陽終於四月可見也。生陽莫如子,生陰莫如午。西北則子美盡矣,東南則午美極矣。故思心乎一,反覆乎二,成意乎三,條暢乎四,著明乎五,極大乎六,敗損乎七,剝落乎八,殄絕乎九。生神莫先乎一,中和莫盛乎五,倨劇莫困乎九。倨,音據,傲也。勳,音遽,疾也。郭元亨疏: ,作劇。夫一也者,思之微者也。四也者,福之資者也。七也者,禍之階者也。三也者,思之崇者也。六也者,福之隆者也。九也者,禍之窮者也。二五八,三者之中也,福則往而禍則丞也。九虛設闢,君子小人所為宮也。自一至三者,貧賤而心勞。四至六者,富貴而尊高。七至九者,離咎而犯菑。五以下作息,五以上作消。數多者見貴而實索,數少者見賤而實饒。諸本作虛饒,許作實饒。息與消糾,貴與賤交。福至而禍逝,禍至而福逃。許、黃無福至一句。宋、丁禍至一句在上。今從章本。幽潛道卑,亢極道高。晝夜相丞,夫婦系也。終始相生,父子繼也。日月合離,君臣義也。孟季有序,長幼際也。兩兩相闔,朋友會也。一晝一夜,然後作一日。一陰一陽,然後生萬物。晝數多,夜數少,章又有晝數長,夜數短者,衍也。宋作晝數多,而夜數少。象月窺而日縊。君行光而臣行滅,君子道全,小人道缺。

以三起者有方,位之所以建立也;以三生者無方,氣之所以造化也。參分陽氣,為始、中、終。而九天周營,始於十一月朔旦冬至,而中統之。行四十日半而大寒,則羨統之。又行四十日半而驚蟄,則從統之。更統穀雨,賥統小滿,廓統小暑,減統處暑,沈統秋分,成統立冬之氣,各行四十日半。九營凡三百六十四日半,而歲成焉。日行四十日者,其半參差不齊,天之所以運也。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據,極之七百二十九贊。是以由始、中、終,著思、福、禍,以盡陰陽訊息之計。玄凡三百六十四夜,三百六十五晝,是為晝數多夜數少,陽饒而陰乏也。

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玄有一規、一矩、一繩、一準,以從橫天地之道,馴陰陽之數,擬諸其神明,闡諸其幽昏。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也。

三八為規,四九為矩,二七為繩,一六為準。界辨而隅分,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

玄有六九之數,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泰積之要,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並始終策數,半之為泰中。泰中之數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贊,凡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為泰積。七十二策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滿焉,以合歲之日而律歷行。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會、統、元,與月食俱沒,玄之道也。丁、宋作與月食沒,具玄道也。章作與月蝕沒,俱玄之道也。

天以六為節,陽中之陰也。地以九制會,陰中之陽也。陰陽變通,而利用生也。策象天數,地儀天而匹之,人觀法焉。故其數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天地人數,始終相極,而玄以十有八用為之宗。是以並五十有四而為七十有二,此一晝一夜之策也。而一歲象此,故七百二十九贊,律於泰中三十有六。凡贊之策三十有六,積是以為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而成歲也。中、羨、從自子至辰,更、睟、廓自辰至申,減、沈、成自申至子者,一歲之方也。而四千六百十有七歲象此。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為一會,三會為一統,三統為一元。統凡千五百三十九歲甲子朔旦冬至為天統,甲辰朔旦冬至為地統,甲申朔旦冬至為人統,象玄三方。與月蝕俱沒者,統合八十一章,元綜九會,每會則盡一月蝕之數。月蝕,數之盈也。陸績曰:置一元之數,以九會除之,終盡焉。一章閏分盡,一會月蝕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玄告

玄生神象二,神象二生規,規生三摹,三摹生九據。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謂之九天;諸本作有,宋作九,地、人同。再摹而得乎地,故謂之九地;三摹而得乎人,故謂之九人。天三據而乃成,故謂之始、中、終。地三據而乃形,故謂之下、中、上。人三據而乃著,故謂之思、福、禍。下欱上欱,呼合切,《說文》:歠也。出入九虛;小索大索,周行九度。玄者,神之魁也。天以不見為玄,地以不形為玄,人以心腹為玄。天奧西北,鬱化精也。地奧黃泉,宋作黃淵。隱魄榮也。人奧思慮,含至精也。丁、宋含作合。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 而處乎中。 :《釋文》音泯,宋作苠。天渾而 宋作揮,故其運不已。地頹而靜,故其生不遲。人馴乎天地,故其施行不窮。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陰陽相績,尊卑不相黷。是故地坎而天嚴,月遄而日湛。五行迭王,四時不俱壯。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昴則登乎冬,火則登乎夏。南北定位,東西通氣,萬物錯離乎其中。玄一德而作五生,一刑而作五克。一刑,丁、宋上有玄字。五生不相殄,五克不相逆。不相殄乃能相繼也,不相逆乃能相治也。相繼則父子之道也,相治則君臣之寶也。

自玄冥而發乎神光,故神象二。二運無方,是以生規。規三摹之,而天玄、地玄、人玄得焉。摹必有據以建立,是以九據旁極七百二十有九。九贊之事,三極之道也。天奧西北,則化精冥於混沌無端。地奧黃泉,則信無不在乎中,萬物精氣隱焉。此魄榮也,罔之時也。所謂潛天而天,潛地而地,亦極此奧而已矣。玄象如此,而人將造之,非遺物離人,精思超詣,則莫能入。摛曰:欲違則不能,默則得其所。此玄要也。玄得而神明生之,則動靜之變,皆玄事也;休咎好醜,皆玄法也。天地闔闢,萬物並興,而玄不動。若雕若刻,生生化化,而玄無為。析願迪哲,詔奸隕慝,百度釐舉,而玄莫違。始終相糾,古今相蕩,統元無盡,而玄不逝。豈非所謂萬物皆備於我,道心惟微者哉?不二者,玄之常;凡二者,神之變也。

玄日書鬥書,章作玄日鬥書。而月不書,常滿,以御虛也。常滿,丁、宋上有日字。歲寧悉而年病,十九年七閏,天之償也。陽動吐,陰靜翕;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陰陽之道也。寧悉,諸本皆作能悉,唯張顥本作寧悉。陽動吐,宋作陽動而吐,陰靜而翕。陽之道也常饒,陰之道也常乏。天強健而僑躆,僑,渠消切,高也。或與蹻通,居表切。躆,音據。一晝一夜,自復而有餘。日有南有北,月有往有來。日不南不北,則無冬無夏;月不往不來,則望晦不成。聖人察乎脁朒側匿之變。脁,敕了切。諸本無朒字,宋作脁朒。校張顥本亦然。而律乎日月雌雄之序,經之於無已也。故玄鴻綸天元,婁而鉗之於將來者乎?鉗之,丁、章作拙將來者乎。乎,或作也。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周乎天。年十二月,凡行三百五十四度而十度四分度之一,入於嗣歲。所謂閨者,積此奇也。行不足乎天度,此年病也。故以其閏償之。十九年七閨,而歲寧悉。玄經象歲,故曰八十一首,歲事鹹貞。寧無不安,悉無不足者,章之成也。脁,月行疾;朒,月行遲。晦見於西謂之脁,朔見於東謂之朒。側匿者,失正行也。

大無方,易無時,然後為神鬼也。宋作大無方無時,然後為鬼神,下無也字,以神鬼為鬼神。神終乎六宗,宋、許作遊,黃作斿,蓋古字通。魂魂萬物,動而常衝。故玄之辭也,沉以窮乎下,浮以際乎上;曲而端,散而聚;美也不盡於味,大也不盡其匯。上連下連,非一方也;遠近無常,以類行也;或多或寡,事適乎明也。故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以天地。明晦相推,而日月逾邁;歲歲相蕩,而天地彌陶。之謂神明不窮,原本者難由,流末者易從。故有宗祖者則稱乎孝,序君臣者則稱乎忠,實告大訓。

玄之辭以盡神而已。玄神生忠孝,忠孝生仁義。孰不為仁?孰不為義?維其本之如此,是以能勿雜也。晝夜之道不明,君子小人之事相亂,則所謂仁者參不弁而不知,所謂義者入非義而不察,使出無復純德,此非天命之正也。玄告大訓,而正勝矣。

右十一篇,解附以《釋文》,出許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陳即近世陳漸,著《演玄》;吳即吳秘,作《音義》;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謂,許即許昂,章即章察,黃即黃伯思,林即林瑀本,雲。

太玄歷附漢歷

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後千五百三十九歲甲辰朔旦冬至,無餘分。又千五百三十九歲還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歲為一會。會者,日月交會一終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從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元有三統,統有三會,會有二十七章。九會而復元。一章閏分盡,一會月食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漢歷以八十一為日法,一歲三百六十五日。以日法乘之,得二萬九千五百六十五分,益以四分日之一,二十分少,合二萬九千五百八十五分少。以二十四氣除之,每氣得一千二百三十二分,餘一十七分少。以三十二乘分八乘少,通分內子為五百五十二。又除之,得二十三秒。

每氣一千二百三十二分二十三秒。以三十二為秒母,每首得三百六十四分十六秒,每贊得四十分十六秒。

求氣所入贊法:置冬至一氣分秒,以首分秒去之;不滿首者,以贊分秒去之。餘若干分秒,算外命之,得小寒。所入首贊分秒,求次氣,置前氣所餘分秒,益以一氣分秒,如前法求之。

角十二度,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

東七十五度。

鬥廿六,牛八,女十二,虛十,危十七,室十六,壁九,

北九十八度。

奎十六,婁十二,冑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二,參九,

西八十度。

井三+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張十八,翼十八,軫十七,

南百十二度。

鶉尾:初張十六度,立秋;

中翼十五度,處暑。

壽星:初軫十二度,白露;

中角十度,秋分。

大火:初氏五度,寒露;

中房五度,霜降。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

中箕七度,小雪。

大梁:初胃七度,穀雨今日清明;

中昴八度,清明今日穀雨。

實沈:初畢十二度,立夏;

中井初,小滿。

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中井三十一度,夏至。

鶉火:初柳九度,小暑。

中張三度,大暑。

星紀:初鬥十二度,大雪;

中牽牛初,冬至。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

中危初,大寒。

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

中營室十四度,驚蟄今日雨水。

降婁:初奎五度,雨水今日驚蟄;

中婁西度,春分。

秒數少,散分為三十二。

求星:置其宿度數,倍之以首,去之所餘,算外即日所躔宿之贊。又倍次宿度數,以益之,去如前法。

中:中孚一初,冬至氣應,陽氣始生,日舍牽牛初度。

周:複次八,日舍婺女。

礥:屯。

閒:屯次四,十八分,二十四秒,小寒,日次玄枵,鬥建醜位,律中大呂。

少:謙五,虛。

戾:睽。

上:升七,三十六,十五,大寒,七危。

幹:升。

:臨。

羨:小過。

差:小過,三十三,二十二,立春,娵訾,寅,太簇,五,營室。

童:蒙。

增:益。

銳:漸,五,三十一,十三,驚蟄。

達:泰,一,東壁。

交:泰。

:需,一,奎,九八,二十,雨水,降婁,卯,夾鍾。

徯:需。

從:隨。

進:晉,六,婁。

釋:解,三,二十六,十一,春分。

格:大壯。

夷:豫,三,胃。

樂:豫,七三,十八,穀雨,大梁,辰,姑洗。

爭:訟。

務:蠱,四,昴。

事:蠱。

更:革,一,二十,九,清明,八,畢。

斷:夬。

毅:夬。

裝:旅,四,三+八,三十二,立夏,實沈,巳,仲呂。

眾:師,四,觜纗,八,參。

密:比。

親:比,八,井,八十六,七,小滿。

斂:小畜。

強:乾。

睟:乾。

盛:大有,二,三+三,三+,芒種,鶉首,午,蕤賓。

居:家人。

法:井。

應:鹹,六十八,五,夏至,陰生。

迎:鹹,二,鬼。

遇:姤,一,柳。

灶:鼎,九,二十八,二十八,小暑,鶉火,未,林鐘。

大:豐。

廓:豐,四,星。

文:渙,九,張。

禮:履,四,六,三,大暑。

逃:遁。

唐:遁。

常:恆,七,二十三,二十六,立秋,鶉尾,申,夷則,九,翼。

度:節。

永:節。

昆:同人。

減:損,一,四十一,十七,處暑,九,軫。

唫:否。

守:否。

翕:巽,五十八;二十四,白露,壽星,酉,南呂。

聚:萃,七,角。翰考:軫角之間一度,與《太玄》錯。此歷蓋本《漢志》。

積:大畜。

飾:賁,八,三十六,十五,秋分。

疑:觀,四,亢。

視:觀。

沈:歸妹,四,氐。

內:歸妹,三,十三,二十二,寒露,大火,戌,元射。

去:無妄。

晦:明夷,七,房。

瞢:明夷,六,三十一,十三,霜降,八,心。

窮:困,九,尾。

割:剝。

止:艮。

堅:艮,一,八,二十,立冬,析木,亥,應鐘。

成:既濟,九,箕。

闕:噬嗑。

失:大過,四,二十六,十一,小雪。

劇:大過,四,鬥。

馴:坤。

將:未濟,八,三十八,大雪,星紀,子,黃鐘。

難:蹇。

勤:蹇。

養:頤。養,九之末。天度氣餘,猶有六十分二十四秒。踦,當四十分十六秒;嬴,當二十分八秒。

右許翰傳《太玄歷》,出溫公手錄經後,不著誰作本。疑準賁沈準觀翰,更定為觀為歸妹雲。弘治乙卯臘月,葑溪邢參觀於皋橋唐伯虎家。此本舊藏唐子畏家,後以贈錢君同愛。更無副本,唯賴此傳誦耳,錢君幸珍藏之。丁巳冬徐禎卿識

太玄圖告卷第十竟

#1『推』原作『惟』,據正文改。

#2『扦』原作『杝』,據《十三經注疏》改。

揚子云《太玄經》,今所行者,惟範望《解》。而溫公注本,雖明嘉靖間有刊本,然經文與注,均作大字書,其間舛殊甚。且其本世亦不多見焉。餘從秋塘張君處得影寫宋抄本,乃前明唐子畏家藏本。因即付梓,行款悉照原書。復浼顧君澗蘋重校一過,遇有疑似之處,仍存其舊,蓋慎之至也。自後讀子云書者,得溫公注本,而識所指歸矣。時嘉慶歲在戊午季冬月既望,五柳居主人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