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康熙晚年,廢太子、胤禛都看中“大將軍王”一職,為何給了胤禵?

2022-02-11由 樵夫廣微子 發表于 歷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晚年出任了一個重要的職務——大將軍王。在談到關於康熙究竟有意將大位傳給誰時,這個“大將軍王”似乎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不過有人也認為康熙之所以讓胤禵當這個大將軍王,其目的就是為了支開老十四,讓胤禛能夠順利的繼位,至於康熙其用意何在,我們不好猜測。

康熙晚年,廢太子、胤禛都看中“大將軍王”一職,為何給了胤禵?

不過,在清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上,“大將軍王”這個頭銜政治分量的確很重。胤禵也是有清一代以現任皇子身份擔任遠征大將軍的唯一一個例子。

用皇室親貴掌握兵權是清代的一個特色。但是,用現任皇子出任大將軍王掌握兵權、獨當一面的在康熙之前沒有,在康熙之後也沒有。康熙朝之前的順治朝,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曾任靖遠大將軍負責鎮壓四川的張獻忠所部,其時,豪格已經不是皇子,而是皇兄。康熙朝以福全、常寧佩戴大將軍印信征討噶爾丹,而福全、常寧都是現任皇帝的兄弟,而非皇子。

撫遠大將軍這一頭銜,康熙初年平定三藩時曾經授予大學士圖海,征討噶爾丹時曾授予裕親王福全,然而這兩次都比不了皇十四子胤禵出任大將軍王時威風八面。

胤禵出兵時,康熙在給外藩的一道上諭中一再強調:“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同時,也提到了胤禵的權威:“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即與朕當面訓示無異”。

由此可見,胤禵出任大將軍王如同康熙親臨,其政治分量自然也是極重的,自雍正以後,清朝的皇帝再也沒有將“大將軍王”這一稱號賦予任何現任皇子,這種不言自明的苦衷也能說明“大將軍王”的不同尋常之處。

那麼,康熙為何獨獨要派胤禵為大將軍王呢?

康熙晚年的西征的確是安撫西北的關鍵所在,問題是用不用現任皇子擔任大將軍王,康熙派遣胤禵西征的真實政治目的,其實也是另有所指的。

清代是靠武力奪取的天下,所以在宗室內部,軍功是一條重要的評判標準,這條標準在清初時尤其重要。例如皇太極死後,兩黃旗大臣出於擁戴皇子的目的推薦豪格為新皇帝,而多鐸、阿濟格等人則力推多爾袞,多爾袞能夠成為有力的競爭者,主要就是多爾袞的軍事建樹。

多爾袞在皇太極時期獲取了元代傳國玉璽、領兵入塞、松錦苦戰等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的主角地位無人可替代。不過到了康熙晚年,國家承平日久,軍功不再作為考察皇子的主要條件,然而,即便是這樣,軍功的潛在效能仍然不可忽視。

我們都知道康熙的皇長子胤褆之所以有覬覦儲位的心思,就是在於他除了年長之外,還有一點優勢其他皇子們並不具備,那就是他曾經作為伯父福全的副手出征噶爾丹,有著實際的軍事經驗,雖說那是一次鍛鍊最後也失敗了,但是積累了資歷。

太子胤礽被廢后,於康熙五十四年提出要出任大將軍一職,其目的也是想利用軍功而東山再起。因為有了大將軍這一職銜,並積累軍功,那也就等於有了恢復太子的希望。就連胤禛自己也曾有過爭奪大將軍王的企圖。由此可見,軍功對於皇儲冊立有著重要的作用。

結果我們都知道,康熙最後沒有把大將軍王給廢太子,也沒有示意胤禛出征,而是選擇了胤禵。西征此舉絕不僅僅是軍事需要,而是透過胤禵在西北完成既定目標,建立一定的功勳,藉此提升他的地位。

康熙晚年,廢太子、胤禛都看中“大將軍王”一職,為何給了胤禵?

那麼,從以上方面我們是否可以看出,康熙帝晚年在選儲時必定很糾結,至少在胤禵出任大將軍王時,還沒有屬意胤禛,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時在繼承皇位這個問題上,胤禵或許要優先於胤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