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2022-02-11由 卜說正史 發表于 歷史

說到儒學,大家很容易跟孔子聯絡到一起,孔子的生平我就不多做贅述了,孔子被尊稱為聖人,封建社會被淘汰之後,孔子也就被很多人所敵視了。而且還出現了像“孔老二”之類的侮辱性的評價,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孔子開創了儒學不假,但是後世的儒家學說卻是統治者為了政治目的,打著孔子的旗號創造的一種扭曲的道德準則。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上初中的時候,有在課本里看到有關論語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些雖然看起來沒說什麼大道理,但是可以看得出,孔子要表達的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可是隨著自己知曉了一些《論語》種零散的話,卻是發現了一些很難以理解的東西,作為新時代在黨的光輝和薰陶之下成長起來的人,看到《論語》之中,居然出現了一些很違背三觀的言論,有時候還被人稱作是中華傳統美德。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我們一個一個的說。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以德報怨”大家想必都聽過,難道這不違背常理嗎?這得是多大的心胸才能做到?而孔子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還正好就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以德報怨”最早出現在老子《道德經》中的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意思就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怎麼可能算是最妥善的辦法呢?意思很明確啊,就是以德報怨不是好辦法。在論語中出現的一次是: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段也很容易理解,以德報怨是別人說的,孔子說的是以直報怨,就是以一種公平公正的態度去對待怨恨,最後孔子說的也是“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我理解的意思就是,就事論事,看誰對誰錯,用現在的辦法就是報警或者去法院,當然了,小摩擦就算了,也算不上仇怨。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居然小時候聽說有人拿“以德報怨”當成是真理,說是什麼傳統美德,這哪裡算的上是“知之為知之”,有時候看到的,只不過是有些人,沒讀過幾句《論語》,就開動他靈活豐富的腦筋,斷章取義之後寫出來的段子。這不就是典型的“學而不思則殆”嗎?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還有句被大家爭議最多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批判小人,大家肯定是同意的,但是提到女子就事大了,對於現在這個講究男女平等的社會,這就是妥妥的侵犯女權啊,這也成了後世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而這句話白紙黑字,沒辦法懷疑這句話出自孔子之口的真實性,還有一些《論語》的註釋書,裡面明確表達的意思就是說《論語》教人怎麼做君子的,這也是孔子的思想,君子的對立面就是小人,所以不是君子就是小人。那這句話就把所有女人和大部分男人全給罵了,這算不算是海罵?

這實在是對於孔子思想極大的歪曲,也對人們起到了很大的誤導作用。

這句的原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看語境,其實就很明確了,也是有前提的,近之遠之都提到了。還有就是如果單從《論語》的原文中,我們沒辦法瞭解說這句話的具體背景,而《論語》的前後排列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因果關係。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衛國住了月餘,見到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沉迷於南子的美色,而身邊還有宦官雍渠這樣阿諛奉承的小人,於是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說出了一句“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 而小人與女子之說,應該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說出來的,這只是對衛靈公的一句警示罷了,並沒有詆譭女子的意思。因為孔子十分欣賞衛靈公,在《孔子家語》中明確的提到過孔子大力誇耀過衛靈公在處理朝政方面的賢明,而且,這句話也不一定對衛靈公說過,可能是離開的路上與弟子之間談話時所說。

但是這種言論有時候傳播的速度是很快的,大家也逐漸的開始摒棄孔子。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我們現在想要了解孔子,大多也只能在《論語》中去了解,《論語》充滿著勃勃的生氣,裡面記錄的都是一些生活化的東西,你甚至可以在其中看到孔子諸多弟子的性格特點,雖然只是一本小冊子,但是承載著的卻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經典。《論語》賦予人的,是內省自知的精神和對於求學的態度。

沒讀過幾本書,就開始腦補,那樣沒有任何意義,無腦的膜拜和無知的汙衊都是不明智的,不要去做“思而不學則殆”中的“殆”。

當然了,孔子也會犯錯,如果拿現代人的思想去看,他的思想有些也是不值得學習的,但是孔子是個人,正因為他會犯錯,我們才更加可以接受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我想,孔夫子也沒想過把自己神化,去做一個人人都頂禮膜拜的聖人。而後世的儒家學說更像是統治者打著孔子的旗號,為了政治目的所設立的一種手段,他們扭曲了孔子的本意,更改了社會的三觀,來換取自身的利益與統治。因為時間上面不好劃分,(主要是我懶得去分),所以,我通常就把孔學和儒家區分開。

《論語·顏淵》有這麼一段話:“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孔子的這句話意思就是,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個父親,而後面的“子”我覺得應該和孔子的“子”差不多意思吧,類似於學者,老師的稱呼,那就是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當然,也有理解成兒子的意思,這個其實無所謂,反正總體意思就是,國家制度是用來約束所有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所在,都應該有著符合自己身份的責任。這樣的說法當然是正確的。

可是到了漢章帝時期,卻被人扭曲了意思,變成了三綱五常中的東西,儒家的傳承也是在這時候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孔子的“君君臣臣”之說變成了一種上下級的秩序,導致後世儒生的看法,都籠罩在了君王專治的陰影之下。所有問題的出發點都變成了為君王服務,裹上了孔子的外衣,用來愚弄真正欣賞並且仰望孔夫子的所有人。

孔子的儒學核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這些人生哲學方面的沒什麼好說的,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用。在漢武帝之前,儒家的政治主張由於缺乏可行性,一直沒辦法得到統治者的青睞,直到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需要一套新的官方意識形態,開始了獨尊儒術的政策。因為在太平盛世的時期,儒家更傾向於用仁政來管理國家,而且儒傢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的改變面目。然而獨尊儒術只是喊喊口號罷了,法家的人照樣重用,開啟外儒內法的時代。法家思想,說白了就是帝王之術。其實對於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來說,法家的思想無疑是對於他們最有利的學說,但又不適合大規模的廣泛傳播,遇到事情的時候,法家可以提供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解決方案,自先秦開始就是用法家的思想來鞏固政權的。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儒家用來搖旗吶喊可以,真用來做什麼事就靠不住了。而後來的儒家學說就融入了法家的思想,接著什麼兵家、陰陽家等等,只要是對統治者有用的,都融入進去。

到這裡,雖然儒家思想已經不是孔子所創立的儒學了。但是卻也是符合當時社會現狀,雖然為統治者謀取利益,但在總體上還說的過去。

但是到了宋朝時期,因為扭曲了儒學最初的意思,已經不是“儒”了,而是變成了“懦”。使得整個宋王朝變得膽怯起來,被人欺負了也只能忍著。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再看看後來元朝時期,規範道德的“二十四孝”, 當然,裡面表達的中心思想是正確的,就是要對父母孝順。但是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簡直就是一篇恐怖小說合集,裡面太多讓人細思極恐的典故,這裡我就不說太多了,估計講出來都過不了審,你們想了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看。

其實,儒家思想最負面的問題,就是對政治上或者說對統治者盲目的依附甚至迷戀,這曾經是法家思想著重反對的一點,但是無奈的是隨著儒家的大行其道而流傳後世,這使得人們著重於個人的思想操守高於規則的約束力。而儒家也只不過是順應當時的社會現狀罷了,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人們對於儒家的解讀都是不一樣的,其實,每個時代只是借用儒家的名頭和基本思路,然後重新發明了一個新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封建社會的締造者?一個被誤會的聖人

孔子的儒學 ,並沒有後世儒家學說的詬病,再回頭看看孔子的《論語》,雖然只有短短一萬多字,相比一些動不動就幾百萬字的網路小說,簡直不值一提,但是,每次讀論語,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即便看上幾遍幾十遍,也只是覺得自己略知皮毛,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孔子的智慧,他的有些言論甚至是有些超出當時的年代太多,有著很超前的思想理念。

近代其實就有很多拉孔子出來做批判的,其實這就是不求甚解的笑話罷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