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寶寶發燒了,是不是一定要查血常規?

2022-02-06由 全科安醫生 發表于 歷史

小雨媽媽坐在我面前,一臉無奈地說,“為什麼每次小雨發燒看醫生,都會被要求做個血常規檢查呢?她才一歲多,每次扎手指都哭得驚天動地的。有時候醫生還沒有檢查喉嚨,也沒有聽診,就讓我們去驗血了。”

也有不少媽媽,會直接拿著別的醫院或者社群的血常規檢查結果,請我給出治療建議。

小雨媽媽的問題是:

“寶寶發燒了,是不是一定要查血常規?”

寶寶發燒了,是不是一定要查血常規?

血常規是臨床上簡便易行、出結果快的檢查,可以檢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血液有形成分的質和量及形態變化,幫助及時評估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以及初判嚴重程度,是目前兒科臨床用於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首選方法。

但是,是不是每個孩子每次生病發燒都需要做血常規檢查呢?

答案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

並非每個發燒的寶寶都要常規檢查血常規,而是因人而異

我們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的目的,是請醫生透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或實驗室檢查,對寶寶的感染情況做出判斷,識別出少見的、嚴重的細菌感染,給予及時的、針對性的治療。

有經驗的醫生,更重視的是寶寶的病史、症狀、體徵和狀態,而不是一來就靠著血常規等輔助檢查來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如果孩子有發熱,咽峽部多個皰疹潰瘍,最可能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皰疹性咽峽炎

如果孩子有發熱,口腔黏膜、手部、足部有多枚皰疹,最有可能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手足口病

如果孩子有發熱、下頜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並且咽喉部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最有可能的是鏈球菌感染導致的

鏈球菌咽炎

如果孩子有發熱、耳朵疼,檢耳鏡看見鼓膜後方膿性分泌物甚至鼓膜穿孔,最有可能的是細菌感染導致的

中耳炎

這些診斷,都是透過仔細詢問寶寶的病史症狀、檢查寶寶的體徵、觀察寶寶的狀態,再結合寶寶年齡、預防接種史等指標來判斷的,不需要做血常規檢查就能做出判斷,大多數情況下也不必要再透過血常規來驗證。

其次,血常規白細胞高,就一定表明是細菌感染嗎?答案也是否定的。這個內容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寫到。

昨天的文章中寫了寶寶發燒後,什麼情況下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出現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症狀去看醫生的寶寶,大多數需要血常規檢查。

寶寶發燒了,是不是一定要查血常規?

但事實上,很多媽媽們看到寶寶發燒會擔心和焦慮,常常會在寶寶一發熱時就帶去醫院看醫生。其中大部分的寶寶,都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所以,對於因發熱看醫生的多數寶寶來說,血常規不是必要的。

2019年英國NICE指南中提到,對於僅僅是“綠色”危險訊號(寶寶面板顏色正常,呼吸平穩,可以逗笑,對社交有反應,清醒,正常程度哭鬧,無脫水錶現),即沒有提示有嚴重感染的表現時,不用常規做血液檢查或者胸片檢查。

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絕大部分病人生病後會首先看全科醫生,寶寶發熱也不例外。全科醫生會根據自己的評估來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如果考慮病毒感染,更多會給予對症處理(緩解不適症狀,等待自愈),如果考慮細菌感染,會根據該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結合指南建議給予抗生素治療。

如果發現可能有嚴重細菌感染的線索,才會進行血常規等進一步檢查,必要時轉診到急診科或者兒科。

那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做血常規檢查呢?

第一,在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發熱的時候。

如果醫生透過詳細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的症狀或體徵提示可能的診斷,這時血常規應該作為輔助診斷的檢查。

第二,出現以下情況時,也需要檢查血常規:

3個月以下的寶寶體溫超過38度,

3到6個月寶寶體溫超過39度,

3個月以上發熱的寶寶,伴有一項以上“黃色”危險訊號(面板蒼白,無社交反應,活動減少,不能逗笑,反覆刺激才能清醒,寒戰,鼻翼扇動,呼吸急促,肺部溼羅音,氧飽和度下降,心動過速,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大於3秒,黏膜乾燥,不願進食,排尿減少,發燒超過5天,肢體或關節腫脹),

3個月以上發熱的寶寶,伴有一項以上“紅色”危險訊號(面板蒼白或青紫,面板彈性下降,無社交反應,看起來虛弱,不能喚醒,持續哭鬧,呼吸急促,呼吸時胸廓凹陷,囟門突出,脖子僵硬,癲癇狀態)時,

上述情況必須做血常規檢查。

寶寶發燒了,是不是一定要查血常規?

當出現這些症狀和體徵時,不僅要做血常規檢查,還要根據情況進一步做血培養、C反應蛋白、胸片等檢查。

總的來說,寶寶發熱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很多感染並不需要血常規檢查就可以做出診斷,也不能僅憑血常規指標就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醫生要結合寶寶的病史、症狀、體徵、狀態來綜合判斷,不能完全依賴血常規檢查結果。血常規只是在必要時作為輔助檢查,為醫生的判斷作參考。

參考文獻:

[1] 2019NICE指南:5歲以下兒童發熱的評估和初期管理

[2] 2016ACR適宜性標準:兒童無源性或不明原因發熱

[3] 鞠秀麗。血常規在感染判定的價值,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20,27(3)

安醫生:全科副主任醫師,兒科碩士,紐西蘭幼兒教育碩士,心理治療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