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2022-02-05由 鄧海春 發表于 歷史

如果說這世上有哪一對父母的寵愛最難得到,那皇家總會擠進排行榜的前三。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有清一代不僅有最令人深惡痛絕的封建體制,更有血腥故事奇多的宮闈。無論是康熙朝九子奪嫡的悲劇,還是清末慈禧干政而皇帝失勢,統治者的冷酷都化作了最重要的催化劑,引得宮闈之中的人們為了權勢鬥得你死我活。但凡事也常有例外——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道光皇帝就曾“莫名其妙”地得到祖父與父親的喜愛,進而順風順水地成為了帝王。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一、嘉慶崩殂與道光繼位

嘉慶二十五年(1820)夏,酷暑的燥熱逐漸散去,於熱河行宮避暑的嘉慶帝卻突然向朝堂這口熱油鍋裡潑入一盆冷水——這位彼時天下最尊貴的男子,突然於一座小小行宮暴斃。

嘉慶帝一生共育有五子,其中長子(早夭)和幼子出自皇貴妃,另外三子則皆是嫡子。尤其是皇二子旻寧,其母是嘉慶帝的原配皇后,是大清無可爭議的嫡長子。因而哪怕嘉慶帝是突然暴斃,旻寧按照身份地位和嫡長子繼承的傳統也應當是最有資格繼位的人。但因為嘉慶帝是猝然逝世,旻寧留給很多人的印象也是一個沒有大智慧的普通人,故而嘉慶帝之嫡長子在其暴斃後繼位,反倒成了一個引發爭議的謎團。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綜合官方史料及民間野史,嘉慶帝的辭世絕對算是突然。向來身體健壯的他即便年近花甲,也尚未在宮中準備製作棺木的良材,更別說逐字逐句定下遺詔。因而嘉慶帝去逝,一些朝臣根本不知道該找誰接下璽印——畢竟此時只有諸皇子,並無得到正式確認的皇太子——道光帝后來也親自承認所謂嘉慶帝留下的遺詔是權臣為幫助自己繼位而代擬的文書。

於是坊間就有了這樣的質疑:旻寧雖有嫡長子的身份,但才學平庸,憑什麼能得到包括並非親生母親的皇太后在內的朝野的支援,直接擊敗同樣適齡的皇太后親子皇三子?就憑乾隆帝和嘉慶帝對他的那“莫名其妙”的寵愛嗎?

二、乾隆寵愛與道光之為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嘉慶帝暴斃的檔口,朝臣按制支援新帝繼位是常態。而在嘉慶帝來不及制定遺詔的情況下,旻寧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本是無可爭議地遵循了祖制。至於他所獲得的來自乾隆帝和嘉慶帝的寵愛,其實亦是不容質疑事實。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道光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彼時嘉慶帝早已被乾隆確立為繼承人。道光帝作為嘉慶帝的嫡長子,自然會得到乾隆帝的更多關注。且乾隆時,適齡皇子入尚書房學習已是定式。本身就關注晚輩學業的乾隆在尚書房也留個心眼,進而聽到萬承風、汪廷珍等對旻寧這個小孫子的稱讚,亦是水到渠成。

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旻寧於一次圍獵中的表現更是讓乾隆帝對這個小孫子讚不絕口,絲毫不遮掩對其的喜愛與期望。圍獵時,年僅十歲的旻寧憑一己之力射中一匹野鹿,令乾隆想起曾經十二歲的自己也有這般的生氣勃勃:“老我策驄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後來乾隆讓位於嘉慶帝,旻寧作為嫡長子繼續得到乾隆帝的寵愛。且直至乾隆去世,旻寧在乾隆心中才學兼備的形象都沒有受到動搖。因而要質疑道光帝作為孫輩在乾隆帝心中的分量,翻遍古籍也很難找出證據。

三、嘉慶偏愛與道光之失

那質疑不了乾隆對道光帝的態度,嘉慶帝對道光的態度又存在什麼引人生疑的地方嗎?在乾隆帝逝世前,嘉慶帝既做過皇子,也做過帝王。為皇子時,嘉慶帝自己的將來都還充滿不確定,乾隆帝要是喜歡自己的孩子,嘉慶帝偏袒旻寧都怕偏袒得不到位。而在繼位的前幾年,嘉慶帝雖為皇帝,卻不得不在很多大事上繼續以乾隆帝為尊。故而乾隆欣賞旻寧,皇三子又尚在襁褓,嘉慶帝繼續寵愛旻寧也是最合適的選擇。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至於乾隆帝死後,逐漸掌握大權的嘉慶帝對於旻寧的態度自然可以發生轉變。但此時的旻寧依舊爭氣:身為嫡長子的他不僅在才學方面繼續保持著高水平,還屢屢立功,贏得了嘉慶帝“忠孝兼備”的讚譽。

故而與另三位弟弟相比,嘉慶帝崩殂時,旻寧不僅是年齡和身份最適合繼位的皇子,更是得到乾隆帝與嘉慶帝兩代帝王明言認可的優秀後輩。不是他繼位,嘉慶帝的其他子嗣更難服眾。

道光皇帝似乎並不出眾,為何爺爺乾隆和父親嘉慶,都對他很肯定?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道光帝當初真的憑藉才學深得乾隆與嘉慶二帝的偏愛,那麼世間又為何會有質疑其能力的觀點?這其實恐怕不與乾隆帝或嘉慶帝有關,而與道光帝在繼位後的一些政績有關。

其實一說起“道光”,很多人首先想起的並非道光帝,而是道光二十年(1840)的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了飽受屈辱的近代百年。而因為屈辱百年從道光帝在位時開啟,道光帝政治上的失敗便成為了他一生最引人注目的那一面。他年幼時的聰慧、嫡長子的身份,以及乾隆帝和嘉慶帝對他的寵愛,在民族屈辱面前皆變得一文不值……道光帝確實不是一位能與秦皇漢武比肩的封建皇帝,但我們也不可杜撰因果,將其早年經歷與中年政績混作一團。不然歷史恐難為歷史,而只是一團亂麻。

參考資料:

[1]張安東。試論道光帝[J]。安徽大學學報,1997(05):101-104。

[2]白傑。道光繼位之謎[J]。紫禁城,1996(02):19-20。

[3]張玉芬。道光繼位擇儲始末[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1(03):72-77。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