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袁世凱的崛起,是那個扭曲的時代成就了一個人的野心

2022-01-29由 浪子心語 發表于 歷史

袁世凱,字慰庭(又作慰亭、慰廷),別號容庵,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185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故人又稱之為袁項城。

袁世凱的崛起,是那個扭曲的時代成就了一個人的野心

袁世凱

1880年冬天,慶軍統領吳長慶督辦山東海防,年輕的袁世凱離開家鄉,來到山東從軍。1882年6月,朝鮮發生兵變,請求清政府派兵鎮壓,直隸總督張樹聲乃派吳長慶率軍前往,剿平亂事。事後,吳長慶以“治軍嚴肅,排程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16字獎語,列袁世凱為首攻,諮請李鴻章、張樹聲會奉請獎。九月初一,袁世凱奉旨以同知用,並賜花翎。

就袁世凱來說,朝鮮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飛黃騰達的起步點。世人以為袁世凱是從天津小站練兵起家,其實如果袁世凱沒有在朝鮮的功勞和成就,就得不到朝廷的賞識,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自然沒有天津小站練兵的機會。

清朝在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以前,有過三種軍制:最早的是“旗兵”和“綠營”;到了曾國藩組織鄉團後,所謂湘軍、淮軍,官方正式名稱叫做“勇營”。

旗兵是清王朝的原始軍制。

旗營的官兵是世襲制度,傳襲百年,早已腐敗不堪,有人列名行伍竟不識弓弩為何物。光緒中葉,外侮日亟,滿族有遠見的王公大臣,乃有整頓旗營之議,派遣八旗子弟出洋留學,如蔭昌、良弼等都是。同時積極整理各省駐防旗兵,挑選精壯士兵編成“八旗練營”,有“洋槍兵隊”、“洋槍馬隊”、“備練馬隊”、“洋槍步隊”等編制,聘任教官為新式的訓練。可是八旗子弟嬌養已慣,滿洲人當年勇武矯健的風氣已經完全喪失,所以整頓自整頓,旗營的腐化已至不可救藥的程度。

綠營的制度完全依照明朝,官兵全是漢族,因為所用的旗子顏色是綠的,所以稱為綠營。歸兵部統轄。到清末綠營缺額在半數以上,也是腐化已極。

旗營、綠營已形同虛設,曾國藩招募漢族人士編練“勇營”,就是後來名噪一時、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湘軍和淮軍。湘淮兩軍雖恃功而驕,但數次對外戰爭,全一敗塗地,舊軍的劣勢完全暴露無遺,於是清廷下決心組建新軍。

袁世凱的崛起,是那個扭曲的時代成就了一個人的野心

李鴻章

李鴻章在直隸總督任上就銳意摹仿西方練兵,辦了一個天津武備學堂,由戈登代為購置新式武器,聘請德國軍官為教練,由滿人蔭昌為總辦。可惜軍事教育和軍隊組織並不能有效配合,因此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被分派到淮軍的各軍去擔任教習,教練新操,而軍隊指揮權則仍舊在舊統帥手中,一切戰略戰術依然陳舊,因此甲午海戰,淮軍一再敗退,淮軍中最有名的盛軍統領衛汝貴全軍覆滅。這時清廷上下恍然大悟,僅只是仿效西法練兵還不夠,整軍經武必須徹底的大改革。於是兩江總督張之洞首先練自強軍於吳淞,聘用德國教官,一切規模體制全部仿效德軍。另一方面在北洋操練定武軍十營,假小站舊日盛軍的營地為練兵場。盛軍原在小站屯田,所以有完整的營房和已開墾的稻田,由於盛軍覆沒於中日甲午戰爭,因此小站也隨之荒廢,定武軍即以此為營房。

袁世凱的崛起,是那個扭曲的時代成就了一個人的野心

榮祿

1895年,醇親王奕劻和軍機大臣翁同龢、李鴻章、榮祿會商奏請改革軍制,逐步訓練新軍以代替完全不能“保清衛國”的綠營,於是便在北京附近訓練新軍。這時直隸總督是王文韶。清廷最初是派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到小站練兵,這支軍隊命名“定武軍”,聘請德國人漢納要擔任教官。幾個月後,胡燏棻遷調為蘆漢鐵路督辦,於是滿清政府改派袁世凱以浙江溫處道頭銜,留在小站接統定武軍,改名為“新式陸軍”。定武軍原有4000餘人,袁世凱接統後便擴充為7000人,成立了“新建陸軍督練處”。

由於小站練兵完全新式,名目繁多,花錢自然也不少,因此被朝廷守舊人物所攻擊。1896年御史胡景桂上章參劾,認為小站兵事浪費國庫。清廷派榮祿到小站詳細檢閱,同時考查訓練進步情形。榮祿當時是慈禧的紅人,他視察得非常仔細,也因此更深一步賞識袁世凱的才幹,和他所練新軍的成就。

袁世凱的崛起,是那個扭曲的時代成就了一個人的野心

王文韶

榮祿的報告到了慈禧和光緒手中,這兩位最具權威的人物也對袁世凱有了深刻的印象。

光緒這時銳意革新,雖然他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但他能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建議。袁世凱因為操練新軍頗有成績,加上他過去在朝鮮的種種表現,使光緒開始對這個小小道員有了好感。

慈禧也對袁世凱有了認識,因為她對於榮祿的話是不懷疑的,榮祿曾親自看過袁世凱的練軍工作,並且對袁世凱甚有好評,則袁世凱的能幹有為是必然的了。

小站練兵給了袁世凱表現能力的機會,有了建立羽翼的條件,徐世昌、唐紹儀、馮國璋、段祺瑞等成了他的幕僚,也使他獲得了那個時代最有權勢的人物對他的重視。慈禧特賞賜袁世凱在西苑門內騎馬和乘坐拖船,這些特權都是對一個大臣的無比殊榮。

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光緒帝組織康有為等進行變法。1895年8月,維新派成立“強學會”,宣傳“新政”。袁世凱表面上假意支援維新派,於是也加入強學會,但是他深知慈禧與光緒的矛盾。1898年6月光緒帝釋出詔書,實行變法,這大大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8月初,京津地區盛傳,慈禧要借天津閱兵之際廢黜光緒帝,維新派沒有軍事實力,情急之下,譚嗣同冒險夜訪袁世凱。袁世凱是個聰明機警、同時政治觸角很敏銳的人,他所作的決定,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地思考和考慮的,同時也是衡量過成功和失敗的輕重。要知道當時的袁世凱是一個新舊兩派的牆頭草人物,他在新派中還是個守舊的。他如果擁戴光緒成功,大功只在康、梁、譚等人之下,何況與維新人物共事,無論在學識和政見上都屈居康、梁、譚之下;可是如果他出賣光緒和維新派,則他就是第一大功,在守舊派諸人物當中,除了李鴻章外,他便是第一號人物。他們完全不把守舊派的人放在眼中。在新舊兩派之間的選擇,投奔守舊派對他是有利的,因此他向榮祿告密,出賣了維新派。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攜帶光緒狼狽西逃,袁世凱聞訊,撥款十萬兩銀子送上。不久慈禧逃到西安,袁世凱就越發殷勤,派人把各種物品、綢緞等共計107車送到西安。同時他還以個人名義通電各省,促請向西安解餉貢物。正陷入艱難竭蹶中的慈禧太后,對此不禁涕淚交流、感激不盡。1903年春,榮祿臨死之前,袁世凱就揣摩到奕劻將要進入軍機處,代替榮祿的位置,馬上派親信送去十萬兩銀子的支票,交到奕劻的手裡,給自己找了一個堅定的靠山。袁世凱就是這樣獲得那拉氏的慶幸和榮祿、奕劻等當權貴族的信賴,從而打通了走向攬權和樹立自己權勢的道路。

同時,袁世凱勢力的崛起,也是同帝國主義的支援分不開的。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蓬勃興起的時候,帝國主義就希望清政府撤換毓賢,而任命袁世凱為山東巡撫。袁世凱一到山東就執行“護洋人而剿拳匪”的方針,瘋狂地鎮壓山東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他的這一舉動既迎合了朝廷的需要,也得到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歡心。1901年11月李鴻章病重時,他們莫衷一是,要求清政府任用袁世凱接替李鴻章。一位德國公使穆默,曾對張之洞說:“北洋遺缺非袁撫不可”。

1901年11月7日,慈禧等在回京途中接到李鴻章於午刻逝世的訊息,頓有梁傾棟折的感覺,慈禧和光緒立即召見榮祿等大臣,決定了一個重大的人事變動:調山東巡撫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這一年袁世凱43歲,與當時的有名望的大臣和督撫比,實在太年輕了;因為他的三位前任,榮祿已快70歲,李鴻章79歲,王文韶68歲,袁世凱的年齡足夠做這三位前任總督的兒子。

袁世凱一到任,就奏請撥款100萬兩,作為擴充新軍的餉需。1902年至1905年,袁世凱陸續編成北洋六鎮,共計兵額六、七萬人。袁世凱以北洋六鎮作為政治資本,左右朝政,是繼曾國藩、李鴻章之後而起的又一個勢力代表,成為清朝末年一支不可小瞧的力量,在滿清王朝軍事體制中獨當一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