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霧幕後的國家 (連載)

2022-01-26由 漢唐春秋 發表于 歷史

“高麗”取“山高水麗”之意,雅俗共賞,是朝鮮民族的另外一個名稱。

在朝鮮人民之中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諺語 ——朝鮮是“鯨魚群中的一隻蝦米”。

霧幕後的國家 (連載)

朝鮮 ——這個霧幕後的國家,長久以來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朝鮮之名稱,最早見於公元前七世紀的史籍上,我國《史記》、《漢書》中均有記載。《漢書﹒地理志》記載:箕子去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以後的《東國輿地勝覽》中又載,朝鮮“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鮮,故名朝鮮”。朝鮮,是“朝日鮮明”之意,即朝日鮮明之國、清晨之國或晨曦清亮之國。

“高麗”取“山高水麗”之意,雅俗共賞,是朝鮮民族的另外一個名稱。在現代英語中,不論是朝鮮還是韓國,都使用同一個譯名,那就是 ——高麗(Korea)。由於朝鮮民族喜穿白袍,所以也被人稱為“白袍之國”。

朝鮮之總面積約為22萬餘平方公里,它東臨日本海,西臨黃海,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列島相對,北邊透過鴨綠江、圖們江與我國東北毗連,邊界長約1300公里,東北端尚有十幾公里與俄羅斯接壤。朝鮮南北長約2100朝鮮裡(合840公里),東西寬約900朝鮮裡(合360公里),兩者相加為3000朝鮮裡,境內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故有“三千里錦繡江山”之美稱。

朝鮮半島地處中國、俄羅斯、日本三國之間的東亞交通咽喉,扼日本海與黃海、東海的海上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從地圖上看,朝鮮半島從亞洲東部向南伸出,如果把它看作是一把利劍的話,則劍尖正好對準了日本的心臟地區;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座橋的話,它就是通往中國東北、撲向中國腹地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咽喉。因此,在歷史上,當中國強盛時,朝鮮是中國的藩屬;當沙俄東侵時,它要在朝鮮尋求不凍港;而當日本走上帝國主義道路時,朝鮮半島就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亞洲大陸最便捷的一塊跳板,因此它也就成為亞洲大陸抵禦帝國主義侵略的一個重要屏障。

在歷史上,朝鮮由於受半島地理條件的限制,除了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絡之外,基本上處於封閉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過著與世隔絕的淳樸生活,保持著獨特的民族發展軌跡,因此朝鮮也被西方世界稱之為“隱士般的國度”。

但是,由於朝鮮所處的大國夾縫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朝鮮半島始終處於歷史風暴的中心。在朝鮮人民中曾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諺語 ——朝鮮是“鯨魚群中的一隻蝦米”。

約公元前三世紀至一世紀,朝鮮半島中南部逐漸形成了奴隸制國家 ——辰國。公元一世紀前後,朝鮮半島上又出現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封建國家,史稱“三國時期”,這三個國家鼎足而立三百多年,爭鬥不休。直到公元737年,新羅王國先後滅亡了百濟和高句麗,並在中國唐王朝的幫助下,統一了朝鮮半島大部。公元918年,高麗王朝取代新羅,統一了整個半島,定都於半島中部的開京,也就是今天的開城。

公元十四世紀末,李氏(李成桂)王朝推翻了高麗王朝後,又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於漢陽,即今天的漢城。李氏王朝共歷二十六代國君,是古朝鮮的盛世。隨後,朝鮮國勢日衰。到了十六世紀末期,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率軍入侵朝鮮,“圖朝鮮,窺視中華”,發誓“徵韓代明”,“三國歸一”,然而卻遭到了朝鮮軍民和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碰得頭破血流。朝鮮人民進行了數世紀的反侵略戰爭。

公元1897年,李氏王朝改國號為大韓,不過時間很短。後來,朝鮮內憂外患交集。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逐步控制了朝鮮半島。1905年11月11日,日本威逼朝鮮政府簽訂了“乙巳保護條約”,從此,“朝日鮮明”黯然失色,三千里錦繡江山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910年8月,日本人撕下虛偽的面紗,赤裸裸地吞併了朝鮮,並且以殘酷的暴力手段使朝鮮半島變成了半工業化的日本殖民地,許多最聰穎的朝鮮青年被迫成為日本軍隊的軍官。朝鮮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起義,但都被殘酷無情地鎮壓。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人的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然而半島的命運卻被東西方大國所主宰,朝鮮人民的命運又陷入了歷史的迷霧之中,朝鮮民族也又一次開始了與命運抗爭、搏擊的歷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