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樣的老師,太牛了——跟著李叔同學做教師

2022-01-20由 孫仕滿 發表于 歷史

我是在讀《細說民國大文人》一書中較為詳細地瞭解了李叔同(弘一法師),他是牛人,只要學什麼就達到了別人無法超越的境界。不僅文學藝術造詣高,就是品德也高,哲學研究得透,有一種高深莫測之感。後來,他覺得塵世間的東西都學完了,乾脆躲在廟宇裡研究佛學,不給世人玩了。

這樣的老師,太牛了——跟著李叔同學做教師

李叔同的“鞠躬”,讓學生深有感觸——寧受夏戇(夏丏尊)一頓罵,不受叔同一鞠躬。

李叔同上音樂課時,一個學生在偷看別的書,他沒有立即點破。下課後別的學生都出去了,他溫和地對這位學生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別的書。”說完,微微一鞠躬,學生站在原地羞愧難當。

又一次音樂課,學生把痰吐在地板上。李叔同看到卻不作聲,下課把這位學生叫住,說:“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說過之後,又是微微一鞠躬。

還有一次,最後出去的一位學生把門一拉,發出很大的響聲。李叔同滿臉和氣地把他叫回去,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溫和地說:“下次走出教室,輕輕地關上門。”說完又一鞠躬,然後把學生送出門,自己輕輕地把門關上了。

這樣的老師,太牛了——跟著李叔同學做教師

這種教育似乎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但是我們與李叔同做得又有些不同。或許,我們最為不同的就是那種“很輕而嚴肅的聲音”,缺少的是“溫和”。而能夠控制情緒,嚴而有度的做法,更耐人尋味。

這一“殺手鐧”,看似教育學生的方法,誰都能夠學得,但是如果付諸實踐,很多人卻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李叔同的“鞠躬”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對人的尊重,是對學生心理的高度揣摩基礎上而採取的教育方式,恰如高山面對空谷裡一塊石頭的關懷,博大精深才是其教育的精髓。

因此,為師者一定內心深處對學生有深切的愛。李叔同能夠在上課之前就能夠千方百計把學生的姓名與肖像掛起鉤來(那個年代學生是否有照片也難說),這背後需要多長時間精心的準備。能夠把學生的點點細節都擺在心上,怎麼能得不到學生的尊重呢?

這樣的老師,太牛了——跟著李叔同學做教師

教師得到學生的尊重,當然與學識有關。一名學識淵博的教師,出口成章,落筆成花,旁徵博引,學生被老師吸引,怎麼會遊離於課堂之外呢?怕就怕在很多教師,對教學內容研而不深,就課本講課本,不敢多說,不敢正面迴應學生的問題,教學無新鮮無變化,學生懨懨欲睡也就很正常了。

我們要做一個有學識的教師,要做一個有趣味的人。我們要多讀一些,多練就一些本領。學科的知識要儘可能精深,文學藝術的東西也要多學一些,讓自己的修養更深遠一些。教師本身就是最好的教科書,當我們本身散發著光芒,學生自然會感受溫暖,也會變得更加陽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