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2022-01-11由 瘋趣歷史 發表于 歷史

中國人對高麗這個國號並不陌生,因為它就是我國的東北鄰居朝鮮/韓國古代的一個朝代名。現在,產自朝鮮半島的紅參被稱作高麗參,金日成曾經提議南北以聯邦方式統一之後國號叫“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朝鮮的航空叫做“高麗航空”;韓國也有很多以高麗命名的機構、企業,例如高麗大學等。就是朝鮮和韓國的國名Korea,也是“高麗”的音譯,本來拼作“Corea”,日本在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的時候改為Korea,因為日本Japan的首字母是J,日本不想朝鮮排在日本前面,所以改C為K。迄今朝鮮韓國還在爭取恢復原拼寫。

這一切,無不彰顯朝鮮半島與高麗的密切關係。但是你可知道,歷史上有兩個叫做高麗的政權,一個是高句麗(公元前8年—668年),史書上常被簡稱為高麗(高氏高麗),另一個是高麗王朝(王氏高麗,公元918年—1392年)。兩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呢?朝鮮/韓國認為高句麗是朝鮮/韓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而中國認為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到底真相如何?

一、高句麗(高氏高麗)主要民族:濊貊人、扶余人

高句麗是亞洲地區存續時間最長的政權之一,從公元前1世紀西漢晚期開始建國,到公元7世紀,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共同攻滅為止,歷時800年左右。其版圖變動也很大,從早期的一小塊,但擴充套件到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隨著勢力的伸縮,政治重心也不斷移動。最早是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五女山城),後來相繼遷往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最後遷往平壤城(今朝鮮平壤東北)及長安城(今朝鮮平壤市區)。

1、初期發展

高句麗又稱高句驪,公元前107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設立高句麗縣。據中國史書,前8年,高朱蒙被封為高句驪侯,這是高句麗建國的開始。這一點與出土高慈墓誌銘完全一致。不過朝鮮史書稱其建國時間為公元前37年。到了喜歡改名的王莽統治時期,高句麗一度被王莽改為下句麗。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韓國電影《朱蒙》劇照

高句麗初期的擴張,漢朝政府和扶余多次聯手對付高句麗。公元244年曹魏派毌丘儉等人摧毀其王城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王逃走,幾乎亡國。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西漢高句麗縣位置

2、走向鼎盛

過了70年高句麗重修丸都城,多次侵擾臨近地區。公元5世紀好太王霸佔了遼東地區、降服扶余、進攻百濟,並和倭在朝鮮半島南部爭鋒,迄今仍留存有“好太王碑記”記載好太王高談德的“歷史功績”。所以也是韓國影視作品裡“遼東自古是韓國領土”、“韓國是日本宗主國”的來歷。韓國有軍艦叫“廣開土大王”號就是以他封號命名。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南北朝時期的高句麗

3、隋唐討伐

高句麗多次對中原和朝鮮半島南部造成威脅,隋朝統一之後,決心除去這個威脅,沒有成功,反而導致隋末的動亂,隋朝滅亡。韓國有軍艦就是那時候高句麗詐降名將“乙支文德”命名。

唐朝建立之後繼續對高句麗用兵,其中唐太宗曾經親自率領軍隊出征,戰果豐碩。韓國有軍艦就以高句麗抵抗唐朝軍隊的將領楊萬春(祖上漢族)命名。到唐高宗時期,唐朝滅高句麗盟友百濟,使得高句麗處於孤立無援狀態。到公元668年,唐軍攻破平壤,高句麗亡國。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唐朝東征高句麗

唐朝滅亡高句麗之後,建立安東都護府,根據中國史書記載,其人民大多被遷往江淮以南,江漢地區,山西和隴右地區。小部分流入渤海國,還有部分被新羅所統治。新羅領土侷限於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像唐朝名將高仙芝和高官王毛仲等人就是高句麗人。唐朝地方割據軍閥李正己也是高句麗人,曾割據山東等地。所以有的韓國曆史書把那時的山東也劃入自己版圖,稱“西百濟”。但是這根本不符合歷史,李正己並未把自己當做百濟官員,與隔海相望的百濟也沒有關係。

4、簡稱高麗

南北朝開始,在中國史書中,高句麗寫作稱高麗。《北齊書》、《南齊書》均出現此名稱呼高句麗,至於原因,學者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高句麗自己改名了,也有人說是史書的簡稱——曾經把高句麗簡稱為 “句麗 ” 、 “ 句驪 ”。隋唐史書基本稱之為“高麗”,少數稱之為“高句麗”。

後世為了防止與王建建立的高麗王朝混淆,因其國王姓高,稱之為“高氏高麗”。朝鮮韓國曆史書稱高句麗、百濟、新羅並立時期為“三國時代”。

二、高麗(王氏高麗)主要民族:馬韓、辰韓、弁韓

1、王建建國

高句麗亡國之後,公元901年,新羅貴族弓裔借高句麗之名在半島中部建立政權,後相繼改國號為摩震、泰封。史稱後高句麗。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高麗太祖王建

918年泰封國王建被起事的部將擁立為王,建立高麗王朝,定都開京(今開成)。先後滅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和後百濟。據朝鮮史書記載,王建之所以定名高麗,是為了借高句麗的威名。其實後高句麗和王氏高麗,其人民主體都是馬韓、辰韓、弁韓後裔朝鮮人。

2、稱臣中原

在高麗歷史上,曾多次和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入侵勢力發生戰爭。11世紀後期開始修築千里長城,北鄰遼、金。12世紀把西北邊境推到鴨綠江一帶。高麗先後向五代、遼、北宋、金、蒙古、明稱臣。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元朝時期高麗版圖

1270年元軍入侵,高麗全面臣服。1274年和1281年,元朝兩次透過朝鮮半島入侵日本,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是高麗的緊密配合贏得了元朝的勝任。

3、改朝換代

元朝末年,中國境內各路豪傑起兵反元,高麗乘機驅逐元朝勢力。並打敗元軍的入侵。1370年接受明朝冊封,明朝稱其為“高山麗水”之國,故“賜名”高麗。高麗東北領土擴張到甲州、吉州一帶。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蒙古進軍高麗

但是1374年,高麗恭愍王被侍衛所殺,明朝所派使者也被殺。明朝和高麗關係惡化。1388年發生鐵嶺衛爭端,高麗派大將李成桂進攻明朝,李成桂到鴨綠江後抗命造反。1392年李成桂當上國王,仍然沿用高麗國名。直到第二年,朱元璋“賜”國號為“朝鮮”,即朝日鮮明的意思。但是明朝和朝鮮矛盾仍在。直到明成祖朱棣上臺之後,兩國恢復友好關係。

4、三韓後裔

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叫馬韓、辰韓、弁韓,統稱三韓。後來三韓建立新羅、百濟等政權。王氏高麗的人民就是三韓人後裔,在朝鮮民族形成過程中,三韓是主體,又吸收了周邊漢人、倭人、濊貊人、女真等民族,最終形成朝鮮民族。

三、意在“間島”

那麼為什麼韓國喜歡故意混淆高句麗和王氏高麗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高句麗存續時間長,影響廣大,長期影響中原政權的安危。藉助高句麗之名,有助於國威。所以後高句麗、高麗王朝定名的時候均有此意。

第二、領土問題。二戰以來,因為韓國地處朝鮮半島南部,所以一直偏重宣傳三韓文化,把高句麗比作“北方威脅”的朝鮮等。由於高句麗版圖曾經涵蓋中國東北很多地區和朝鮮半島中北部,後來韓國才重視高句麗在申索領土中的作用。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韓國申索的“間島”

首先是“間島”問題,韓國所說的間島,指的是今天延邊州。日本殖民朝鮮的時候,故意製造了這個領土爭議。這裡的朝鮮族是在清朝末年越過邊界進入中國開墾而形成的,是遷入民族。1909年9月4日中日簽訂《圖們江清韓界務條款》確認此處為中國領土。在韓國的歷史上,沒有一個政權統治範圍超越過朝鮮半島,沒有統治國延邊,但是因為是高句麗曾經統治過這裡,那麼,把高句麗納入自己的歷史範疇,有助於領土申索。

撞名了!這些民族/國家讓你傻傻分不清(三)

一些韓國人的領土主張

其次是所謂“滿洲”問題,因為高句麗建國者是北扶余來的,所以有韓國人編造了“滿洲故土論”。1992年中韓建交,竟然有韓國遊客掛著“故土恢復”的旗幟來中國東北。

第三、李承晚和朴正熙政權時期反華的需要,那時候的韓國曆史學家李瑄根第一次提出滿洲是“韓國民族的故土”。在現行的歷史教科書中,也有古朝鮮曾支配滿洲地區。其實在朝鮮北部出土的燕國使用的明刀錢很多,證明那時候中原勢力已經統治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三韓勢力僅限於朝鮮半島南部而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