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如何讓糧食。得到更多保障。

2021-12-31由 任生財影視 發表于 歷史

糧食問題曾是千百年來困擾人類和歷朝歷代統治者的“天”字號的大問題,它不僅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安危,也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安定。之所以有“民以食為天”之說大概源自於此。由於農業是為人類提供所需食物的基礎產業,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比較好的調動;隨著種子革命和化肥革命的深入,加上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生產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國的糧食供應由過去長期的短缺轉為供過於求,一個千百年來沒有解決好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我國糧食生產波動很大,人口呈剛性增長。1994年,有一個叫做萊斯特·布朗的美國學者寫了一篇文章《誰來養活中國?》,聲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當時這篇文章在國內是被猛烈批判的,被定性為“中國威脅論”,但大家不要忘記我國解決溫飽問題也只是近三十年的時間,而且是低水平的溫飽,距最近一次的糧食危機距並不遙遠,建國後發生在1959~1961年的糧食危機給國人帶來的傷痛至今還刻骨銘心。所以說糧食安全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頭等大事,馬虎不得。

我國政府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

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8次下發指導農業發展的中央一號檔案,不斷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有效調動和激發了各級政府及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食物供給日益豐富,供需基本平衡。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我國糧食供需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從供求來看,近些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豐收,2011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57121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但從需求來看,人口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國的糧食總供給趕不上總需求的增長,供需出現的缺口需要透過進口來解決。

從價格來看,近些年來,由於農資價格不斷上漲,當前國內市場上的主要糧食品種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2011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平均比上年上漲5。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8%。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幅度更是高於去年,尤其是食品價格。

從糧食區域結構看,我國糧食生產繼續向優勢區域集中,區域間的糧食供需差異對糧食流通形成壓力。同時我國糧食庫存品種結構與消費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