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2022-03-06由 果蜜林 發表于 歷史

從殲一5到殲一20,國產戰機的發展研製已有近70年,從亞音速到超音速、從非隱身到隱身、從第一代到第五代、從艱辛到輝煌。

在國產戰機的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航空人,不辭辛苦,在逆境中負重前行,在奮鬥中書寫著屬於中國航空業的燦爛詩篇。

一、殲一5,國產戰機的啟航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一5是上世紀50年代,由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在參考了蘇聯米格-17戰機後,研製出來的一款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款戰鬥機。

1956年月7月19日,中國試飛員吳克明駕駛著殲一5原型機首飛成功,殲-5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之一。

殲-5服役之後,就開始大量裝備我國空軍部隊,在數次的實戰中,殲-5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先後擊落過F-84、F-86、RB-57、P2V-7等多種型號戰機。

二、殲一6 守衛祖國海空近半個世紀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6是我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米格-19的基礎上研製出的一款超音速戰鬥機,軍迷們都親切地稱其為“六爺”,殲-6也是我國研製出的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在我國的航空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殲-6作為曾經我國空軍、海軍的絕對主力戰機,服役時間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服役期間,殲-6也取得過輝煌的戰績,在多次實戰中,共擊落敵機20多架,且自身未有一架被擊落。

2010年6月12日,殲-6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行列,結束了它光榮的一生。

三、殲一7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1969年6月16日,殲-7首架原型機首飛成功。之後的殲一7開始開枝散葉,發展出了殲-7I、殲-7II等多種型號,還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大量訂單,成功走出了國門。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7戰鬥機是一款單座、單釋出局的超音速輕型戰鬥機,主要用於空中攔截、護航、偵察以及日常巡邏等各種任務,後期的改進型還具備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

四、殲一8 藍天下的“空中美男子”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8是我國在米格-21戰機的基礎上設計研製而來的一款高空高速殲擊機。

五、殲一10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10戰機是我國獨立自主研製、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也是繼引進蘇-27之後,中國空軍裝備的第二款三代戰鬥機。1998年3月23日,殲十首飛成功,2003年開始交付部隊服役,實現了我國航空戰鬥機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偉大轉變。

目前殲十已經成為我國空軍部隊的絕對主力戰機,繼續守衛著祖國的藍天大海。

六、殲一11 青出於藍勝於藍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11戰機是我國在蘇-27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來的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至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系列。該機採用雙釋出局,配備新型的渦扇發動機,具有起飛重量大、機動性靈活、綜合性能優異的特點,能夠執行空中偵察、攔截、對地精確打擊等任務。

殲-11繼承了蘇-27優異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透過換裝國產航電、飛控、武器等機載系統,使得飛機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七、殲一15 空中“飛鯊”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15艦載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艦載機,殲-15的研製服役,標誌了我國正式擁有了固定翼艦載戰鬥機,並真正實現了遠洋海上攻防作戰的立體化。

殲-15的服役,使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具備獨立研製重型艦載機的國家,對我國海軍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八、殲一16 藍天下的多面手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16是一款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的全新多功能重型戰鬥機,裝備了新型航電系統,使其可以攜帶和發射我國空軍裝備的主力空對空導彈、空對地武器系統,能夠完成空中攔截、空中突擊、超視距攻擊、遠端反艦等作戰任務。

九、殲一20 崛起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20是我國成飛集團研製的一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三種正式服役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前兩種為美國的F-22和F-35。

2011年11月11日,殲-20首飛成功。2018年2月,祖國國防部正式對外宣佈殲-20已經正式列裝中國空軍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力量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國產戰機發展歷程,從仿製到自主創新,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殲-20的服役,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完成第五代機技術論證、設計開發、驗證機制造和測試、定型生產、投入服役全過程的國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