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2021-12-26由 歷史呀呀呀 發表于 歷史

導讀:

遼東鎮是明朝的九大邊鎮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抵禦和控制女真。明朝在遼東囤積重兵,開墾農田,作為京師的重要屏障,是明朝的重要軍事基地之一。在遼東,先後出現過三大軍事集團:李成梁部、毛文龍部和祖大壽部。李成梁部鎮守遼東三十年,隨著明王朝的衰落逐漸淡出歷史舞臺。毛文龍部被袁崇煥誘殺。祖大壽部逐漸成長為遼東最後一支強悍的軍事力量。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正式和明朝宣戰。雙方發生多次戰役,明朝可以說是一直在打敗仗,遼河以東全部失守,防線就收縮到遼河以西。遼西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就是寧遠和和錦州,祖大壽守錦州、吳三桂守寧遠,史稱“寧錦防線”。寧錦防線是明朝最後的軍事要塞,是保衛京師的重中之重。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大明失去遼東的前世今生

從明萬曆四十七年開始,著名的薩爾滸之戰,遼東本土的軍官損失慘重,九邊精兵傷亡無幾。熊廷弼開始收到重用,負責遼東戰事,各地募兵,明朝廷撥白銀500萬兩作為“遼餉”。這一個歷史時期,並沒有地方軍閥的出現,以“政府軍”為班底的朝廷部隊為戍邊的主要隊伍構成。

到天啟朝,熊廷弼下臺,袁應泰坐鎮遼東,遼東最大的兩個軍鎮遼陽、瀋陽相繼失守,賀世賢、尤世功、童仲揆等一批優秀軍官戰死,戚家軍絕跡,不復存在。接著,昏聵的朝廷又派了王化貞主理遼東,遼東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大將羅一貫、祁秉忠等戰死,朝廷在遼東最後的一點力量都損失了。這個時期,造成遼東局勢迅速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朝廷連出昏招,派了不懂軍事的“主帥”,不懂戰事胡亂指揮,局勢越來越差。

從天啟二年開始,明朝撤軍到遼西,明朝廷啟用孫承宗,孫承宗制訂了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基本政策,這個政策以後史發展的程序看,是很值得商榷的,幾乎是弊大於利的。接著,明朝定下了和後金打拉鋸戰拼國力的基本方針,不得不說,此時的後金對明朝還是束手無策的,一是後金攻城能力不行,擅長野戰,二是後金的排外民族思想,在軍事和招降上都沒有進展。但這個時期,遼東地區已經沒有“政府軍”,地方軍閥開始掌控了一切。朝廷雖然看到形勢好轉,但也有點“養寇自重”的感覺。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經略寧錦:毛文龍軍事集團和祖大壽軍事集團等地方軍閥的起步

前面已經分析過地方軍閥的崛起,天啟朝,出現了兩大軍閥集團,可以說實力不容小覷:

毛文龍部,浮海克鎮江,在後金背後神奇般的建立了一塊根據地。毛文龍部以毛文龍為核心,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能征善戰的部屬。這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本土軍閥,朝中缺乏基本的靠山。所以,這支部隊到底是聽中央的號令還是聽毛帥的,誰也說不準。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祖大壽部,祖大壽、祖寬、曹文昭、吳三桂等形成一個軍事集團,這些人出自傳統軍事世家,在遼西的主要軍事要道扼守。且祖大壽部出自行伍,和朝中有盤根錯節的關係,在朝中軍方有支援度。

天啟末年到崇禎元年,遼東形勢一直在好轉。朝廷開始打起來小算盤,尤其是袁崇煥督師遼東後,遼東的軍事集團經常因為欠軍餉譁變,也逐漸構成可能的威脅,其次朝廷發往遼東的軍餉確實不足以支援兩個軍閥集團。朝廷在兩大軍閥集團中間其實是做了選擇,選擇了出身更靠近朝廷的祖大壽部,而選擇犧牲完全不受控制的毛文龍部,袁崇煥殺了毛文龍,表面上看是擅自行為,實際上是朝廷對毛文龍部逐漸做大,不受朝廷管轄的擔心。當然明朝廷的腐敗和文人集團的鼠目寸光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外敵未除就忙著內內訌。毛文龍軍事集團突然倒塌。崇禎六年前後,剩餘的毛文龍部尚可喜等投降後金。

當時,袁崇煥處死毛文龍的理由之一:

祖制,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爾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

在這種背景下,祖大壽軍事集團就成了崇禎在遼東唯一的仰仗。這也就是袁崇煥為什麼和祖大壽關係一直非常好,後來袁崇煥死,祖大壽部還不顧後果譁變,這是後話。明朝廷原本的想法是削弱本地軍閥力量(文官集團的伎倆),對祖大壽部寄予厚望。但祖大壽部在正式開始起步後,也逐漸本地軍閥化,同時待價而沽,和後金也有點眉來眼去,逐漸更難控制。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下獄,祖大壽部發生譁變,替代袁崇煥的孫承宗出面安撫祖大壽,次年,祖大壽部收復河北永平等四城,因功晉太子太保。大淩河戰役後,率眾1萬餘人出降,殺朝廷一品大員何可綱,朝廷很多人參奏他,雖然後來他用計謀逃脫回錦州,但家屬多人依然滯留後金,他作為朝廷名義的地方守將,有家屬在敵國做人質,而且被優待,和後金皇太極等也有書信往來。生性多疑、首輔換得跟走馬燈似的崇禎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升祖大壽為少傅左都督。可以看出,明朝廷已經不能按照正常的律法來左右祖大壽的行為,而是用盡各種手段來拉攏他,這個時候他已經是經略一地的第三方軍閥,而不是朝廷的邊關守將了。但是,此時,祖大壽的主要家族勢力還在明廷版圖內,他盡心盡力維護的明朝疆域,也就是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二者並不矛盾,袁崇煥的悽慘下場,大淩河戰役後,他的家族開始逐步陷落在後金手裡,祖大壽部的天平開始逐漸傾斜了。

大淩河戰役:大明覆滅的喪鐘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明政府衰敗不可阻擋,遼東全面失守,僅剩遼西走廊作為最後的軍事防禦基地,同時,袁崇煥被殺,軍心渙散,孫承宗開始坐鎮遼東,但受崇禎和文官體系掣肘。

正月,祖大壽受孫承宗命令重鑄大淩河城。八月,皇太極徵調大軍圍困祖大壽部於大淩河。城內糧草不夠,孫承宗又遠離戰場,匆忙間組織了4次救援。皇太極採用圍點打援的戰法,援軍4萬人被皇太極設伏,幾乎全軍覆沒。這裡要重點強調下:孫承宗在本次戰役的前期,作為地方主帥,最高行政長官,對戰局判斷遲緩,致使祖大壽部陷落無法救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一點在前些年特別火的《明朝那些事》中卻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了。

皇太極對大淩河城採取了圍攻的戰術,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丈多高的牆,左右紮營45處,完全杜絕了大淩河和外界的聯絡。祖大壽組織部隊反擊,督軍交戰十餘次,突圍不成功。明軍的4萬援軍又被擊敗,主將張春等33元將官被俘,明軍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的救援行動。

大淩河之戰:淺析祖大壽的投降敲響了大明覆滅的喪鐘

皇太極共寫23封勸降書,希望祖大壽投降,祖大壽並未進行回覆。明軍堅守3個月,城中糧草斷絕,出現了殺馬吃人的慘劇,城無法再守。祖大壽自知報國無門,率眾1萬餘人投降,其中將軍何可綱誓死不降,為保證投降事宜的順利進行,祖大壽殺死了一品大員何可綱,並約定不能屠殺城中百姓,正式投降,大淩河戰役結束。

《清史稿》:頃大淩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猶死守,及援盡城降。

結語

大淩河戰役,是軍閥勢力對後金集團低頭的開始,這次戰役共俘獲明軍將領七十餘人,很多都是高階將領,皇太極一律重用這些將領。這一政策的貫徹執行得到了深遠的影響,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歸降開啟了明末軍閥導向後金的篇章:

1、大淩河戰役之前,由於遼人治遼政策的確定,地方軍閥開始紛紛崛起,逐漸不受中央控制。

2、遼東遼西的戰爭趨勢,也從最初的政府軍轉為了地方軍閥對抗後金的形勢。

3、祖大壽部堅守城池不投降,原因之一是後金有永平屠城這樣的劣跡,大淩河之後,皇太極約束軍紀,並命令官員學習漢家典籍,善待降將,這對明朝的統治更產生了致命的打擊。

大淩河之戰後,軍閥集團對明朝、後金有了重新的認識,開始待價而沽,或戰或降的考慮不以所謂家國為先,開始以家族利益為先,互相牽動,大明的喪鐘就開始敲響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