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2021-12-25由 自悟歷史 發表于 歷史

前言

王安石變法顧名思義就是王安石主導的變法,他原本是應對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變革,由於各種原因,最終使得這一系列變法的好政策變得擾民的惡政。

這場變法各有說法,有人把他的變法看成是商鞅之後再一次的變革,差不多等同於再造北宋的功臣,但是也有人罵造成北宋最終滅國的罪臣,是非功過,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同。

那麼這次變法到底涉及到了什麼?王安石到底是在強國還是坑國?

變法從公元1069年開始到公元1085年,這十六年的時間,北宋確實是發生極大的變化,王安石更是經歷了兩次罷相的經歷,當然也給他自己撈了不少罵名。

其實,這場變法從一開始就是早已註定失敗的結局。變法失敗各有解釋,但是重大原因在於王安石本人的人性弱點來解釋。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一、急功近利犯了變法大忌

變法如同吃飯,不能一口就吃出個大胖子,因為變法涉及利益再分配,既要解決現實問題,又要照顧實際情況。

特別是北宋這個強敵環視的大環境下,更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因為沒人可以拿出沒有人反對的方案出來,更不能寄希望透過一次變法就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在於急功近利,根本沒有給人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不妨看看王安石推行變法的步子邁得有多大:

公元1069年2月,王安石當了參知政事,這就相當於躋身北宋最高權力圈子裡面了。

王安石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變法,宋神宗跟他一拍即合,於是君臣同心,開始邁出了改革的大步子。

這個步子到底有多大?

短短四年間,史書記載,王安石主導北宋王朝頒佈了大小十一項新的立法!但凡有一個菜也不能喝成這樣!但凡成熟一點的改革家,也不應該激進成這個樣子!可是王安石卻不,他採取了極為激進的方式,這就讓人鑽了空子,比如

青苗法

惹得天怒人怨。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青苗法是在夏秋未熟以前,官府借錢給農民,這些人直接官家人借錢,官家以20%的年利率給農民補助耕作,相當於用官方貸款方式代替民間高利貸。一等戶十五貫,二等戶十貫,三等戶六貫,四等戶三貫,五等戶一貫五百文。這個規定雖然比高利貸利率低了一些,但仍是對農民的嚴重盤剝。

這麼看,王安石是不是一個

心機boy

?農民本來就沒錢了,還向農民放貸。

不過反過來看,農民差錢,如果官府不借,他們只有向其他人借,與其讓商人來賺這個錢,不如讓官府賺算了!反正商人賺了還要偷稅漏稅!

只是王安石沒想到,官府這個裁判親自下場踢球會導致很多問題:地方官員開始搞攤派,有人故意讓農民向官家多借點錢,有些甚至還要吃點利息差,加上有些官員為了邀功,還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專案,惠民政策就變成了收取利息的擾民苛政。

這個變法的措施在人民群眾的集體反對下,終於在公元1086年被叫停。

表面上看青苗法是地方官害了王安石,可是如果不是王安石這麼強硬,這些地方官會做得這麼狠來邀功麼?

這又牽扯出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那便是王安石的個性問題!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二、個性強硬,執意不回

王安石是一個有本事的男人,往往有本事的人都比較驕傲,只是他驕傲得有些過了。

史書記載,王安石的性格比較強硬,遇到事情的時候

“自信所見,執意不回”

這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說,他王安石自認天下第二,沒人敢稱天第一,最多和他平起平坐,任何人的意見他都聽不進去,即使皇帝老子面前,他也敢抬槓。

史書記載,公元1068年4月,宋神宗問王安石同學:“親愛的王同學,你認為唐太宗這個皇帝何如?你簡單點評幾句呢!”

歷代皇帝對唐太宗都是比較尊重的,可是王安石卻偏不,他要出人意料:“皇帝啊,你學什麼人不好,偏偏去李二皇帝,他可不值得你學習,你要學習應該去學堯、舜這些古代明君啊!至於該如何學習堯舜呢?你也別走彎路了,這些學者都是球經不懂。”

皇帝要效仿唐太宗,當個明君,王安石卻直接抬槓,說你根本不必學習唐太宗,只要遵守

堯、舜

之道就可以了。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要學堯舜之道也可以嘛,你得推薦幾個名士來輔導一下啊,可是王安石則緊接著一棒子打死了一片人,認為其他人不可能全部知道,只有他才能全面掌握這些道理。

跟皇帝抬槓的事情可不止一件,又一日,宋神宗還是對唐太宗久久不能釋懷,他認真地對王安石說:

“唐太宗必得魏徵,劉備必得諸葛亮,然後可以有為,二子誠不世出之人也。”

王安石又來精神了,怎麼他做的思想工作沒起作用,這皇帝還是在想學李二皇帝?

於是,王安石也一本正經地說,魏徵和諸葛亮都不配我們學的,你不要再去學這些人了!

彗星出現,宋神宗友情提醒他是不是新政搞得太過火了:“聽說大傢伙都在苦新法。”王安石這這個時候連皇帝的勸都不聽了,反而還略帶指責地說:“天寒暑雨,這還有人埋怨,活該!”

一個連皇帝都可以抬槓的人,他又如何會把其他人放在眼中?

王安石得罪的名人可不少:我們從小學課本里面學到那個著名的司馬光砸缸的主角,司馬光同學,他可不只是砸缸,還敢砸王安石飯碗的狠角色!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只是當時司馬光同學和王安石同學還是好哥們,看到王安石有些飄了,從幫助朋友的善意出發,司馬光給王安石深情地寫了信,不是一次,而是三次!

寫信幹嘛?當然是要勸王安石,老弟,你穩著點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不然步子邁得太大,咔嚓,容易扯著蛋。

結果呢?王安石當然不聽,你以為你從小砸了一個破水缸就成網紅了?你司馬光了不起啊?在我王安石面前,你只適合去小孩子家的遊戲,這是政治!

宋神宗欲任司馬光為樞密副使,王安石馬上站出來反對說司馬光

“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預國論,此消長之機也”。

這皇帝原本以為王安石和司馬光關係好,會幫著他說話,哪知這兩人居然也槓上了?

宋神宗當然還喜歡王安石一些,面對二選一,他只得委屈司馬光了,把他放出去吧,別留在朝中給王安石當絆腳石了。

除了司馬光,還有一個牛人叫

歐陽修

,這個太守曾舉薦過王安石,王安石為相後,歐陽修說我是老同志了,辛苦了一輩子,說的話也沒人聽了,是時候退休了。

明眼人一聽,自然知道他只是在抱怨,趕緊出面挽留他,可是這位對王安石有知遇之恩的人,王安石則說歐陽修

“在一郡則壞一郡,在朝廷則壞朝廷”

甚至還反問了一句“留之安用?”

聽王安石這麼一說,歐陽修自然不能再厚著臉皮向王安石說什麼了。

王安石因為自命不凡,所以不把世人看在眼中,這便導致他失敗的第三個原因:

那便是不能團結力量,反而還處處樹敵!

王安石為什麼變法失敗?晏殊給他的忠告可以看出端倪,性格弱點

三、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變法要改變利益分配格局,有得利的人,自然便有利益受損的人,利益受損就有反對派,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反對派是消滅不了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

王安石在團結這方面確實做得極不好。比如蘇軾、司馬光等大佬雖然是反對派的主力,但是也並不是一直都反對他啊。

比如蘇東坡同學,最開始他很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可是經過教育之後,他從感情和理性的角度上都認同了王安石變法的一些舉措。按理說,蘇同學改邪歸正了,王安石該把他收回來了,但是在王安石眼中你錯了就是永遠錯了,一次不忠,我就終生不用!

王安石對蘇軾、司馬光這些有本事的人不但不用,反而還把趕到自己的對立面去,不僅把自己的力量削弱了,還自己給自己樹立起強大的反對陣營。

王安石打擊反對陣營的人,也不能團結自己陣營的人,對自己人也不用好好地用,最終他自己的人也先後選擇離他而去,甚至連相信他的宋神宗也開始懷疑他自己是不是用錯了人。

最終的導火線出現在公元1074年的那個春天,那年天公作美,一直乾旱,很久都沒有下雨了。以天氣、地質災害這些來說事都是中國古代的老傳統了。

於是反對陣營的人便以

“天變”

為藉口要求罷免王安石,再加上這次民心不穩,連最堅定支援變法的宋神宗也變得寢食不安。

這個時候再有人繪了一幅

《流民圖》

來控訴王安石,宋神宗抱著那張畫看了一整個晚上,他一邊看,心中一邊想,用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在富民還是坑民呢?到底是強國還是坑國了呢?

宋神宗動搖了,認為“天變”不是小事情,是時候考慮換人了。只是換了王安石,又有哪個接上來呢?

這個時候,司馬光同學出場了,他上了一本

《應詔言朝廷闕失狀》

,宋神宗頓時有些後悔當初不該拋棄司馬光的,再加上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訴

“王安石亂天下”

宋神宗終於下定決心,不怕犧牲,他緊急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

免官了,王安石也有些心冷了,再加上他兒子去世,王安石便不再參與政事,這場變法基本上便就此打住。

總結

總之,王安石變法的失敗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而因王安石的性格弱點也有脫不了的干係。從歷史意義看,變法雖然失敗了,但給後人留下的啟示意義無疑是深刻的。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