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2021-12-22由 大咖打卡 發表于 歷史

一、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1。 旅遊規劃的特性

(1)旅遊規劃的定義

旅遊規劃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完整而全面的定義,但規劃業界普遍認為旅遊規劃應當是一個地域綜合體內旅遊系統的發展目標和實現方式的整體部署過程,它要求規劃編制者要以動態的視點統籌全域性,為上述目標的實現提供指導性和可預見性的方案。

(2)旅遊規劃的任務

旅遊規劃的物件是“某個地域內的旅遊系統”。這就決定了旅遊規劃的基本任務是:透過確定地域內旅遊系統的發展目標,提高其整體或區域性吸引力,綜合平衡旅遊系統內部各個體系(遊歷體系、支援體系、保障體系)之間的關係,拓展旅遊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最佳化旅遊產品的結構,保護旅遊事業和旅遊產業賴以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證旅遊地獲得良好的效益並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3)旅遊規劃與傳統規劃的區別

從根本上來講,所有涉及到土地利用的規劃,都是對土地資源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結果的思考與謀劃。但與傳統的國土資源規劃如城市規劃、村鎮規劃不同的是,旅遊規劃必須在調查研究與評價的基礎上尋求旅遊業對人類福利及環境質量的最優貢獻的過程。

因此旅遊規劃首先是為旅遊產業和旅遊系統服務,由於旅遊業本身的特點,其發展的最優結果的求解過程往往不是以實現該產業獨立的效益最大化為唯一目標,而是以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這使得旅遊規劃不只為旅遊業一個產業服務。在我國以政府為主導的旅遊規劃專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更是體現了這一特點。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2. 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認識到旅遊規劃與傳統資源和產業規劃的不同之處,就不難總結出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這裡所謂的核心價值定義為“旅遊規劃區別於傳統規劃的本質特點”。旅遊規劃作為一種規劃理論和方法,當然首先必須繼承傳統規劃中那些基本手段和基本原則,那麼與傳統的規劃相比較,其理論和方法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創新,創新之處在實際應用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能否發揮出新的效益呢?

以下透過對旅遊產品、產業和社會事業屬性進行分析,來回答這些問題。

(1)從旅遊產業和產品的角度看

如果把旅遊規劃視為一種新的規劃視角和方法,它的誕生無疑是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結果。旅遊已成為當今人們生活必需,其市場需求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旅遊對整體經濟,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集中於一定地域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旅遊產品和縱橫交錯的產品渠道要更好的為市場服務,無疑需要有一個整體的組織策略和發展思路。

因此從旅遊產品生產的角度看,旅遊規劃中的“規”有控制、規範的含義,“劃”有計劃、謀劃的含義,可以視為對旅遊產品的生產過程的整體控制與計劃。由於旅遊產品本身的複雜性,涉及到國民經濟中的多個部門和行業,關聯到經濟活動中眾多的生產實體和利益群體,旅遊規劃必須以建設性、預見性的思路來協調這些利益群體之間的衝突,同時充分發揮規劃者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提出動態、新穎的解決方案。

(2)從旅遊的社會事業性角度看

由於旅遊事業的產生和發展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基礎,旅遊業的產生和發展是“以吸引力”為基礎,旅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過程就應該兼顧這兩方面的需求。透過“現有資源的保護和延續來提供人與人交往的空間和時間,進而實現旅遊吸引力的可持續的增長和更新”,而不是像上述傳統規劃那樣僅僅著眼於土地的合理分配和資源開發。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規劃的誕生,不僅是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從職能上彌補了傳統規劃“重開發,輕保護;重結果,輕過程;重物質,輕文化”的缺陷,在調查和規劃階段為社會和諧發展的實現提供了保證。

(3)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透過以上分析,可以認為旅遊規劃同所有傳統的土地規劃和空間規劃相比,其核心價值也就是不同於傳統規劃的創新之處,而且能夠將其與傳統規劃相區別開來的地方在於它至始至終強調一種全新的理念:要求把首先滿足自然人的需要而不是法人或其他投資主體的需要作為規劃的出發點和歸屬點。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要求所有的規劃方案和實施過程從具體方法上應該在全面和充分的研究旅遊活動參與者特點的基礎之上,制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規則,並圍繞這一核心來制定土地和其他相關資源的空間佈局和利用方式,以保證這種交往過程的可持續性和可規範性。也就是說,旅遊規劃與傳統規劃相比,其核心價值是重視和研究自然人本身。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這種新的規劃思想和方法對自然人的重視有什麼必然性和必要性呢?傳統規劃為了實現投資回報最大化,不得不以土地或其他資源的效益最大化作為思考所有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屬點,以土地或其他資源的開發價值和規模的實現來約束參與者的行為,把資源開發的效益最大化放在首位。比如著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向家壩水利樞紐工程、九寨黃龍機場、攀枝花礦業基地的建設及其周邊地區的聯合開發,就是典型的資源規劃與建設模式,從水利、礦藏資源調查研究、交通工程選址,到主體工程建設,再到周邊聚居點和城鎮的建設,最終實現產業的叢集和規模效應。因此傳統規劃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村鎮規劃,或者是更大空間尺度的國土資源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工農業產業規劃,無一例外的是以產業發展的需求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出發點和首要目標。

旅遊規劃則是透過滿足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需要來制定資源的開發規模和步驟,是把人的交往與交流放在首位的。與攀枝花礦業工程、三峽工程的例子相反,上海世界博覽會園區的建設,就是為滿足人的交往而犧牲土地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因為按照傳統的規劃思路,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市建設大面積的低密度展覽館無論如何都是與城市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背道而馳的。其原因在於旅遊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建立在保證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人與人之間交流基礎之上的產業,因此旅遊規劃和專案建設至始至終都應該強調對自然人的生存方式的關注,強調對自然人之間的交往及其實現過程的關注,規劃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二、產業規劃與以人為本

1。 什麼是以人為本

黨和政府對以人為本的解釋是 “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作為自然人個體的那些合理合法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不斷滿足就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訴求。在物質財富已經能夠普遍消除絕對貧困的今天,以人為本則應該尤其注重人的心理需求的滿足和發展。

美國學者馬斯洛認為人的心理需求有五個層次的追求:最低的層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如溫飽之類;第二層次是對安全的需求,如不受到外來的威脅,有相對固定的住所;第三層次是愛他人與被愛的需求;第四是受到尊重的需求;第五也是最高的層次則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旅遊行為的產生是建立在第三層次以上的,旅遊本身也是一個不斷融合較高層次心理需求的過程。旅遊過程中,人與物、人與景、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歸根結底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深刻喚醒人們心底裡愛與被愛的期望,贏得信任與尊重,進而理解生命的真諦,找到人生的正確方向。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2。 以人為本的規劃為什麼難以實現

既然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中心,那麼所有物質和技術層面的規劃都應該順理成章的做到以人為本。但由於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導致大多數傳統的規劃專案甚至景觀和建築設計本身,難以轉變其為資本服務的身份,真正做到以活生生的人為規劃設計的根本。這在傳統的城鎮規劃、產業規劃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所謂“規劃規劃,圖上畫畫,牆上掛掛”的說法在業內外甚至還得到普遍的認同,這不僅僅是缺乏科學精神的表現,也是人在飛速發展的經濟浪潮中對自身的否定和不信任,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人在面臨自身被權力和資本異化時所表現出的無可奈何。

規劃行業的現狀也對新興的旅遊規劃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戰。許多專案規劃不顧實際條件, 熱衷政績工程, 追求宏大的敘事效果, 誇張的表達規劃設計者甚至官員個人的私人情感,全然不顧作為自然人的消費者對那些最基本的交往和交流的渴求。再加上專案實施特別是經營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人們被普遍剝奪了平等交流與融合的權利,成為“受利益驅動的一群驢子”,成為“利益博弈者手中不斷被剝削與剝奪的籌碼”,使得旅遊過程中的人不再是熱烈擁抱他人和他鄉,全身心投入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真正的遊覽體驗者,而是變成了“整日提心吊膽,身與心俱疲”的可憐蟲。特別是當一個風景名勝變成以車為本、以飛機為本,行人被看成阻礙交通的破壞因子的時候,以人為本就完全淪為了笑談和神話。由於傳統產業規劃自身的侷限性,無法完全做到以人為本。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三、以人為本在旅遊規劃中的實現

1、地域要素

歸納起來,地域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人口密度、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現狀準確的反映了當地的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和交通現狀。

人口密度和人口結構作為相對固定的變數,難以進行調整,因此唯一能夠加以調整的就只剩下產業結構。從總體上看,中國內陸大多數擬發展旅遊的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和一部分民族地區所具有的旅遊資源優勢往往被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經濟落後的現狀這些明顯的劣勢所抵消,導致從地域結構上,許多旅遊開發區從起步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要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必須在規劃階段站在統籌、全域性的高度來調整地方產業格局,具體的辦法是在考慮旅遊產業發展的同時,優先發展能解決居民當地就業的產業。比如四川很多傳統農業區域就應該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和果蔬種植業等傳統的第一產業,大力推進品種結構的調整,依靠建設本土加工企業或與外來企業合作,著力提高其單位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由傳統畜牧種植業向形成精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產業鏈條的轉變。只有大量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才能降低旅遊開發前期的就業壓力和剩餘勞動力人口的輸出,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在不敏感地帶引入第二產業如生產加工企業。

由於旅遊規劃不能僅僅為旅遊產業服務,所以有必要在實現區域產業整體最佳化的基礎上發展壯大旅遊業,把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放在首位,使旅遊業的發展擁有牢固的基礎,輕裝上陣,實現可持續發展。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2、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自然人本身、作為群體的人的活動即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戲曲音樂、工藝品、民間風俗、鄉土餐飲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發展,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重視,已有大量文獻討論上述內容的開發和發展,但對於自然人本身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大多數文獻僅僅從個體或群體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探討,而沒有上升到區域規劃的層面加以討論。

鄉土居民特別是其中的老年群體是歷史的傳承者和講述者,是地域發生和成長過程的見證人。青壯年雖然是一個地區未來需要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群體,但他們在心理和文化方面往往不自覺的受到上一輩的勞動價值觀和產業意識的影響。根據麗江、陽朔等發展觀光產業成功地區的經驗,家庭中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服務產業經營的成敗,往往那些中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自己生活評價滿意的地區,遊客的評價也相對較高,能獲得更多的回頭客。相反,那些老年群體被邊緣化的地區,服務產業也往往朝著急功近利的方向發生突變,最終葬送自己的形象和品牌。

因此,旅遊規劃要突出人文關懷,應該不帶任何文化偏見的把老年人定位為地域產業特別是家庭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避免老年人群體在產業升級中被邊緣化。老年人雖然不構成主要勞動力,但對其社會職能的定位不能像傳統產業規劃那樣被完全排除在產業鏈條以外,而是整個產業鏈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土文化的講述者和嶄新生活的直接體驗者。

旅遊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都應該本著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利用的基本指導思想,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進而從根本上保證地域特色的延續和以人為本的實現。

「盤州旅遊」淺談旅遊規劃的核心價值!

四、結論

以人為本,綜合協調各個產業的基礎,為旅遊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和指明方向,優先考慮自然人本身是旅遊規劃這一新型國土資源規劃的核心價值和終極目標。旅遊規劃不同於傳統規劃的重要特點是其對人自身的關注超過對任何產業的關注。因此是否首先滿足自然人的需要,決定了旅遊規劃從構思到實施全過程的成敗。旅遊規劃無論專案大小,都必須放棄傳統產業規劃中效益最大化的思路,而應該透過為自然人的交往和交流過程提供平臺來不斷產生集聚和累加效應,進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全面發展的綜合目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