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2021-12-21由 容者家的小院 發表于 歷史

時間過得真快,距離端午節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在端午節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禁忌,今天容姐要說的這幾個禁忌,也就是“一少二不做,三不吃”,分別都是什麼呢?有什麼道理呢?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一少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國家的民俗傳統,可以說在很多的地方都很流行,只不過是不同的地方,粽子的吃法也不同,就比如南方吃的粽子是肉粽,或者是灰水棕。而北方吃的粽子多半是紅棗粽子。不管哪種粽子,吃的時候都要少吃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說粽子的熱量很高,這是因為粽子多半都是糯米做的,而且裡面再加入一些餡料,都是熱量很高的食材,如果吃得太多,就會容易出現肥胖的情況。

再有腸胃不好的人,吃粽子的時候也要少吃,因為糯米不太容易消化,吃的多一些,容易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腸胃不適。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二不做

我們這裡說的二不做,主要就是不游泳,不遠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游泳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也有的地方是說紀念曹娥,還有的地方是說紀念伍子胥。不過流行最廣的應該是紀念屈原,因為屈原一心報國,卻遭受奸人的排擠,鬱郁不得志,在聽說楚國滅亡的時候,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屈原捱餓,所以投食飯糰,可是又擔心飯糰被魚吃,所以就用棕葉把飯糰包起來扔到江裡,逐漸的演變成為後來的粽子。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不適合去游泳,因為在這一天是屈原投江的日子,而且水和水是相通的。如果在這一天游泳,會打擾到屈原的休息,對屈原的不敬。

其實說到端午節這一天不游泳,還有是因為雖然天氣比較炎熱,可是水的溫度卻並不高,如果這個時候游泳,恐怕對身體不利。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不遠行

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重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候,人們適合收斂一些,不適合做太多的運動。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外出遠行,大多數都是依靠步行,只有一些有錢的人家才有馬車或者馬,可是即便是騎馬坐車,遠行的時候也是舟車勞頓,這樣對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所以說端午節不遠行。可是端午節又有回孃家的說法,那端午節不適合出門嗎?

並不是這樣的,端午節是可以出門的,不過是距離比較近一些的出嫁的女兒,在端午節是回孃家的,因為有“端午節要歸寧”的說法,還是人們常說的“躲端午”。

在古代的時候,女兒出嫁之後都是出嫁從夫,很少會回孃家的,可是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女兒回孃家還是為了丈夫,因為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日子,也是最容易損耗精氣的時候,因此在端午節的時候,不適合夫妻在一起,所以也就有了“躲端午”的說法。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三不吃

端午節三不吃,也就是不吃油膩的東西,不吃生冷的東西,還有就是不吃發物。為什麼這麼說呢?

端午節不吃油膩的東西,因為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在這段時間裡,就應該吃一些清淡的東西,而不要吃油膩的東西,也不要吃發物。如果吃這些東西,就會加重胃部的負擔,導致不容易消化,從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如果只發物,本來就燥熱的身體,就更容易燥熱,讓身體不得安靜。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再有就是不吃生冷的東西,因為端午節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在這段時間裡,如果吃太過生冷的東西,就容易出現內涼外熱,導致身體不適。

端午禁忌:“1少,二不做,三不吃”,都說的是啥?有啥道理?

端午節的這些禁忌,有的現在依然還在適用,有些已經逐漸的淡出了我們生活,就比如我們說的不遠行,古代使用的馬車和步行,而現在交通工具都是用的汽車,火車,動車,所以遠行也不會導致身體不適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