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2021-12-15由 寒鯤 發表于 歷史

朔州古稱“馬邑”,在歷史上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開邊以來,一直是桑乾河上游盆地,與大同、應縣、蔚縣、宣化(張家口)並重的軍事重鎮,它們共同構成了晉、燕兩地北部與塞北草原相接處的要衝型據點,構成了漢長城與明長城以內的重要防線。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全國行政區劃查詢平臺所示朔州市所轄區縣市區劃示意圖

朔州作為一個地級市始於1989年,1993年形成如今的規模,自2018年行政區劃調整以來,現在下轄【朔城區】、【平魯區】、【應縣】、【山陰縣】、【右玉縣】、【懷仁市】,一個縣級市、兩個市轄區、三個縣,共計六個區縣級行政區。那麼,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的名稱究竟有怎樣的淵源呢?且看寒鯤為您一一道來: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山西省朔州市所轄區縣市地理位置示意圖

朔城區:北方之城

【朔城區】是朔州市政府所在地,它作為一個區縣級城區,在歷史上先後經歷過

馬邑縣

(秦漢魏晉)、

招遠縣

(北齊北周)、

鄯陽縣

(隋唐遼金元)、

馬邑縣

(明清)、

朔縣

(1912-1989)等五個曾用名。1989年朔州正式從雁北地區單另劃出成為地級市,由於地級市層級已經被叫做朔州了,區縣級的【朔縣】也便改名為【

朔城區

】,從淵源上講,【朔城】之名是受到【朔州】之名影響的。

【朔】字本身有【北方】之義,【朔州】、【朔縣】、【朔城】從含義上講便是【北方之地】的含義。我們在詩詞裡,尤其是邊塞詩裡,常常見到【朔氣】、【朔風】、【朔方】之詞語,便是【北風】、【北方】之義。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寒鯤拍攝)

應用在地名上的【朔】,最早的一個要數【朔方郡】,【朔方郡】是公元前127年衛青、李息率軍攻取河套平原後,漢武帝在今日的內蒙古自治區的磴口、烏拉特、巴彥淖爾、五原一帶設定的郡級政區,這一帶在地理上如今被稱為【後套】,與呼和浩特、包頭所在的【前套】相對。由於這一地區剛好位於漢帝國京兆長安的正北方,所以被取名為【朔方】。【朔方】後來在北魏時期演化為【朔州】,是北魏政權在從舊都盛樂遷都平城後,在盛樂設定的【州級政區】,此時的【朔州】州城也即盛樂古城,在今日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土城子一帶。到了北魏之後的北齊(550-577)時代,【朔州】之名才遷往今日的朔州市區,並且成為【朔州】在北齊以後1400多年間的名稱。

平魯區:平定韃虜

【平魯區】位於【朔城區】北部,在明代正是外長城沿線的一處邊防衛所分佈地。【平魯】原名【平虜】,也即1481年由明王朝設定的【平虜衛】,【平虜】二字,也即【平定韃虜】之義。明前期的長城沿線始終處於蒙古瓦剌部與韃靼部的襲擾之下,所以這個時期設立的軍事衛所,大多都有濃烈的軍事鬥爭意味在裡面。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明代平虜衛的位置——圖片來自大同市博物館展板

清朝建立以後,滿清統治者總覺得【虜】是指自己,【平虜】之名顯得很不合時宜。1725年,清朝雍正皇帝在長城沿線推行“撤衛改縣”,把清王朝不再需要的軍事衛所改製為縣級政區,這才把【平虜衛】改制改名為【平魯縣】,用同音不同義的【魯】字取代了【虜】字。

右玉縣:大同右衛+玉林衛

右玉縣的得名,與【平魯區】因為【平虜衛】得名一樣,也是來自明代的長城沿線衛所名稱。不過,右玉之名不僅來自衛所,而且還是來自兩個衛所的合併,也即【大同右衛】與【玉林衛】合併之後,各取一字,這才被稱為【右玉】。

公元1392年,正處於洪武末年的明王朝在邊防重鎮大同府內設定了【大同左衛】與【大同右衛】兩個【衛】級軍事組織,分別負責大同府及府城周邊地區的軍事防務工作。公元1410年左右,【大同右衛】改駐原【定邊衛】駐地,也即今天右玉縣的右衛鎮。公元1449年,受土木堡之變的影響,原本駐紮在今呼和浩特一帶的【玉林衛】也被內遷了過來,二衛同城而治,合稱【右玉林衛】,簡稱【右衛】,右衛鎮因此得名。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玉林衛與大同右衛在明代大同府諸衛所中的位置示意圖

清軍入關後,明王朝的衛所制度基本廢置,但邊鎮要塞依然受到重視,康熙征討噶爾丹時便於1692年派八旗兵駐防右衛城等長城沿線城塞。公元1725年,雍正君臣推行“撤衛改縣”政策,徹底終結了【衛所】的存在,取【右衛】、【玉林】各一字的【右玉縣】因運而生,並沿用至今。

懷仁市:致敬懷仁可汗骨力裴羅

【懷仁】之名始於公元940年左右,【懷仁縣】系契丹政權接收了石敬瑭所割讓的幽雲十六州後,從雲中縣(今大同市區一帶)析置出來的兩個縣之一,另一個名叫【奉義縣】,位於今大同市東北部。【懷仁】與【奉義】分別是公元8世紀中期促成回鶻崛起的可汗骨力裴羅之【王號】(奉義王)與【汗號】(懷仁可汗),契丹政權同時設立【懷仁】【奉義】二縣,應有向兩個世紀前的草原霸主致敬的意味在裡面。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遼代大同府下轄的懷仁、奉義二縣位置示意圖

畢竟契丹此時正如骨力裴羅時代之回鶻一樣,處於剛剛興起的階段,而且骨力裴羅是親唐助唐的草原霸主,用骨力裴羅的尊號(奉義王、懷仁可汗)命名剛剛接收自中原政權的新領土上的新置縣份,有助於契丹統治者招攬新領土上漢民的民心。至少把自己打扮成了曾經助唐挫敗突厥的回鶻可汗骨力裴羅,總比直接作為新徵服者出現要柔和地多。

應縣:南北兩山相應

應縣在漢代名喚【劇陽縣】,在唐遼金元時期名喚【應州/金城縣】,直到1375年省幷州縣,才結束了金城縣的歷史,將【金城縣】併入【應州】。【州】這個層級的行政區劃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應了不同的層級,漢末魏晉時期的【州】相當於今天的【省】,南北朝、隋唐、遼金元時期的【州】則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明清時期的【州】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是一種比【府】次一級,比【縣】高一級的存在,約等於今天的【省直管縣級政區】,【散州】則歸【府】管,約等於今天的【地管縣級市】。【應州】在唐末、五代、遼金時期,尚且還是一個管轄著金城、渾源二縣的【州】,但在元代則變成了只管轄金城一縣的【州】,明清時期則變成了無下轄縣的【州】。在民國初年的行政區劃改革中,“廢州為縣”是一個普遍推行的政策,【應州】便在此時成為了【應縣】,並沿用至今。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寒鯤拍攝)

應州與應縣之“應”,是因為原金城縣、今應縣城在四個方向上均有山嶺,西北是歷史上曾被稱為黃瓜堆、黃花嶺的丘陵——黃花梁,西南則是拔地而起的天險——雁門山(古成勾注山),東南則是分隔桑乾河流域與滹沱河流域的恆山山脈,東北則是分隔大同與渾源的六稜山,四處山嶺隔金城而相呼應,所以在唐末便定名為【應州】了。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山陰縣:山的北邊

中國的地名有一大規律,凡是處於某個山脈北面的地名,因為剛好是北半球的背陰面,往往地名中會帶一個【陰】,而山脈往往與河流平行,所以山脈的北面,往往也是河流的南岸,所以連帶著也把【河流南岸】稱為【陰】,與此相反,則是【陽】。概括起來,【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比如,【華陰】便是指【華山北面】,【淮陰】便是指【淮河南岸】、【江陰】便是指【長江南岸】,【山陰】自然是指【山的北面】了,具體而言,【山陰縣】位於恆山西脈的復宿山與雁門山以北,因而得名【山陰】。

山西史地:朔州所轄“一市二區三縣”名稱來歷一覽

歷史上的【山陰縣】,最著名的莫屬原本位於今紹興地區的【山陰縣】,也就是那個王羲之作序的;蘭亭雅集之處所在之【會稽山陰】(會稽山的北面),而且這個【山陰縣】自秦至清,基本上都叫【山陰】,直至1912年才被民國政府廢除並併入當時的會稽縣之中。而朔州市所轄的這處【山陰縣】,其實遠比【紹興山陰】要晚得多,最早是在金朝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方才命名的,這才一路沿用了下來。

歡迎關注頭條號@寒鯤,獲取更多歷史乾貨知識

配套閱讀:

山西史地:大同市下轄各縣區現行名稱的來歷

山西高原的山川架構

山西史地:晉南地區的歷史定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