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秦朝說起 到清朝結束》秦朝(161)遊說英布

2021-12-15由 歷史不是殭屍 發表于 歷史

根據張良下邑畫策的人才戰略,劉邦派隨何去九江遊說英布歸順。

這貌似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英布曾經是項羽的嫡系將領,很受項羽器重,還被分封為九江王。

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隨何竟然完成了,他究竟怎麼做到的呢?

我們還是要從隨何奉命去九江開始說起。

當時,劉邦派了二十人同隨何一起出使九江。

二十人不是個小數目,平時派個說客最多兩三個人即可。

這次為什麼派這麼多人呢?

當然並不是因為隨何級別多高,他不過是個通訊員而已,主要是為了顯得對英布的尊重和重視。

別看這一細節,其實是很重要的。

現在一些負責銷售的人員去接業務,往往一個人背個小包去和人家談,實際上不太妥,別人一般不會買你的賬,如果剛開始接洽倒也沒什麼。

但是在雙方正式接觸階段一定要派出大隊人馬過去,什麼法務、財務、技術最好都要跟著,穿得還要稍微莊重一點,在那裡裝裝樣子也行,這樣會大大提高業務談成的機率。

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做既能表明自己單位正規,還能說明自己態度端正,顯得尊重對方,重視該項業務。

這和劉邦派那麼多人去遊說英布應該是一個道理。

隨何一行人到達九江後,身為九江王的英布還是很能擺譜的,他並沒有親自出來接見隨何,只是派了一個太宰來接待。

所謂太宰主要是負責國王或皇帝飲食起居和王家日常雜務的官員,通俗點說就是英布的廚師長或大內總管。

隨何沒辦法,只好傻傻地待在九江的政府客棧,估計應該是九江的國賓館,在那裡隨時等候傳喚。

一直傻等了三天,音訊全無,只有太宰這個大廚偶爾過來打個招呼,眼神還怪怪的。

隨何有點不耐煩了,在家裡給劉邦吹過流弊的,現在竟然連英布的人影都見不到,只能和大廚瞎聊廚藝。

學廚師,到藍翔,在這裡算什麼啊,畢業證也不發啊。

於是隨何對接待他的太宰發牢騷說:

“你們大王究竟幾個意思啊?我是奉漢王之命來的,但是九江王卻不召見我,都三天了,這算怎麼回事啊?是不是認為楚國強大,我們漢國弱小,看我來了害怕,保持距離不敢見我啊?給你交個底,我這次來正是為了楚漢兩國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來。九江王如果敢接見我,我要是說的對,符合他的心意,那就有話好好說;要是我說的不對呢,那就趕快把我們這二十人扔到砧板之上,當眾用斧頭把我們剁了算了,以表明九江王背漢親楚的決心,我們這些人死而無憾!”

這話明顯是激將法,為了見到英布先把大話、狠話說出去,否則見不上面,口才再好有屁用。

太宰看隨何這小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裡犯嘀咕,怕誤了大事,趕快跑回去把話轉告了英布。

英布一聽,認為此事定有蹊蹺,彭城一戰,劉邦被項羽追著打,眼看都要打殘了,還有閒心派人來找自己,肯定有重要的話要說,便召見了隨何。

隨何緩步來到大廳,好像走紅地毯,很有範的樣子,他從容不迫地對英布說:

“漢王有一事不明,特派我來請教大王,想問一下大王為什麼和楚國那麼親近。”

英布心想,我當什麼重要的話呢,原來這麼白痴的問題,便略顯鄙夷地回答道:

“這很奇怪嗎?寡人原本就是項王的屬下,面北稱臣都理所當然,與楚國親近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嗎?”

隨何哼了一聲,撇撇嘴說:

“是嗎,那我更奇怪了,大王和項王現在都貴為諸侯,應該是平起平坐啊,怎麼還要面北稱臣呢?恐怕沒那麼簡單吧,無非是認為楚國強大,想依靠人家罩著而已!”

英布看隨何這幅嘴臉,有點生氣地說:

“是又怎麼樣?扯淡!不依靠項王,難道依靠你們漢王啊?”

隨何並不慌亂,接著說:

“大王真得是要依靠項王嗎?我看不出來!項王攻打齊國時,大王理應出動九江全部人馬,親自擔任楚軍的前鋒,參與戰鬥,衝鋒陷陣!而事實上呢?大王卻只派四千步兵過去,面北稱臣應該是這個樣子嗎?這且不說,漢王進攻彭城的時候,也沒見到大王率領九江的軍隊,渡過淮河,幫助項王打漢王啊!大王垂衣拱手地在一邊看熱鬧,這是在坐山觀虎鬥吧?想依靠人家保護的人,應該這個樣子嗎?大王掛著依附楚國的空名,卻一心考慮自己得失,我個人認為大王這樣做實在不可取啊!大王之所以不敢明著背棄楚國,是認為漢國弱小,可能會失敗,怕楚國回過頭來打九江而已!”

英布的騎牆心態被隨何拆穿了,心裡不由咯噔了一下。

最近項羽一直派人責問英布為什麼見死不救,讓他心煩意亂,非常緊張。

但在隨何面前那不能露怯啊,英布瞪著眼說:

“難道漢王不怕項王嗎?我聽說最近被項王打得抱頭鼠竄!”

隨何看出了英布的外強中乾,繼續分析道:

“楚國即使強大,那也是一時的,並不可怕!項王背棄盟約,殺害義帝,揹負著不仁不義的罪名,憑藉著戰爭的手段恃強凌弱,這些都是不得人心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我們漢王雖然彭城失利,但廣收諸侯後,回師駐守城皋、滎陽一帶,由巴蜀、漢中、關中作為大後方,源源不斷地運來糧草,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分兵把守著邊境要塞,讓楚軍不能向前一步。而楚軍遠離本國,中間有梁地相隔,深入西面八九百里,想打,打不贏,攻城,攻不下,撤退又擔心漢軍追擊,老弱殘兵輾轉運糧千里之外,後勤補給明顯跟不上。所以說楚國表面上主動,實際上非常被動,是不足以依靠的,請大王明察啊!”

隨何的分析有根有據,非常符合邏輯,英布那也是一代梟雄,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隨何頓了一下,接著說:

“退一萬步講,假使楚軍戰勝了漢軍,大王就能安享太平嗎?我看也未必!項王暴虐,肯定會報復包括九江在內的諸侯各國,到時諸侯各國肯定人人自危,必然要相互救援抵抗楚國,楚國最終還會招來天下諸侯的攻擊。顯而易見,項王無論如何都是比不上漢王的!如今大王不和萬無一失的漢王友好,卻一廂情願託付於危在旦夕的項王,我個人替大王感到疑惑不解。現在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只要大王出兵進攻楚國,項王一定會被牢牢牽制,只須牽制幾個月,漢王就能夠奪取天下。因為大王是率兵提前歸附漢國的,到時漢王一定會加倍分割土地封賜大王,至於這淮南,還是會歸大王所有啊!因此,漢王非常鄭重其事地派我來勸說大王,講明利害關係,希望大王三思啊!”

英布被隨何這一番聲色並茂的話給深深打動了,他大步走到隨何旁邊輕聲說:

“你說的在理啊,寡人明白!寡人會認真考慮你的意見,不過先不要聲張,過幾天再正式宣佈!”

有了這句話,隨何心裡算有底了,便告辭回到國賓館休息,專等英布的訊息。

但是等了很多天,卻音訊全無,隨何感覺不妙,便私下向人打聽什麼情況。

這究竟又發生了什麼變故了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