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2021-11-21由 隨筆寫正史 發表于 歷史

提到楊家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評書、電視、電影,都用他們做過主角;楊繼業、楊六郎、楊門女將,眾人皆知,家喻戶曉。

但藝術不等於歷史,有的時候反差還比較大。

比如說,楊家將作為北宋王朝的忠臣良將,很長一段時間裡,卻是北宋的死敵。

沒想到吧,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

宋太祖趙匡胤代周建宋,開始統一中原的步伐。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宋太祖趙匡胤塑像

平荊湘,滅後蜀、收南漢、伐南唐,忙了一大圈,基本把南方搞定了。

在北方,具體地說,是在太原,趙匡胤遇到了釘子戶。

公元968年,宋太祖進攻北漢。

北漢派出其侍衛都虞候劉繼業率軍扼守團柏谷(今太谷西南)抵抗宋軍。

趙匡胤大軍一到,劉繼業一看,不行,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打不過他們,趕緊撤。

趙匡胤很高興,看來北漢的將領不過如此,率軍直奔北漢都城太原。

北漢本來地盤就不大,何況被圍的還是首都,只能死守了。

劉繼業一改前幾日“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作戰方針,開始和趙匡胤死磕。

更要命的是,雖然劉繼業不知道克勞塞維茨是誰,但同樣對“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有著深刻的理解。

作為防守一方的劉繼業,多次率軍主動出擊,給趙匡胤大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趙匡胤急了,派人輪番圍攻太原。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影視作品中的楊家將

不巧,正趕上暑期,連降大雨,宋軍中疾病流行,戰鬥力大減。

無奈之中,趙匡胤只得撤軍。

首攻北漢失利,劉繼業給趙匡胤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後來,趙匡胤在燭光斧影中不明不白的去世,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

雖然趙光義弒兄篡位的嫌疑很大,但在消滅北漢,統一中原這一問題上,兄弟兩的看法是一致的。

公元979,太宗親征攻北漢,一腳油門,又到太原了。

在太原的東南面,太宗又碰到了老熟人劉繼業。

負責太原東南防禦的劉繼業一如既往得狠,再次給宋軍造成了重大傷亡。

用史書上話說就是“殺傷宋師無算”。

劉繼業還能抗,但是他的上級,北漢國主劉繼元扛不住了。

979年五月,劉繼元舉白旗投降。

不過劉繼元不太夠意思,光顧著自己投降了,竟然沒和仍在東南死扛的劉繼業打個招呼。

於是,劉繼元已經在吃優待俘虜的酒席了,劉繼業還在和北宋軍隊血戰。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藝術作品中的楊家將

好在,宋太祖還是比較大度的,雖然容不下自己的兄長,卻很欣賞這位給自己帶來嚴重損失的劉繼業。

於是,太祖讓剛剛舉白旗的劉繼元給劉繼業寫了封信,勸其投降。

仍在苦戰的劉繼業一看,算了吧,皇帝都投降了,我還死撐著幹啥。

於是,劉繼業也歸降了宋朝。

成為大宋武將的劉繼業,恢復了自己原本的姓氏,改名楊業。

您沒看錯,劉繼業就是楊業。

楊業就是楊家將中金刀楊繼業的原型,佘太君的丈夫,楊家七子的父親。

之所以改姓劉,是因為他以前深受北漢帝劉承鈞的喜愛,將其視為自己的兒子,於是賜名劉繼業。

現在北漢都沒了,再叫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了。

於是,北宋名將楊業橫空出世。

正常情況下,作為投降過來的將領,不太容易得到信任和重用。

可楊業用實際行動再次證明了,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影視作品中的楊繼業

公元980 年三月,遼軍將領蕭咄李率十萬大軍圍攻雁門關。

而負責守衛雁門關的楊業手下只有幾千人。

楊業立即將軍情上報給了自己的上級,請求增援。

楊業的上級,大家一定也熟悉:駐守太原的節制西北邊疆

軍事潘美。

潘美接到了楊業的增援請求,但沒有派兵。

不是因為楊業的小兒子打死了他的兒子,那是小說。

潘美認為:雁門關一帶,不宜長期據守,抵抗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還是收縮兵力,確保太原為好。

客觀地看,這時的潘美,並不像小說中的寫得那麼壞,只是作戰觀念與楊業不同罷了。

不管什麼原因,楊業終究要面對一個現實:外援是沒有了,只能靠自己了。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軍事要地雁門關

楊業就是楊業,雁門關也不是金沙灘。

面對十萬大軍,手下只有數千人的楊業緊張地思索著應對之策。

城外大軍圍城,城內兵力不足,怎麼辦?怎麼辦?

擒賊先擒王,面對危局,楊業決定險中求勝。

於是,楊業命副將守城,自己率領精挑細選的幾百名騎兵,悄悄地出了城。

藉助大山的掩護,楊業一行人成功地繞到了遼軍主帥蕭咄李的側後。

躊躇滿志的蕭咄李正在指揮大軍攻城,可能連晚飯到雁門關裡吃點啥都想好了。

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前方的蕭咄李,一點也沒注意到來自側後方的危險。

抓住時機的楊業向蕭咄李帶領的中軍突然發起了猛攻。

楊業自己就很猛,帶的人也很猛,再加上遼軍根本沒預料到他們的突然出現。

遭受突然打擊的蕭咄李部,驚慌失措,紛紛避讓。

楊業帶人直撲蕭咄李,萬馬軍中,砍下了蕭咄李的首級。

主帥一死,遼軍軍心更亂了,守在關裡的楊業副將乘勢帶人殺出關外。

裡應外合,宋軍大勝。

戰報很快到了太原。

忠心報國的楊家將,曾經是北宋的死敵,您知道麼?

兇悍的遼國騎兵

宋軍主將潘美根本就不相信這事。

“開什麼玩笑,這麼點人擊退了十萬遼兵,別開玩笑了,趕緊撤回來吧。”

但事實就是事實,不容抹殺。

潘美感到很慚愧。

“唉,可惜呀,這一仗不是我打的。”

如果僅僅是慚愧的話,就沒啥事了。

可惜,除了慚愧,潘美心裡還有些許的嫉妒。

一個降將,立下這麼大的功勞,讓我們這些跟隨太祖打天下的老臣臉往哪放?

將帥不和的種子已悄然種下,最終導致了一代名將的悲慘下場。

當然,這是後話,我們下次接著再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