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十朝元老,官場不倒翁,奇人馮道

2021-11-18由 命淵聲巷 發表于 歷史

歷史上很多人只聽說過三朝元老,聽的比較多,一般是指這個古代的重臣先後伺候過三位皇帝,這叫三朝元老,也很少見,因為古代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古代當官,每一個皇帝剛上位的時候都會提拔屬於自己的心腹,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古代當官,很少超過侍奉過兩個皇帝的。

十朝元老,官場不倒翁,奇人馮道

今天講的這位是絕版人物,在我國古代時期,有一個奇人姓馮,叫馮道,前後伺候過十二個皇帝,他當的不是小官,他始終是擔任什麼王侯將相,三公,宰相這樣的位置,是名副其實的十朝元老。

十朝元老

馮道,如今的河北滄州人,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家,用現代話說就是生活在一個小康家庭,唐朝末年,25歲的馮道投靠了當時的幽州節度使劉守光,成了他手下的一個參軍,當時是一個小官,公元911年劉守光自立為帝,建立了大燕政權,這就是馮道經歷的第一個皇帝。

但是後來劉守光打仗兵敗以後,馮道就投奔了當時的

晉王李存勖(xù

),也就是後來後唐的開國皇帝唐莊宗,馮道就在唐莊宗手下做事,一直做到了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按照現在的地位來說,已經到省部級幹部了,

這是馮道侍奉的第二個皇帝。

到了馮道42歲的時候,家裡出事了,父親年齡大了,因病去世了,然後馮道要回家守孝三年,在這個時候,馮道的名氣就已經很大了,名滿天下,守孝期滿之後馮道還得回去,又趕赴洛陽上任,可是剛好碰上唐莊宗手下的李嗣源發動叛亂,皇帝位置被李嗣源取代了,也就是

唐明宗李嗣源

,唐明宗也馮道的大名,就讓他當了兵部侍郎,又過了兩年,45歲的馮道被拜為宰相,

這是馮道侍奉的第三個皇帝

六年之後唐明宗去世了,新上任的皇帝叫唐敏宗,

唐敏宗

繼位了,

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四個皇帝

,唐敏宗繼位之後,當時手下有一個藩王

潞王李從珂

造反了,唐敏宗就逃跑了,等到李從珂打過來的時候,馮道馬上帶領文武百官直接投降了李從珂,

這就是馮道經歷的第五個皇帝

又過了一年,當時的節度使

石敬瑭

聯合其他人消滅了後唐,建立了後晉,也就是後來的後晉高祖,然後這是

馮道經歷的第六個皇帝

。過了三年以後,後晉高祖石敬瑭病逝。馮道擁立石敬瑭的養子

徐崇貴

為皇帝,

這是馮道侍奉的第七個皇帝

就這樣過了五年,

遼國皇帝耶律德光

,攻入汴梁,滅掉了後晉,這時候馮道已經65歲了,再次更換門庭,

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八個皇帝

,就在這年二月,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劉知遠就成了後漢高祖,而耶律德光在回契丹途中病逝了,馮道一看那,馬上又率領手下大臣投奔了

劉知遠

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九個皇帝

劉知遠死了以後他的兒子

劉承佑

繼位。這是

馮道經歷的第十個皇帝

,其實還不止這十個,後來馮道還侍奉過

後周太祖和後周世宗兩任皇帝

總之看咱們說的,只要苗頭不對,馮道立馬就會跟著風向,所向披靡投靠新的皇帝,前前後後總共經歷了12個皇帝,是歷史上侍奉皇帝最多的大臣,堪稱是十朝元老,不,應該是十二朝元老,差不多古往今來就這一個了。

十朝元老,官場不倒翁,奇人馮道

官場不倒翁

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馮道怎麼可能做到的,他的官場之術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讓他面對十幾位不同的皇帝始終能夠做到屹立不倒,這是很多人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的。

我們知道馮道當時身處的是五代十國這樣一個戰亂的時代,從45歲第一次當宰相開始,一直到73歲過世,他始終都是在朝廷裡面為皇帝服務,套用一句話說,馮道是政壇的常青樹是永遠不倒的,縱觀馮道的一生,最起碼有三點可以借鑑可以概括,可以說是馮道的官場之術。

第一點

:當今皇帝剛剛下臺,篡位者還在城門之外的時候,馮道就立馬不管不顧朝廷的事,帶領文武百官擁護新皇帝登基;

第二點

:無論新皇帝是誰,馮道都會親自贈送給他一本親手抄寫的貞觀政要,這本書講解治國為民,當然有的皇帝看,有的根本不理,但是馮道不管你看不看無所謂,我必須送;

第三點

:不管皇帝是否能夠接受他的建議,不管皇帝的政策合理還是不合理,馮道總是嘴巴有一個詞,吾主英明。總是把吾主英明這句話掛在嘴邊,這對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你在單位裡面每天都把老闆英明這句話掛在嘴上,那老闆肯定喜歡你。

這三條,絕對是馮道縱橫官場30年的葵花寶典,在當時有很多人對馮道的行徑不以為然,包括後代有很多史學家對他評價也很不好,比如

宋朝的司馬光

說他

道德如此,不足以取,以"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舉例諷刺馮道。金朝學士

王若虛

說”

萬善不足贖,百說不能文也

“。還有人說

五代十國那是一個最無恥的時代,而最無恥的官吏就是馮道

,也能理解為什麼看不起他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主要因為儒家思想的影響,比如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侍二夫,像馮道這樣在老皇帝下臺,馬上不管老皇帝,趕緊扶持新皇帝這

不符合儒家忠君的思想

,在古代伺候了一個皇帝,就應該效忠到底,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

政治智慧

馮道曾經寫過這樣的文字: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你看這兩句話就流傳下來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後面還有:

但叫方寸無諸惡,豺狼叢中也立身;

但是必須要肯定的是馮道確實做過不少好事,甚至後來罵他罵得最厲害的

歐陽修

也沒有否定,比如馮道為人非常簡樸,在隨軍途中,他就住在草棚裡,連床都不用直接睡在草上,和下人吃一樣的伙食毫不在意,手下將士搶來美女送給他,實在推脫不了就找個屋子養著,然後能找到家的就再給送回去。

馮道父親去世之後他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故鄉,正逢當時大饑荒,馮道就散盡家財救濟鄉民,後來馮道擔任宰相之後,也是提拔重用了很多有才之士,很多家裡很窮的沒有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會提拔重用。

十朝元老,官場不倒翁,奇人馮道

馮道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

改朝換代最頻繁

的時期,他前前後後經歷了12個皇帝,但全部加起來也不過30多年,平均每個皇帝也就是三年左右,最長的唐明宗和晉高祖在位也只有八年,而且這四個朝代都是靠陰謀和武力奪取政權的,還有其他是趁亂入侵的,這十個皇帝裡面,說實話除了個別皇帝還像個人樣,其他的都是劣跡斑斑,惡行累累,大多數都是亂臣賊子出身,昏君暴君,

說是豺狼虎豹也差不多

,面對這樣的一些野獸皇帝,如何能夠自保都是問題,但是馮道能夠做到從容應對,這就是馮道的政治智慧。

馮道的政治智慧

首先就表現在能夠及時的辨明方向,及時調整政治立場和服務

,每當政權動盪的時候,馮道從不提早表明自己立場,只有等到新皇帝全面控制局面之後,他才會恰好的把握時機,馬上站到臺前幫著新皇帝穩定局勢,理順方方面面的頭緒,使新政權儘快進入角色。

其次

馮道永遠和成功的當權者合作,以實現自身價值

。從來不把什麼忠君這倆字放心裡,還有一點就是馮道的個人特點就是比較幽默,說話比較滑稽,有一次,遼太宗問他,這天下百姓如何能救得,馮道說,現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遼太宗聽了很受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契丹人的殘暴本性,使得漢族士子和百姓找到了生存下來的機會。

在政治生涯中,馮道是善於投機

,剛才也說了,他腦子裡根本就沒有什麼臣子要從一而終的念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馮道

能夠忍辱負重,盡心盡力為老百姓辦事

,辦一些有益的事,那麼現在看來,馮道之所以能夠在官場上屹立不倒,主要是因為他不好色不貪財,有才幹,不結黨營私,不樹敵,有容人之量,知進退,忠於老百姓而不是忠於某一個皇帝。所以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能說出至今仍然在流傳的這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從這句話的含義中也能夠感受到馮道之所以能夠30多年曆經十幾位皇帝而不倒的奧秘所在。

那麼大家是怎麼評價馮道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