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老城網友談蘇州經典一碗麵

2021-11-13由 老城城磚 發表于 歷史

老城在貓眼上發帖《七十年代觀前街老味道》,目前點選量過31萬,跟帖數百,老城發現我我我網友的跟帖很經典,值得大家品味,特轉跟帖如下: 蘇式面之妙,第一在面,第二在湯,這點陸長興最為典型。其實蘇式面不僅在蘇州,崑山太倉常熟的傳統麵店,也是這個風格。 如果就麵條、湯水而言,比較能反映蘇式面典型特色的,一是陸長興,二是美味齋。觀前街上的黃天源裡的麵館也不錯,還有觀振興,近水臺也不錯。當然個人以為陸長興最佳。 其中陸長興的尤其有特色,長時間浸泡而不坨。蘇式湯麵也不貴,至多2、3十塊一碗,還可以雙澆有些異地食客,尤其是一些西北的,去了蘇式麵館,往往點拌麵,冷麵,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經常想上去對陌生的他說,吃蘇式面不吃湯麵,不吃蝦仁,鱔糊,燜肉澆頭,簡直是白吃了。 要建立關於蘇式面的正確概念,不是蘇州城裡所有面館賣的面都算蘇式面,正宗的,個人認為,就是當年蘇州評蘇州十碗麵的那幾家(同德興除外)——當年商業操作氣氛不濃,評出的結果,大部分還是正常的。 2001年評過十碗麵,有陸長興的①爆魚面和②蔥油香菇面(接駕橋碧鳳坊),黃天源的③炒肉面(竹輝路和觀前街)朱鴻興的④燜肉面(宮巷和鳳凰街),美味齋的⑤爆魚面(東北街), 同德興的⑥楓鎮大肉面(人民路上北寺塔對面),偉記奧灶館的⑦奧灶面(白塔東 路),五芳齋的⑻五香排骨麵,(宮巷)松鶴樓的⑨滷鴨面(太監弄),太倉市 的⑩雙鳳鎮的羊肉面。

" 現在能維持水平的,也就是私營的陸長興,美味齋,以及國營的黃天源。朱鴻興是老牌子的面子,同德興老闆當兵出身,一向擅長吹噓,到處說自己復活了傳說中的“楓鎮大肉面”,其實鬼才知道傳說中的“楓鎮大肉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同德興的就是糟滷白燜肉,而且其麵條和湯水製作,完全未入蘇式面之門,這家店我覺得完全是資本運作的結果,他們的心思沒花在做面上,偉記奧(熝)麵館雖然可以,但是嚴格說不是蘇州面,而是崑山、常熟風格的面,熝字都寫錯,可見其缺乏悠久的傳承。五芳齋改建之後,傷筋動骨,且其麵條本來就不冒尖,只是可能在以前,其環境在各個麵館中算比較好的,所以像米其林標準那樣入選(據說米其林標準裡,餐廳的環境,佔很大的比重,味道不是唯一的),當然同德興、瓊琳閣環境更好。松鶴樓的滷鴨面,入選十碗麵,大概是給松鶴樓一個面子。雙鳳橋那個羊肉面無緣品嚐,不做評論除這十碗之外,其實近水臺,觀振興、陸振興的也不錯,有些綠楊餛飩店,例如之前蘇州長途汽車站的那家,也有面條賣,做得也挺好。 如果偶爾去蘇州,個人認為嘗一嘗陸長興(人民路店)就可以了。但是蘇州人懶,陸長興營業時間有限,如果不巧,黃天源(觀前街店,似乎只有觀前店有面條賣)、美味齋的也不錯,只是美味齋的營業時間比陸長興還要短。

當然,蘇州的蘇式麵館還有很多,什麼東吳麵館、裕興記之類,不過我認為都不是很能代表蘇式面面、湯雙絕的特點。 以前陸長興的人民路店,還掛著周立波師父,蘇滬滑稽名家周柏春和蘇北籍的蘇州文化學者陸文夫的題字,周的題字記得,是鋼筆或圓珠筆寫的,歪歪扭扭,是“嘆為食止”四字,意思很有韻味,頗能畫龍點睛,陸文夫的字,當然是毛筆寫的,只是寫什麼,記不得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