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2021-11-12由 靜語嫣兒 發表于 歷史

明朝建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太子以下的諸子實行封藩。

親手打下的帝國基業,在他手中顯得異常沉重。剛剛建國之初,百事俱廢的情況下,首要抓住的確是如何培養子孫教育,目的在於保證這個基業永遠鞏固下去,為此他像一個兢兢業業的農民一樣,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般的固執和堅決。很大程度上他非常看重留給子孫的兩份遺產。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朱元璋畫像

一份是在朱元璋看來最寶貴的《皇明祖訓》,在他看來,這是能保護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寶。早在洪武二年(1373年)在政治初步執行後,就投入了大量精力組織編纂《皇明祖訓》。前後歷時六年,七易其稿,並嚴肅告誡: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告誡子孫後代該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這個國家。

第二份是用制度強化家族特權。朱元璋對功臣、對朋友到後期翻臉無情,痛下殺手,對子孫卻慈愛有加。親王府每年有五萬石祿米,親王子為郡王的,每年也有一萬石祿米。那些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公爵們,如魏國公徐達最高祿米才有五千石,韓國公李善長才只有四千石,其餘都在三千石。不僅如此,藩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大臣無論位置多高,也都要對親王行拜禮,對此《皇明祖訓》明確記載:“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經過見王,並行四拜禮。雖三公、大將軍,亦必四拜,王坐受之。” 朱元璋還是覺得不夠,又在此後規定:“若使臣道路本經王國,故意迂迴躲避,不行朝王者,斬。”甚至從“如何行政“、“如何執法” 的大章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後宮”等微末細節。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皇明祖訓

在保證這個龐大家族的基本權利後,朱元璋同時提出了對子孫管理培育的具體措施。

皇明宗室遍佈全國,如有魯王、晉王、湘王、遼王、福王等等。諸王在各自的領地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王府並有眾多的附屬官員和內侍。這些不勞而食的寄生群體,成為國家的重負。同時,諸王分封於各地,與地方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形成了王府與地方相關聯的系列文化。

青州的衡王,是明朝成化年間所封,弘治十二年(1499)就藩,歷6世,有7位親王,29位郡王。明亡後,衡藩被滅。

明朝的典制規定:皇帝之女稱公主,其婿稱駙馬都尉;親王之女稱郡主,其婿稱儀賓;郡王之女稱縣主,孫女稱郡君,曾孫女稱縣君,玄孫女稱鄉君,其婿皆稱儀賓。在青州就藩的衡王是為親王,其女即郡主,孫女即縣主,其他按典制依此類推。王府眾多身份不同的女子擇婿下嫁,便有了眾多身份不同的儀賓。由於時代變遷,又沒有專門記載,僅靠傳說和零散的記載,衡王府的儀賓能為人知者極少。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現將所知總結行文,幫助人們瞭解明代青州舊事,以現青州歷史文化底蘊之一斑。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根據衡王府幾方墓誌所知的衡府儀賓有:衡安王儀賓高察(安王是親王,其女為郡主,所以高察是親王的儀賓);高唐王儀賓王維俊、王登要;漢陽王儀賓許存名、劉紹紀;平度王儀賓畢可久、張宗孟。以上這些人都是郡王的儀賓。另據所知,李儀賓是明代官員青州人李尹耕之子;青州府樂安有一位儀賓,名蔣璣;臨朐寺頭鎮禪固堂有一重修碑記,題名中有一位儀賓,即“衡府濟河縣主儀賓徐藹如”;青州城南時家店的時松也是王府儀賓,但不知是何時、何王之儀賓;邱琮玉在其《青社瑣記》中提到一位王儀賓;城北段村也曾有一位儀賓。其他若干衡府儀賓被歷史長河淹沒。

能以資料查知者有鄭母冀氏兩儀賓、趙儀賓、回族人劉儀賓、查儀賓等。

青州城東35裡處有個鄭母村,村中冀姓人家是明初從河北棗強縣遷來,冀氏族人的世系便從明初始論。到八世時,冀鍊中了進士,歷官至兵部侍郎,卒後贈兵部尚書,諡號“端恪”。自此,冀氏成為青州的名門望族。據《冀氏宗譜》得知,鄭母冀氏有兩位衡王府儀賓,分別是冀氏十世的冀嶙和十二世的冀秉端。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朱元璋分封圖

冀嶙為衡府新樂王之婿。新樂王是郡王,其嫡第六女,封為樂安縣主,下嫁鄭母冀嶙。冀嶙是明兵部侍郎冀鍊之孫,他成為王府儀賓,受封為亞中大夫,享受榮華富貴。據冀氏譜中記載,冀嶙以儀賓的身份在衡府中任職,歷官至宗人府府丞,在王府中管理事務,享有一定的權力和地位。衡王府儀賓現為人知者甚少,有遺物者更是鳳毛麟角。冀氏新譜中收入了明萬曆皇帝誥封冀嶙與朱氏的聖旨和二人的畫像。其畫像在鄭母村冀氏族人中世代流傳;聖旨現儲存在青州市檔案館。這是真實的見證物,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冀秉端,天啟元年十一月配郡主朱氏。郡主是親王之女,可《冀氏宗譜》中,新樂王之女明明是縣主卻寫為郡主,所以冀秉端所配朱氏不知是何王之女,不知是否為郡主。秉端成為衡府儀賓,敕授亞中大夫,歷官至光祿寺卿,平步青雲,坐享富貴。天啟皇帝誥封冀儀賓與朱氏的聖旨不知去向,但他們的畫像仍存在冀氏族人中。

當時,鄭母冀氏有兩位儀賓,成為家族的榮耀。幸運的是,清初衡府諸王被逮,王府被抄,冀氏儀賓及其家下卻沒有受到衝擊,安然地生活了下去。不過,儀賓的優越條件和待遇被取消,風光不再了。

據青州市檔案館所藏清代《趙氏族譜》得知,鄭母人趙秉忠之子趙奕顯也是衡府儀賓,但不知奕顯岳丈是衡府哪位王爺。趙秉忠,字季卿,號山其陽,明萬曆二十六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是青州歷史名人之一。趙秉忠有6個兒子,趙奕顯是其第五子。趙譜中稱,奕顯妻早亡,繼配衡府朱氏,朱氏生有5個兒子。明朝滅亡,衡世子被誅,趙儀賓恐受牽連,攜妻、子逃亡他方,其後人散居臨淄等處。

衡王府儀賓是怎麼回事?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牌坊

青州官宦世家石氏也有衡府儀賓,見之於《石氏家譜》。儀賓名石之陞,乃延安知府石繼芳之孫。

衡王府儀賓中有回族人劉珍,劉珍與衡府之女朱氏的後代被人們稱為“儀賓劉”。青州回族劉姓頗多,有兩大支系,分別為“滄州劉”和“儀賓劉”。據史料記載,回族人查野生也是衡府儀賓。衡王府以皇明宗親之貴,有女下嫁於回族子弟,其原因不可得知。但由此可見,明朝時期便有漢、回通婚之例,呈現出了民族和睦的景象。

衡王府坐落於青州城,王府的子女婚配以就近者多,卻也涉及四方各地的名門望族。明朝後期,青州府屬沂水縣高氏家族出過較多名人。高家店子的高炯和神墩村的高大印就是衡王府選中的儀賓。高家店子《高氏族譜》對高炯記得很清楚,高炯,“號六韜,衡府儀賓,配朱氏郡主……”。清乾隆《諸城縣誌》卷三十八王之塇傳:“王之塇,倜儻有才略,衡王見而奇之,選尚郡主。”之塇為明末人,死於崇禎壬午之難。由此可知,青州府諸城縣亦有衡府的一位儀賓,郡主出嫁數百里之遙。

過去的婚姻基本上是門當戶對。衡王府儀賓多數是名門望族子弟,然而也有特殊情況者,青州山鄉井塘村的吳儀賓便是特殊一例。衡王府和眾多的郡王府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過眼雲煙,眾儀賓也成了一瞬即逝的流星;但是,青州曾有這段特殊的歷史並影響至今,而有關衡王府和儀賓們的史實和故事還會繼續流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