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2021-11-01由 文史小正太 發表于 歷史

“質子文化”,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特有的一個現象,簡單點說就是兩個國家為了增加信任度,互相把自己國家的繼承人放在別國的都城之中,模式上有點像是現在的外交使節。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質子文化在先秦時期是非常發達的,但是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王朝以後,雖然歷史上也有過一些國家分裂,諸侯並稱的時代,但質子文化卻迅速的沒落了,並且再沒有重現過。

那麼為何秦朝以後,質子文化會迅速的走向沒落呢?

一、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是建立在諸侯國之間沒辦法互相滅國的基礎之上的

先秦,其實是對東周時期中國各諸侯國的一個代稱,在此之前,西周雖然也可以叫做先秦,但更多的時候還是以周王朝來代指的。

這個稱呼裡其實就隱藏著一個秘密,即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沒有辦法直接滅掉對方,所以很難用其中某個國家的名稱來代指這段歷史

,只能冠之以先秦,就是在秦朝之前的意思。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而這種互相無法滅掉對方的歷史現狀,正是先秦時期質子文化發達的一個基礎條件。

正如現代國家的常駐他國大使館一樣,“

質子”最初產生就是為了穩固兩國的關係的

,那麼如果一個國家有輕易滅掉對方的實力的話,怎麼可能把自己的繼承人送到其他國家去了,豈不是太危險呢?

所以質子文化盛行的基礎,其實就是當時諸侯國雖然也經常打仗,但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個會合制劇本。

彼此之間的競爭,至少在貴族階層是有一個限度的,那就是你可以打我,但是不能滅掉我

,所以我的兒子在你的國家基本上是安全的。

戰國後期,隨著秦國展開統一戰爭,這種諸侯國之間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質子文化”失去了最重要的平衡性,自然也就存在不下去了。

二、 質子文化的衰落,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緩慢發展的,其中“質子”從互相之間變成弱國對強國的“單向質子”,就是發展的典型變化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當然正如歷史上很多文化現象一樣,

“質子文化”的衰落,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的走向沒落的,這其中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質子方式的變化。

春秋時期的質子文化,是平等的,即我向你的國家派一個質子,那麼你也要向我的國家派一個質子

,這種形式其實有點像是聯姻,本質上都是增強雙方互信的一種行為。

但是到了春秋後期乃至戰國的這段時間內

,隨著諸侯國之間實力的失衡,質子現象開始變成了一種單方面的,具有歧視性質的外交活動。

比如秦國打敗了魏國,魏國為了避免自己被滅國,提出和談,同時為了保證自己沒有反抗的意願,於是把一個兒子送到秦國當質子。

這背後蘊含的意思,其實已經從增強雙方的互信,變成了一種政治綁架

:即如果魏國不聽話的話,那麼秦國可能會把魏國這個繼承人給殺掉的。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按照過去質子的概念,這當然是非常大的損失。但是顯然魏國不可能真的把繼承人送到秦國去,

所以質子也就從諸侯的繼承人,變成了排位比較靠後的繼承人。

秦始皇嬴政那是一個例外,其根本的原因是當時秦國的當權者不願意國內那些保守主義的秦國王子即位,所以把嬴政這個以前根本沒機會繼承皇位的人給選出來做傀儡,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嬴政有個厲害的母后,很快團結了秦國王室,才讓嬴政真正當權了。

撇開嬴政不提,戰國時期的質子們“質量”明顯下降,普遍都是王室之中比較不受待見的人擔任,其原因就是因為質子現象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公平的外交關係,所以逐漸被摒棄了。

三、 秦朝建立大一統王朝以後,大一統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分裂沒有了存在根基,質子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先秦以後,也就是秦始皇建立起大一統的中央王朝以後,中國古代歷史上發生了一個最大的變化,那就是

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不管後來的朝代分裂的時間有多久,分裂的國家有多少,但所有的統治者們都清楚,想要再回到先秦時期那種諸侯並列幾百年的局面,是不可能了。

因為統一的思想已經根植在了每一個有識之士的心裡,不管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只要他想坐穩位置,那麼統一就是歷史大勢,只能去不斷的追尋統一。

那些想要分而治之,重新以諸侯的方式統治中國的人,不管是強如楚霸王,還是懦弱如石敬瑭,不但不可能成功,反而要遺臭萬年。

先秦時期的質子文化,為何在秦代以後迅速的沒落了?

在這種隱性的政治壓力之下,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有資格競爭天下的人,其實心裡都明白,自己跟對手之間,絕對沒有並列長存的機會,只能是你死我亡

,就算是羸弱的大宋,雖然一直收不回燕雲,但是想要收回燕雲的心是明擺著的。

那麼在這種局面下,送自己兒子去當質子,不但很可能因此損失一個兒子,更是體現出了一種認輸的態度,這對於諸侯來說是致命的

,因此但凡是有點野心的諸侯,都不會再接受什麼質子。

如此,質子現象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四、 結語

其實諸侯之間的質子現象雖然不存在了,但是皇帝和大臣之間的質子現象,卻一直存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漢代的將軍外出打仗的時候,妻子兒女要留在都城的現象。

事實上這種情況雖然在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還是很普遍的,很多皇帝都有這種把外派的重要大臣的子女妻子留在京城充當“人質”的行為。

究其根本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對於血脈繼承人的重視

,對於家庭的重視。正是因為重視血脈傳承,所以質子才能在先秦是成為兩國之間取信的紐帶,也成為後來皇帝與大臣之間看破不說破的潛規則。

從這個角度來講,最初的質子現象雖然消失了,但異化的“質子現象”卻一直存在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