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英宗,土木之變,明朝由盛轉衰

2021-10-31由 彼生故夢 發表于 歷史

有一年,皇宮要招收一批太監。蔚州(今河北蔚縣)地方的一個二流子、名叫王振,年輕的時候讀過一點書,參加幾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便在縣裡當了教官。後來因為犯罪被判充軍,聽說皇宮招太監,就自願進了宮,從而充了罪罰。宮裡識字的太監不多,王振粗通文字,所以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後來,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鎮讀書。朱祁鎮年幼貪玩,王振就想出各種各樣法子讓他玩得高興。

明宣宗一死,剛滿9歲的太子朱祁鎮繼承皇位,這就是明英宗。王振當上了司禮監,幫助明英宗批閱奏章。明英宗年少好玩,根本不問國事,王振趁機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朝廷大員誰敢頂撞王振,不是被撤職,就是被充軍發配。一些王公貴戚都討王振的好,稱呼他“翁父”。王振的權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

這個時候,我國北方的蒙古族瓦刺部已經強大起來。1449年,瓦刺首領也先派3000名使者到北京進貢馬匹,要求賞金。王振發現也先謊報人數,而且還將進貢的馬匹減少了,於是就削減了賞金。也先又為他的兒子嚮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絕。這一來,也先被激怒了,他率領瓦刺騎兵進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將出兵抵抗,被瓦刺軍打得潰不成軍。邊境的官員向朝廷告急,明英宗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大同離王振家鄉蔚州不遠,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產,他怕家產受損失,竭力主張英宗帶兵親征。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和侍郎是軍事部門的正副長官)祁墊和侍郎于謙認為朝廷準備不夠充分,不能親征。明英宗是個沒主見的人,王振怎麼說,他就怎麼聽,不管大臣勸諫,就冒冒失失決定親征。

明英宗叫他的弟弟廊王朱祁鈺和于謙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邱墊等官員100多人,帶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浩浩蕩蕩向大同開去。過了幾天,明軍的前鋒在大同城邊被瓦刺軍打得全軍覆沒,各路明軍也紛紛潰退下來。明軍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時,太陽剛剛下山,有人勸英宗趁天沒黑,再趕一陣,進了懷來城(今河北懷來)再休息,即使瓦刺軍來了,也可以堅守。可是王振想著落在後面裝運他家財產的幾千輛車子,硬要大軍在土木堡停下來。土木堡名稱叫作堡,其實沒有什麼城堡可守。不久,明軍就遭到了瓦刺軍兵的伏擊。明軍毫無鬥志,丟盔棄甲,狂奔亂逃。瓦刺軍緊緊追趕,被殺和被亂兵踩死的明軍,不計其數,邱墊在混亂中被殺死,禍國殃民的奸賊王振也被禁軍將領樊忠一鐵錘砸死。明英宗做了俘虜。歷史上把這次事件稱作“土木之變”。

經過這一場戰鬥,不僅50萬明軍損失了一多半,明王朝大傷元氣,而且北京也受到瓦刺軍的威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