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2021-10-30由 二零說史 發表于 歷史

魏擊身為嫡長子繼承人,但他卻被派往遠離政治核心中心的中山國,然後父親魏文侯更是一連三年都不派使者來往。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為他被拋棄冷落了。心灰意冷之下,魏擊的老師趙倉唐出馬了,但僅憑他一個小角色能否扭轉魏擊的命運呢?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趙倉唐對魏擊說:你老爹忘記你可以,但是你不能忘記老爹,身為兒子,你應該主動出擊。

魏擊回答說:找不到合適的使者。

為什麼魏擊不自己親自回去看望父親呢?因為按照那時候的習慣,委派外地的宗親除非是有上頭的召見,否則是不能輕易離開封地的。

趙倉唐說:我願意去。前提是您要告訴我你老爹的喜惡。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趙倉唐深知必須先了解對方的喜惡,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

魏擊說:“他愛吃野鴨子,還喜歡養北方血統的獵犬為寵物。”

就這樣,趙倉唐帶著鴨子,牽著狗,還有兩首詩去求見魏文侯了。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趙倉唐冒昧出使,求見貼上措辭滿是謹慎小心。為了解對方心思前,最保險的做法就是謹慎行事。

“孽子擊之使者,不敢當大夫之朝,請以燕閒,奉晨鳧,敬獻庖廚,緤北犬,敬上涓人。”

趙倉唐一上來就上演親情牌橋段:“我是您小老婆生的孩子魏擊派來的使者,不配在朝廷上當著大臣們的面被您接見,請允許我在您有空的時候,把鴨子送到您的廚房,把狗交給您的隨從。”

趙倉唐的話謙虛得體,看似無意之說,卻貼心說出魏擊還記得魏文侯的喜好。魏文侯自然高興,於是召見了趙倉唐,問道:“擊還好吧?”

趙倉唐回答:“嗯嗯”。

“擊做得怎麼樣?”魏文侯繼續問。

趙倉唐還是回答:“嗯嗯”。

不論魏文侯把問題重複幾遍,趙倉唐只是一個勁地“嗯嗯”。並沒有正面回答魏文侯的問題。

最後文侯著急了,指責趙倉唐不正面回答問題是在敷衍他。

趙倉唐回答說:“您已經把太子分封為中山國君了,一國國君直呼另一國國君的名字,是不合乎禮的,所以我不敢回答。”

魏文侯意識到錯誤趕緊改口:“你們中山國君還好嗎?”

趙倉唐這才回答說:“我出發的時候,該給我送行的禮儀他都做到位了。”好傢伙,這次的回答詳細且不忘點題,那便是順帶誇一下魏擊的懂事。

魏文侯又指了指身邊侍衛,繼續問道:“中山之君有長高了嗎?你看這些人中有跟他差不多的嘛?”

趙倉唐又說:“按照禮數,只有身份相當的人才能比量身高。”

身份相當才能作比較是當時社會上很重要的社交禮儀。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魏文侯只想著關心自己的孩子。禮數早就拋一邊去了。可見父親對孩子的關心溢於言表,這倒給趙倉唐吃了一顆定心丸:看來魏文侯還是很關心魏擊的。

魏文侯趕緊更正:那就和我比吧!

趙倉唐當然不會傻到直接拿魏擊和魏文侯比身高。但問題還是必須得回答。所以趙倉唐繞開一下答到:“您當初賜給他的衣服已經能穿了,可是您賜給他的腰帶,還是長了一些。”高矮胖瘦的畫面感一下清晰明瞭。

魏文侯繼續問道:“你的國君在學什麼呢?”

趙倉唐正等著這句話呢!畢竟鴨子和狗都送上了,還有兩首詩捂著呢。

趙倉唐答道:“在學詩。”

魏文侯問:“他喜歡哪些詩呢?”

趙倉唐答道:“很多,但《晨風》和《黍離》這兩首詩是他最喜歡的。”

魏文侯張口就來一首《晨風》:“鴥(yù)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這首詩是秦國的詩,說的是一個女子痴心等待自己的愛人,可是愛人總是不出現。她埋怨自己被人負心人忘記。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魏文侯吟誦到這裡,問趙倉唐:“你家國君是不是埋怨我,嫌我忘記他了?”

意思當然是這個意思,但不能點破,趙倉唐說:“怎麼敢埋怨您呢,他只是時常記掛您罷了。”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魏文侯又把《黍離》唸了一段。

這一段的大致意思是: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恍惚不安。瞭解我的人說我有憂愁,不瞭解我的人說我有所求。遙遠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魏文侯很聰明,這滿滿的幽怨,他怎麼會感覺不到,他明白趙倉唐在提醒自己:孩子在怨自己,怨自己把他給忘了,怨自己讓他失望了。

意思含蓄且絲毫不差地傳達到了,彼此心知肚明但點到為止,不能點破。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於是,魏文侯馬上命人準備了一些衣服賜給魏擊,讓趙倉唐帶回去。並特意叮囑趙倉唐:這些衣服必須在清早雞叫的時候送到魏擊的手裡。

趙倉唐帶著一肚子的莫名其妙離開了魏國,一路上都在想難道自己傳達的意思這麼明顯了,卻只能醒魏文侯的一點點父愛:僅僅送幾套衣服,表示問候而已?難道魏擊真的會被拋棄嗎?

趙倉唐帶著一串疑問回到了中山國,並準時準點將東西交到魏擊手裡。

睡意未醒的魏擊開啟箱子一看,衣服全都亂套了。如果魏擊不夠聰明,肯定要怪趙倉唐辦事不力,敢對魏文侯的賞賜如此不恭敬。

尷尬的趙倉唐等來的不是責罵,而是看見太子擊笑了:父親在召見自己。

趙倉唐一頭霧水,對魏擊說:“我回來的時候,可沒接到召見您的命令啊。”

魏擊說:“父親叮囑你必須在早晨雞叫的時候把衣服送到,這是有深意的。詩裡有云‘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這就是父親召見我的意思。”

魏擊說的這首詩叫《東方未明》,意思是是國家公職人員因為領導召見自己,天還沒亮就要起床準備上班,因為太匆忙,連衣服都搞得顛三倒四了。

趙倉唐和魏文侯的對話拿捏很準,但是在他看到亂糟糟的衣服的時候,卻未能醒悟過來,而是魏擊自己參透了魏文侯的秘。

可見魏擊是下了苦功夫在學習的。如果他是個笨蛋,悟不出其中道理,那一輩子呆在中山國也怨不得他老爹了。

魏擊和趙倉唐當即出發,趕赴國都。魏文侯最後將他留在了身邊,並慚愧自己因為更喜歡小兒子而把賢能的孩派到遠處,說這不是治理一個國家的長遠之計。原話是這樣的:“夫遠賢而近所愛,非社稷之長策也。”

趙倉唐帶著鴨和狗求見魏文侯,結果文化的力量成功改寫魏擊的命運

趙倉唐的出使很成功。也說明了一件事情:

用講道理的方式說服一個地位比自己高成年人的確很難,稍不留神還會招來厭煩,但人類天生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感同身受的故事就更容易激發認同感。

一個故事,勝過擺出千千萬萬的道理。

魏文侯能順手拈來這兩首詩,證明他對故事有所認同的,所以他再次聽到有人提起時便會迅速進入角色,然後毫無防備地對魏擊的怨產生了同情並理解。最後做出決策來彌補。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