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2021-10-08由 令狐講故事 發表于 歷史

從寧遠大捷到己巳之變,袁崇煥彷彿就像坐過山車一般,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在乙巳之變當中,還有一位名將,一生防衛遼東,寧錦破敵,保衛京師,但是他的死卻成為了一個謎,有人說是因為崇禎促戰,被活活逼死的,也有人說是他看見後金一位王爺出陣窺探明軍,於是下城追擊,中伏而死,最後一種說法是在他和後金的血戰中,被自己人,袁崇煥部射中五箭,箭瘡迸裂而死,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就是滿桂。

滿桂,生於1594年,宣府人,就是今天的河北宣化,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說滿桂是從關外來的蒙古人,滿桂可以說是直工直令的武將,從小就練習騎射,入伍後,先後任總旗、百戶、守備,到了萬曆四十七年,逐漸嶄露頭角,歷任遊擊、參將等職,到了天啟四年,拜總兵銜,也是寧遠之戰與寧錦之戰中,明軍主要將領之一,並且功勳卓著,只可惜在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中,滿桂在保衛京師,最後不幸壯烈殉國,大明追贈滿桂為少師,蔭封他的子孫為世襲錦衣僉事,每一代遞升三級。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至於滿桂到底是漢人還是蒙古人,一直沒有定論,令狐覺得應該是這樣的,咱們看,他的家在今天的河北宣化縣,宣化的位置正處在河北與內蒙古的交界地帶,在明朝時期,宣化是蒙古人與中原漢人相互來往的重鎮,有一些蒙古人很早就遷居於此,與漢人雜居,所以滿桂大機率可能是有著蒙族血統的大明臣民。

滿桂的晉升之路可以說走得相當紮實,憑藉過人的騎射本領,一身武功,從底層計程車兵,一步一步地積累軍功,慢慢地爬上去,坐到總兵,所以說,滿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衝鋒上陣,與對手硬拼之人,如果沒有紮實的武功和驚人的膽略,他根本就活不到成為將軍的那一天,其實從參將到總兵,在明末那個時期,都免不了要受人提攜,滿桂的升遷也得益於一個人,他就是孫承宗,有一年,孫承宗來邊關巡視,身形彪悍的滿桂引起了老孫的注意,於是就把他叫過來聊了幾句,誰知道老孫發現這人很有軍事才能,值得大用。所以在孫承宗奉旨鎮守山海關的時候,立即任命滿桂為山海關的副總兵。

滿桂調任山海關副總兵後,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薊遼督師袁崇煥,相傳滿桂剛遇到袁崇煥時,還曾和他發生衝突,因為袁崇煥當時不過就是山海關的監軍,所謂監軍,沒有實際的統兵權,只是代表朝廷來監察部隊的紀律的人員,加上袁崇煥本身又是個文官,所以滿桂很不把他放在眼裡,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不好說,但是滿桂和袁崇煥之間有矛盾確實是存在的。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寧遠之戰,趙率教曾派了少量部隊前來救援,可等到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趙率教卻一分不少,袁崇煥不僅幫著趙率教說話,還攻擊滿桂不合眾意、不聽調遣,說滿桂不聽自己的建議,獨自出城野戰,斬獲首級,“袁崇煥疏言趙滿二鎮不和,萬一如前之慾出戰則必戰,欲不堵門則必不堵門,欲不移炮入城,則必不移炮入城,臣何惜以身命為彼徇如封疆大事”;咱來對比滿桂的自述,“六年正月,敵攻寧遠三晝夜,臣督率將士戰守,斬級二百六十餘顆,火炮打死者不可勝數。隨蒙經督二臣題敘及兵部題覆升蔭,誣衊不情,臣所不能受者也。”所以在寧遠出城野戰的是滿桂,人家首級為證,所以搶功加打小報告讓滿桂很不爽,所以這也讓滿、袁二人從一開始積怨就很深。

一個廣東來的三甲進士,在風雨飄搖的時候,被派去了遼東,袁崇煥,來自廣東的文官,大家不要忽略,他的這個身份很重要,這說明他去遼東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的,你看袁崇煥身邊,同事或者手下,滿桂,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毛文龍,這些人都是大學士,帝師孫承宗留下來的遺產,是他把這些人聚攏成型,而袁崇煥不過就是在那個位置上,指揮他們而已,所以說滿桂和袁崇煥的關係,就像在公司裡一點一滴乾起來的副經理和空降下來的經理的關係是一樣的。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咱再說袁崇煥的戰術,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討論無數遍了,今天咱們再梳理一遍,袁崇煥的平遼方略,其實並不新鮮,幾千年前就有了,建州那個地方,撐死可以養三萬常備軍。但凡超過這個數,經濟會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只要困個三五年,時不時地去騷擾一下,自然就可以平定,就像唐朝最後滅高麗一樣,所以令狐一直認為長城最大的作用不是所謂防守,而是經濟封鎖,袁崇煥怎麼說也是讀書人,肯定懂得這一點。

袁崇煥這套方略理論上可行,可實際上,這個戰略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窮,那時明朝的各大防線就像個篩子一樣,所以除了費錢修一堆沒啥用的土木工程,作用微乎其微,其實這也就是眼高手低的表現。至於炮擊努爾哈赤,那是明朝武器代差的勝利,不算是袁崇煥方略的勝利。

滿桂再傻也能看出來這些問題,但他為什麼不說,因為袁崇煥那一句“五年平遼”的口號,已經給崇禎畫了一個大餅,聖恩正濃,所以在天啟時期私密議和的袁崇煥並沒有被懲處,而且他還成了當時次輔錢龍錫的心腹,那些得罪袁崇煥的,哪一個有好結果?王在晉,王之臣,加上被殺的毛文龍,袁崇煥地位如日中天,滿桂哪裡敢說話?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而且袁崇煥脫離上級,擅自做主可不是一次兩次,當初遼東巡撫與薊遼總督不商量就獨斷,前次袁崇煥擅自弔唁議和,他說與王之臣商量過,結果被王之臣當場戳穿,撒謊成性,獨斷專行,寧錦之戰爆發,袁崇煥信誓旦旦地“一城援一城,一節頂一節”完全成了笑話,兵部尚書王之臣和遼東鎮守太監劉應坤的聯合指派下,滿桂一萬精銳出山海關救援錦州,可是來了一萬人,袁崇煥還要扣下八千,再摻水兩千,一萬人還能打一打,四千人怎麼打?接下來,老上級王之臣調走,至於東江鎮的毛文龍調不走,那就矯詔殺害,可是被說通敵的毛文龍死後三個月,就爆發了己巳之變,所謂的五年平遼,一年多就差點被平到了北京三環,滿桂領兵五千勤王,據守德勝門,面對後金,只有滿桂奮勇向前攻擊,沒想到卻有人在背後放暗箭。

《崇禎實錄》中記載,“桂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崇煥按不動,物論藉藉,是日清兵移營而南”;《明季北略》中記載,“俄桂中流矢五,三中體,二中甲,拔視,乃袁兵字號。桂初疑清將反間,偽為袁號耳。及敵騎稍遠,細審,果為袁兵所射,大驚,入奏。”;《國榷》中記載,“桂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崇煥固自任滅敵,一旦胡騎充斥,惟死戰庶足贖,而值敵輒避去,或謂其貽糧芻食品。物論藉藉,是日敵移營而南。”

可見滿桂中箭的說法,不止一家提到,這些作者總不會在一起商量吧,所以可信度應該很高,而對於崇禎來說,當時的明軍比較能打仗的大將,趙率教,毛文龍,滿桂,袁崇煥先搞窩裡鬥,政治謀殺,殺了一個;再指揮失當,讓趙率教在自家國土上行軍被伏擊,折損一個;難道現在再讓他繼續搞沒一個?別的人對他或許是陷害,或許是不理解,但作為並肩作戰的戰友居然“不憚以最惡毒的猜測來揣度袁崇煥”,說明什麼?要麼說他做人太失敗了,要麼是他確實有問題,加上袁崇煥也確實有前科劣跡,他能矯詔殺東江總兵毛文龍,自然也就可以暗箭射殺大同總兵滿桂。

滿桂——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害的我

巴頓曾說過,“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屬就是在最後一場戰爭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放到滿桂身上感覺很合適,他最好的歸屬是死在殺敵的路上,身為武將,為抵禦外敵,而為國捐軀,明知不能戰而戰,明知必敗而赴死,那一刻,他就是英雄,只可惜滿桂雖是戰死沙場,卻是倒在了一場談不上慘烈的防禦戰中,其實這個結局在戰爭時期實在是很普通的結局,只可惜,很多人討論明末歷史的時候,卻會把滿桂忽略,直接當成背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