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獨立後的蒙古,如何對待境內的十多萬漢人?他們的下場可能想不到

2021-10-04由 微資天下 發表于 歷史

1924年,在前蘇聯的策劃下,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土面積約156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國土面積中排19名。

從乾隆43年(1778年),蒙古首府庫倫(後來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開始建立。庫倫一直是外蒙古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外蒙古的宗教中心,是喀爾喀喇嘛教的中心和蒙古王工貴族居住的地方。在1924年的時候,這裡生活著十多萬漢人,他們充斥著庫倫的各行各業,其中開設店鋪經商的漢人就超過了2萬人,還有大量的礦工和手工業者,這些漢人支撐起了庫倫的經濟發展,比較遊牧民族大多沒有商業上的天賦,正是這些漢人的努力,將庫倫(烏拉巴託)建設成了當時中國和沙俄之間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獨立後的蒙古,如何對待境內的十多萬漢人?他們的下場可能想不到

蒙古獨立後,這些漢人的境地怎麼樣呢?

1920年,叛軍攻陷庫倫,駐守庫倫的北洋守軍戰敗,他們一路潰散逃回國內,留守的漢人頓時驚慌失措。有少數漢人堅持留在庫倫,等待國內北洋軍閥的反攻,在他們的認知內,對於這種反叛,國內肯定會派兵鎮壓,只是他們失望了。留守庫倫的漢人,後來大多淪為蒙古貴族的奴隸,他們所有的資產都被搶走,只能從事最廉價的工作,下場十分悽慘。

獨立後的蒙古,如何對待境內的十多萬漢人?他們的下場可能想不到

有一部分漢人,選擇繞道沙漠回國,他們經歷了九死一生,成功回到國內的極少,大部分都埋葬在沙漠之中。

更多的漢人選擇借道恰克圖,從恰克圖進入前蘇聯,然後乘坐前蘇聯西伯利亞鐵路透過滿洲里回國。有錢有關係的人,買到了前往滿洲里的火車票;而沒有錢買火車票的漢人,只能滯留在前蘇聯,成為前蘇聯最底層的勞工;而回到滿洲里的這部分人,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坦途,他們的財產被當地官員沒收,受盡各種壓榨,勉強度日。

獨立後的蒙古,如何對待境內的十多萬漢人?他們的下場可能想不到

也就是說,無論是離開庫倫還是留著庫倫的漢人,他們的下場都十分悽慘,要麼丟掉性命,要麼勉強度日。

頂部